第18章 古代请柬
郑培强没留意楚健的目光,听到话之后,就真的翻了起来。
一边翻动,还一边询问:“哥,怎样的小人书比较值钱?”
这里的小人书,都是明码标价的,十元一本。这个价格,一般的男人都懒得再砍价。女人就不一样,几块钱的东西也能继续砍。
“先看绘画者,著名画家画的就贵,无名的就便宜。再看发行量,发行量越少,就越有收藏价值。还有就是题材,像文革期间的一些作品,很多时候是非卖品,流通量少,自然就值钱。最后还看品相等。”楚健张口就来,根本不需要思考一样。
这专业水平,让直播间的水友们很是羡慕。
郑培强却懵圈,除了最后的品相,他是能判断的,其他的他不懂呀!
比如绘画者,他哪里知道谁是名家,谁是无名之辈?
还有发行量,他根本不知道一本小人书的发行量多还是少,又怎么判断?
这说了跟没说一样。
“咳咳!哥,可以说具体点吗?品相我能理解。”郑培强无奈地请教。
“连环画的名家,我简单列举一些吧!一代大家有胡若佛、张令涛、董天野,还有‘南顾北刘’的顾炳鑫、刘继卣,以及‘海上四大名旦’的笔如花、徐宏达、颜梅华、赵三岛等等。”
由于连环画属于艺术品,那些名家的名品连环画无一不是画面精美、构图精致的连环画,它们就是收藏价值极高的连环画。
楚健一口气列举了一堆人,郑培强内心只能佩服。
就连摊主都忍不住抬头认真看了眼楚健,赞道:“靓仔!很专业呀!”
楚健抱了抱拳:“献丑了。”
郑培强连忙翻动起来,但很快,他就放弃了治疗,那些人名,他已经忘记得一干二净,记忆只有十多二十秒的那种。
直播间的观众一看他的表情,哪里还不知道原因?顿时疯狂调侃:
“哈哈!不记得了吧?”
“笑死,就这记忆,还想带大家捡漏?怕不是带大家交学费哦!”
“求我呀!我告诉你两个名字,给你打在公屏上。”
……
楚健见了,也微微摇头。他左眼扫了那些小人书一遍,一本稍微有价值的都没有。
然后,暂时不理会他,伸手往那本手札而去。
手札有几种,首先就是古人亲手写的书信,也是最多的;然后就是读书手札,立即记载的,是主人的读书心得、摘要、评注等。
比如现在楚健手上的这本,就是一些读书的心得、感悟等。
说白了,就是读后感嘛!
让他意外的是,这是一本明代名人文徵明的读书手札,里面的内容不多,只有寥寥十多页而已。
纸张是绿的染色笺纸,略带明亮色调的纸张衬得他规整典丽的行草书越发俊拔。
文徵明这个人,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
他是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鉴藏家。其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四绝”,其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在文学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毫无疑问,文徵明的手札,那肯定是有价值的。
别的不说,单单是手札上的文字,本身就是书法作品呀!
“老板,这本怎么卖?”
摊主对自己摊上的东西倒也熟悉,扫了一眼:“两百。”
大家愣了愣,显然这个报价,出乎了大家的意料。按理说,这些古董摆摊的,通常都是漫天要价。
可这摊主,报价很公道,简直就是一股清流。
得!楚健砍价的那些话都吞了回去。拿出手机,二话不说就扫码支付,不好意思再跟人家讨价还价了。
看着楚健已经有收获,郑培强眼巴巴地望着楚健。
楚健有点受不了他的目光,从摊上捡起一样东西,抛给他:“自己讲价钱。”
“老板……”郑培强大喜。
摊主打断他的话:“也是两百。”
行吧!既然楚健都没讨价还价,他也不好意思磨蹭,连忙给钱。今天直播的收入,几乎都砸在这里了,希望这玩意值点钱。
离开那个摊子,郑培强追上来。
“哥!这玩意什么来的?”
“你自己翻来看一下嘛!又不是不认得字。”楚健郁闷道。
“好像是古代人的请帖,这玩意也有人要?”他有点质疑。
楚健稍微解释:“在古代,这叫请柬,属于书信的一种。
不过,又不同于一般的书信,装帧美观、精致典雅是其区别于书信的最大外观特点。
请柬大都采用民间吉祥如意的图案,因此漂亮的请柬也就成了集美术、书法、摄影、印刷于一体的艺术品,也就具备了较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我国的请柬收藏是近年来才逐步兴起的,目前收藏的人数还不多,然而质地上好的请柬的确值得一藏。
你手上的那封,是清朝某位官员的喜帖。上面写着周府,说明办喜事的是姓周的人,而通常官员的家,才叫府。
从他的笔迹来看,书法功底还算不赖。而且请柬的制作也精美,用的是洒金纸,大概值那么一万几千元吧!”
解释得那么详细,就算是菜鸟,也差不多听明白了。
郑培强听后,嘿嘿直笑,小心翼翼地合上请柬。这可是一个月的收入呀!
最后,楚健补充,如果不是很缺钱,可以暂时自己收藏。
一方面,请柬的收藏比较难出手,收藏的人群不大,难找买家;另一方面,请柬的收藏也是近年来才兴起,以后肯定还有比较大的升值空间。
郑培强想了想,点头。反正就两百元入手的,几顿饭钱而已,压力不大。
专业人士的建议,他肯定得听。
这搞得,直播间的那些水友们,都有点想从屏幕走出来,跟着抱大腿了。
“哥,你那本呢?什么来头?能说说吗?”随后,郑培强看向楚健刚得到的那本薄薄的书。
直播间的人都竖起耳朵,很好奇。他们唯一能确定的,就是其价值一定比主播得到的那封请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