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文曲在古 > 第3章 困难重重

第3章 困难重重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文曲在古》第三章:困难重重

    日子一天天过去,戴浩文的新式教育在青云镇逐渐引起了更大的波澜。虽然有一部分人开始接受并认可他的教学方法,但更多的传统势力却对他的做法表示强烈的反对。

    镇里的私塾先生们联合起来,向镇长发了一封联名信,指责戴浩文的教育是“歪门邪道”,会带坏镇里的孩子,扰乱了千百年来的教育传统。

    镇长把戴浩文叫到了镇公所,表情严肃地说:“戴先生,你这教育方法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我也很为难啊。”

    戴浩文据理力争:“镇长,我所教的都是实用的知识,能让孩子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问题,怎么能说是歪门邪道呢?”

    镇长摇摇头:“可传统的教育深入人心,大家都认为读书就是为了考取功名,你这样做,打破了常规。”

    戴浩文目光坚定:“镇长,时代在进步,我们不能一直守着旧的东西不变。孩子们需要全面的发展,不仅仅是为了科举。”

    镇长叹了口气:“话虽如此,但你也要考虑大家的感受。现在很多家长都到我这里来投诉,说孩子学了你教的东西,变得不听话,不专心读四书五经了。”

    戴浩文回应道:“那是因为他们发现了新的兴趣和潜力,这并不是坏事。”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了喧闹声。原来是一群家长带着孩子来到了镇公所,要求镇长禁止戴浩文继续教学。

    一位家长激动地说:“镇长,你看看我的孩子,整天就知道算那些没用的数字,诗词文章都不背了,这样下去怎么考功名?”

    另一位家长也附和道:“就是,他教的那些东西能当饭吃吗?我们可不想让孩子跟着他学坏了。”

    孩子们则在一旁小声地为戴浩文辩解:“先生教的很有趣,我们能学到很多东西。”

    戴浩文看着激动的家长们,心中感到一阵无奈:“各位家长,我理解你们望子成龙的心情,但孩子们有权学习不同的知识,开阔视野。”

    家长们根本不听,纷纷要求戴浩文立刻停止教学。

    面对这样的压力,戴浩文陷入了困境。他知道,如果不能解决家长们的担忧,他的教育事业很可能就此夭折。

    回到住处,戴浩文彻夜未眠,思考着应对的办法。

    第二天,他决定主动出击。他挨家挨户地拜访那些反对他的家长,耐心地与他们沟通,展示孩子们在学习新知识后的进步和变化。

    在一个农户家里,戴浩文对家长说:“您看,您的孩子学会了算数,现在能帮您准确地计算收成和成本,不是很好吗?”

    农户犹豫了一下:“这倒是有点用处,但还是比不上考功名啊。”

    戴浩文继续劝说:“考功名是一条路,但不是唯一的路。孩子有了实用的技能,将来无论做什么都能更有底气。”

    经过不懈的努力,一些家长的态度开始有所松动,但仍有大部分人坚持反对。

    与此同时,私塾先生们也没有闲着。他们在课堂上对学生们说:“不要被那些新奇的东西迷惑,只有学好经典,才能成为有学问的人。”

    一些原本对戴浩文的课程感兴趣的学生,在这样的压力下,开始退缩。

    戴浩文的学生数量逐渐减少,他的经济状况也变得拮据起来。之前支持他的一些商人,也因为害怕得罪传统势力,不再提供物资上的帮助。

    但戴浩文没有放弃。他在镇外的破庙里开设了免费的课堂,继续为那些愿意学习的孩子授课。

    一天,突然下起了暴雨,破庙漏雨严重。

    戴浩文和孩子们只能挤在角落里,继续上课。

    一个孩子说:“先生,这样的条件太艰苦了,我们还能坚持下去吗?”

    戴浩文坚定地回答:“只要你们有学习的决心,无论多大的困难我们都能克服。”

    就在这时,一位神秘的老者出现在了破庙门口。

    老者走进来,看着戴浩文和孩子们,眼中露出赞赏的神色:“年轻人,你的坚持让我感动。”

    戴浩文疑惑地看着老者:“请问您是?”

    老者微微一笑:“我是一个云游四海的学者,听闻了你的事迹,特地来看看。”

    老者与戴浩文交谈起来,对他的教育理念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

    “你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将传统知识与现代知识融合,这样或许能更容易被大家接受。”

    戴浩文犹如醍醐灌顶:“多谢前辈指点。”

    在老者的启发下,戴浩文调整了教学内容。他开始在课程中引入一些古代的数学和科学成就,让孩子们明白,新知识并非与传统完全割裂。

    这一举措逐渐收到了效果,一些原本犹豫不决的家长开始让孩子重新回到他的课堂。

    然而,好景不长。私塾先生们发现戴浩文的影响力又开始扩大,便想出了更阴险的招数。

    他们散布谣言,说戴浩文是个骗子,教的知识都是错误的,会误导孩子。

    这导致一些刚刚回归的学生又离开了。

    戴浩文感到无比的愤怒和失望,但他还是决定用事实来打破谣言。

    他举办了一场知识竞赛,邀请私塾先生们的学生和自己的学生一同参加。

    竞赛的内容包括诗词、算术、自然科学等多个方面。

    比赛当天,镇里的人都来围观。

    私塾先生们的学生在诗词方面表现出色,但在算术和自然科学方面却明显落后。

    而戴浩文的学生们则展现出了全面的知识和灵活的思维。

    最终,戴浩文的学生们赢得了比赛。

    但私塾先生们并不服气,指责比赛不公平。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镇里一位德高望重的乡绅站了出来。

    乡绅说道:“大家都看到了,戴先生教的知识确实有其用处。我们不能一味地排斥新事物,应该给孩子们更多的选择。”

