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三国之天下归蜀 > 第八十章青年才俊议出兵

第八十章青年才俊议出兵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其实早在一年以前,刘禅就有意召回庞肱,可最后还是选用了马谡做随军军师。

    此次庞肱又立新功,召回朝中名正言顺,如今新募兵员训练已近一年,早已能识旗帜、闻金鼓、懂的阵法变化,只是未经实战罢了。

    此时正可借着曹叡进攻襄阳之机,或是进攻宛城,或是袭其新野,以战代练。

    不过具体行动,刘禅要等庞肱归朝在具体谋划。

    五月十五,丞相诸葛亮嗣子诸葛乔来到长安,丞相只是吩咐其君前效命,并没有其他的交代。

    刘禅了然,已知丞相心意,遂受诸葛乔为散骑侍郎,随侍刘禅左右。

    五月十八,庞肱、张表、法邈、杨戏、罗宪等人,相继被刘禅召入宫中。

    此等几人均是大汉的年轻俊彦,智计之士,虽然此时除了庞肱之外,其余人等于军事上尚无建树。

    不过刘禅相信通过战阵磨练,几人应有所成就。

    张表乃是张松之子,法邈乃是法正之子,两人都是家学渊源,长期耳濡目染之下,想必在军略上,都有一定的见识。

    键为杨戏能与几人齐名,想必也不是凡俗之辈。

    至于诸葛乔?

    他过继诸葛亮之前便知名吴地,被人称道,只是年纪轻轻便随诸葛亮北伐,累死在汉中,于是少有记载。

    这一世,也是因缘际会,丞相没有北伐,他也不曾在汉中操持后勤补给,一直成都安稳的生活

    刘禅将几人召集到了一起,一是考察几人的眼光见识,二是验看几人的才学人品。

    刘禅就当前三国态势,让几人谋划下一步军事计划,庞肱如今正值当红,且也算得上位高权重,自然是要压轴发言。

    在张表、法邈、杨戏几人相互“谦让”之下,竟然是诸葛乔当先被推出来,第一个发言。

    “陛下与诸位均知,襄阳所困的名义上是我的从父,实则亲父,按道义上说,我应该建议陛下直接出兵襄阳。

    可此时曹魏势大,东吴又内乱频发,无力援助襄阳,若是我军独自出兵,难有胜算。

    最为关键的是出兵襄阳无利可图。

    可汉吴两国毕竟唇齿相依,若坐视不理,无异于坐视曹魏强大。

    我意可行围魏救赵之举,兵进宛城,以到达逼迫曹叡退军援助之行。”

    诸葛乔所言,很符合刘禅心中所想,此番言语刘禅估计乃是丞相所受,否则就是诸葛乔在军略上缺有大才。

    他如此年纪便能在亲父被困之时,有如此谋划,已然难得。

    刘禅思虑也是在宛城、新野之间寻找战机,只是尚无定计。

    攻略宛城看似能行围魏救赵之举,可是宛城守将乃是司马懿,此人可谓老奸巨猾,深通兵法,要攻略宛城绝非易事。

    杨戏不知是不善于表达,还是如何反正没有提出什么有见地的思虑,让刘禅有些失望。

    张表建议出兵截断宛城与新野的通道,断绝曹叡的粮道,在刘禅看来也不失一剂良方,未必不能一用。

    “若能相约武昌陆逊共同出兵,骠骑魏延可于上庸出兵夹击曹叡,陛下则率军进击新野,若上天惠顾,一举灭杀曹叡”法邈慷慨激昂的通篇大论。

    法邈之言略显激进,又有些不合时宜,因为陆逊出兵之事,亦不是他可以决定的,不过初入宫墙,便有如此见识,刘禅对他还是比较欣赏的。

    “法邈所言,若能成行,当为强策,可惜东吴内乱不断,特别是五溪蛮之叛,如今尚不能平定。

    吴军北上襄阳几无可能,不过骠骑顺汉水而下,扰乱河道倒是可行。

    若如此,我军当南下新野为善,此行亦有围魏救赵之功,又能与骠骑相互策应。

    新野新归曹魏,想必不能归心,曹叡恐后方有失,想必不能全力进攻襄阳。

    吴大将军诸葛瑾又是久掌兵权,此时随不能破敌,想必只是守城,应该不难。”

    庞肱征战日久,对曹魏、孙吴军政了解的还是比较细致。

    知道孙权,之所以没有援助襄阳是因为军力不足,如今他是内部纷乱不堪,无力外战。

    南下新野原来也在刘禅的谋划之中,综合分析几人的谋划,还是庞肱之言,最合他的心思。

    只是新野路程略显得有些远,让刘禅心有疑虑,若只是骑兵出行,倒是没有这种忧虑。

    可骑兵野战虽强,魏军只需固守城池即可,威慑力反而不如步军围城。

    况且此次出征,除了要解襄阳之危,刘禅还存了锻炼新军的目的,但凡上过战场的老兵,和新兵差距那是天壤之别。

    虽然有了谋划,不过刘禅并不急着马上用兵。

    魏国虽然在汉水输给了魏延,折了都督冯奇,可毕竟是大破吴国水寨,如今整体士气正盛。

    此时出兵对大汉并不是最好的时机,况且襄阳粮足城坚,曹叡一时半刻也不能建功,不如等魏军士气回落,在行用兵,方为上策。

    虽然此时不用兵,不过适当的战前准备还是要的,整治军械,军需粮草,派遣泥鳅混入南阳襄阳,打探情报

    孙子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败,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想要做到知己,其实并不算难,刘禅的心思大部分都在军务之上,当称得上知己。

    可要说到知彼,可没有庞肱、法邈、诸葛乔等人君前奏对这样简单,必须有相应的情报支撑才行。

    否则老是以老眼光看待敌军,怕就成了不知彼的典范了。

    洛阳的影卫虽然损失惨重,可是在襄阳南阳的泥鳅还有很多暗中潜伏者,魏延退出新野之时,董允也适时的安插了一些暗探。

    此时正是需要他们的的时候,不过想要启用这些隐匿的暗探,潜藏的泥鳅,必须要派遣影子与他们对接才行。

    具体安排自然不用刘禅操心,这种事情自然是由董允、郤正来操作。

    五月末,河东商人唐小飞经由弘农抵达宛城。

    随着影卫新任负责人的到位,诸多隐匿的泥鳅纷纷行动起来。

    本章完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