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碳烯联盟”
孔民的团队起名为“碳烯联盟”,由指导老师林宇风(男,博士,院士),成员有苏璃(女,硕士二年级)、苏墨白(男,博士二年级)、李羽寒(男,副教授\/博士)、孔民(男,硕士一年级)组成。
这里除了苏璃是研二,其他对于孔民来说都是前辈大佬。要不是有林院士坐镇,有石墨烯稳定工业生产的流程和技术主要研究员身份加持,这些人是不可能屈尊来给孔民当配角的。
在孔民的团队成立以前,苏璃跟随李羽寒一起主攻研究常温超导材料,苏墨白是研究石墨烯的工业化生产流程,从这一点来讲,孔民的本科论文让苏墨白的博士研究项目作废了,他要选择新的研究项目,作为博士研究毕业论文。
他们了解到国家的产业规划,在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将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将会需要大量的高容量电池,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
为此,他们申报了“未来之光”项目,他们准备将石墨烯应用于能源存储,开发出超高容量、快速充电的石墨烯电池。
作为一个初入新材料领域的新人,尽管拥有独特的见解,但要想让这些想法得以实践并达到理想的效果并非易事。在这科学世界里,每一次尝试都需要扎实的数据支持,否则一切努力都会毫无意义。
好在“碳烯联盟”的每一个成员,内心里都是立志为科学献身的工作狂,对他们来说,科学研究就是最好的休息。他们说干就干,从定下目标那一刻开始,他们就已经全员行动了起来。
于是,孔民开始与团队成员共同探索,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
他们开始尝试各种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不断寻找突破点。有时候,一个小小的数据异常就能成为他们前进的线索;而有时候,一次失败的实验也能让他们反思和改进方案。
就这样,他们在科学的海洋中不断探索、学习,逐渐积累经验。
但他们的进展并不顺利,可以说是相当缓慢。孔民在一次团队讨论会上激动地说:“我们都知道石墨烯的特性,如果能找到一种方法将其层层堆叠,并控制角度,或许能创造出奇迹。”
这个想法得到了“碳烯联盟”全体成员的一致认可,于是他们开始研究将石墨烯层层堆叠的方法。
苏墨白提出了一种基于磁场控制的堆叠思路。他们设计了一个复杂的磁场装置,通过精确调整磁场的强度和方向,来引导石墨烯片层的堆叠。然而,第一次实验的结果并不理想,堆叠出来的结构杂乱无章。
林院士给他们的建议:“这个结果没有出乎大家的意料,在科学探索的路上失败才是日常。大家不能灰心,必须重新逐条分析数据,找出问题所在。”他鼓励大家继续探索和尝试。
经过反复的计算和模拟,他们发现是磁场的均匀度不够。于是,团队对装置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增加了磁场发生器的数量,并优化了磁场的分布。
第二次实验开始了,所有人都紧张地盯着实验设备。当结果出来的那一刻,大家的心再次沉了下去,虽然比第一次有所改善,但仍未达到预期。
第三次实验依然与理想结果有很大的差距。
第四次实验开始了……
多次的实验未能取得想要的结果,这使的大家对该实验思路产生了质疑。好在科学本身就是质疑的学问,大家各抒己见。
苏璃,这位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女硕士,首先打破了沉默。她那清澈的眼睛中透露出困惑:“老师,我们已经尝试了这么多次,是不是我们的理论基础本身就存在缺陷?也许磁场控制的方向从一开始就错了。”
苏墨白,眉头紧锁,推了推眼镜说道:“我觉得不是理论的问题,而是我们在实验参数的设置上不够精确。每次的微调都可能带来巨大的变化,但我们似乎还没有找到那个关键的点。”
李羽寒副教授双手抱在胸前,若有所思地说:“是不是我们控制角度的方法有误?不管怎么样,我认为我们不能局限于现有的技术手段。或许我们需要引入一些全新的材料或者技术,来突破目前的困境。”
一直安静倾听的孔民,听到大家心中的质疑后,他感觉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他直率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各位老师和师兄师姐,我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之前有类似的研究在某个环节上做了大胆的创新,我觉得我们也可以试一试。”
苏璃心急地对孔民说:“哎,别卖关子了,孔老二,想到了什么快点说。”
孔民笑了笑,点点头说:“我在《科学》(science)期刊上看到南北大学张小平教授团队,上个月刚在 science 发表了一种先进的激光干涉技术研究论文,我建议尝试引入这种先进的激光干涉技术,利用激光的干涉条纹来精确控制石墨烯片层的角度。”
……
林宇风院士一直静静地听着大家的发言,此刻他站起身来,目光扫视在场的所有人。
“大家的思考都有一定的道理。我们要明确,科学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多次的失败并不能否定我们的方向,反而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问题所在。”
“但我们也不排除新的尝试,原来的实验继续测试,孔民提出的新实验也要试试。”林宇风院士停顿了片刻继续说道:“我们基于磁场控制的堆叠思路,是经过严谨的理论推导和前期实验验证的。目前的困境,可能是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其中的奥秘。”
“苏璃提出的对理论基础的质疑,是一种必要的警惕,但目前的理论框架在数学和物理逻辑上是自洽的。苏墨白关于实验参数的看法很关键,我们必须更加精细地调整和控制每一个变量。”
“李羽寒说的引入新技术和材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但要注意兼容性和可行性。孔亮提出的尝试引入这种先进的激光干涉技术,利用激光的干涉条纹来精确控制石墨烯片层的角度。你们两个的想法有相通之处,要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