    这番话让私塾先生们哑口无言,也让更多的人开始重新审视戴浩文的教育。

    虽然困难依旧存在,但戴浩文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他知道,要彻底改变人们的观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迎接未来的挑战。

    知识竞赛过后,虽然戴浩文的教育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认可,但他面临的困难并没有就此结束。

    私塾先生们不甘心失败,他们联合起来向镇里的富商和权贵求助,试图通过经济和权力的手段打压戴浩文。这些富商和权贵原本就对戴浩文的新教育理念心存疑虑,担心这种变革会影响到他们的既得利益。

    很快,戴浩文发现他租赁的破庙被要求收回,他不得不带着学生们四处寻找新的教学场所。而那些曾经愿意为他提供教学用具和书籍的商家,也在压力之下纷纷拒绝与他合作。

    一天,戴浩文带着学生们在镇外的一片树林中临时授课。正当他们专注于学习时,一群地痞流氓突然出现,大声叫嚷着要他们离开。

    “这地方可不是你们能随便待的,赶紧走!”一个满脸横肉的地痞挥舞着棍棒。

    戴浩文挺身而出,“各位,孩子们在这学习并无妨碍,还请行个方便。”

    “少废话!再不滚,可别怪我们不客气!”地痞们步步逼近。

    学生们吓得躲在戴浩文身后,戴浩文心中虽然愤怒,但也明白不能与他们硬拼。无奈之下,只好带着学生们离开。

    连续几天,他们都遭遇了类似的骚扰,教学进度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而且,由于没有稳定的教学场所,许多学生开始缺勤,甚至有些家长也开始动摇,不再支持孩子继续跟随戴浩文学习。

    戴浩文心急如焚,他四处奔走,试图寻求帮助。然而,大多数人都对他避而远之,生怕惹上麻烦。

    就在他感到绝望的时候,一个曾经的学生家长找到他,悄悄告诉他这一切都是私塾先生们在背后指使。

    “戴先生,您可要小心啊,他们是铁了心要把您赶走。”家长忧心忡忡地说。

    戴浩文握紧了拳头,“他们这样做,是在阻碍孩子们的未来!”

    但愤怒解决不了问题,戴浩文冷静下来,思考着应对之策。他决定直接去找镇里最有影响力的富商刘老爷,希望能得到他的支持。

    刘老爷的府上戒备森严,戴浩文几经周折才见到了他。

    “刘老爷,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们能有更好的未来,希望您能理解和支持。”戴浩文诚恳地说道。

    刘老爷坐在太师椅上,半眯着眼,“戴先生,不是我不帮你,只是你这一套新玩意儿,风险太大,我可不敢轻易涉足。”

    戴浩文据理力争,“刘老爷,您想想,如果孩子们都能学到实用的知识,将来无论是为您做事,还是为镇里的发展做贡献,那不是好事吗?”

    刘老爷沉默片刻,“话虽如此,但我也要考虑其他方面的压力。”

    戴浩文失望地离开了刘府,但他并没有放弃。他开始在镇里张贴告示,向人们详细解释他的教育理念和对孩子们未来的重要性。

    然而,他的告示很快就被人撕毁,甚至有人在上面涂写了辱骂他的话语。

    与此同时,戴浩文的生活也陷入了困境。他身无分文,连基本的温饱都成了问题。但他仍然坚持每天为那些为数不多的学生授课,哪怕是在简陋的草棚里,哪怕只有一两个孩子。

    一天,他在集市上看到一个曾经的学生在帮父母卖菜。孩子看到他,眼中流露出渴望学习的光芒,但又无奈地低下头。

    戴浩文心中一阵酸痛,他走上前,“孩子,等先生解决了这些问题,一定让你重新回到课堂。”

    孩子的父母却冷冷地说:“戴先生,您就别折腾了,我们只想孩子平平安安,别跟着您惹麻烦。”

    戴浩文无言以对,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和无助。

    回到住处,他病倒了。由于没钱买药,病情日益加重。

    几个忠实的学生得知后,偷偷地送来了一些食物和草药。

    “先生,您一定要好起来,我们还等着您教我们呢。”学生们哭着说。

    在病床上,戴浩文思绪万千。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坚持是否真的有意义,是否应该放弃,回到自己原来的世界。

    就在他陷入绝望的时候,那个曾经给他指点的神秘老者再次出现。

    老者带来了一些药物和食物,“年轻人,我知道你现在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但千万不要放弃。”

    戴浩文虚弱地说:“前辈,我真的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

    老者鼓励他,“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你的信念不变,总会有转机的。”

    在老者的照顾下,戴浩文的病情逐渐好转。他重新振作起来,决定再次为自己的教育事业努力。

    他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去县城寻求官府的支持。虽然这是一个冒险的举动,但他已经没有其他选择。

    经过几天的跋涉,戴浩文来到了县城。县城的繁华让他感到陌生,但他无暇顾及,直接前往县衙。

    县衙的门口,守卫森严。戴浩文费了一番周折,才见到了县令大人。

    县令听完他的陈述,陷入了沉思。

    “戴先生,你的想法很大胆,但此事关系重大,我需要时间考虑。”县令说道。

    戴浩文知道这已经是目前最好的结果,他感激地离开县衙,在县城找了一个便宜的住处,等待着消息。

    在等待的过程中,他也没有闲着,在县城的街头继续宣传他的教育理念,希望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终于,有一天,县衙传来消息,县令决定支持他的教育事业,并下令镇里不得再对他进行无端的打压和骚扰。

    戴浩文欣喜若狂,他立刻赶回青云镇。

    然而,当他回到镇里时,发现私塾先生们并没有善罢甘休,他们又在策划着新的阴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