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三国之天下归蜀 > 第二十四章刘禅与诸葛亮:冲突的漩涡

第二十四章刘禅与诸葛亮:冲突的漩涡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刘禅从新军、亲卫、无当飞军、无畏军、汉中守军以及王平部、关兴部、张苞部、廖化部、宗预部等诸部遴选百夫长两千人。

    刘禅亲任这支重骑兵的第一任统帅,号为无上大将军,任命镇东将军,老将赵云为副将。

    这支重骑兵一共六千人,对你没看错是六千人,二千主兵,一人三骑,另有四千辅兵。

    为什么要三骑,而且要两个辅兵?其实很简单,真正的重骑兵,平时都是不穿铠甲的,否则穿着沉重的铠甲行路,真到战时,哪里还有余力冲锋。

    三匹马各有用处,一匹黔西马为驮马,赶路时负责驮运铠甲、武器,一匹马是挽马,作为行军时赶路所用,以保证骑兵的体力,最后一匹才是战马,非作战时期不得骑乘,以保证马力。

    两个辅兵,行路时以及作战时负责看护马匹,作战前负责帮助主兵穿戴铠甲。

    这才是重骑兵,大家看到的那种,穿着盔甲赶路然后直接冲锋陷阵的桥段,都是外行导演的意淫。

    背负几十斤盔甲赶路,体力都耗光了,还冲个毛线啊!

    包括某些影视剧中,背着弓箭冒雨长途奔行的弓兵,这都是不存在的,冒雨前行士兵有,天天背着弓箭的绝对没有。

    长弓和铠甲类似,都是要战前装备,平时弓弦都是松开的,只有临战之前才组装,否则弓弦长时间处于紧绷状态,会缺乏耐久性,如果被雨淋湿了,那问题就更大。

    为了这支重骑兵,刘禅花费巨大,这几年南中输送的金属,以及董允在沮县的铁矿出产,基本都用来打造铠甲了。

    别说战马不足,就是有更多的战马,刘禅也只能用来组建轻骑兵。

    武器配备方面也略有不足,只有少部分人才配备马槊、弓弩和环首刀,大约有两百人,大部分士兵只是配备了长矛、弓弩和环首刀。

    实在是没有办法配备足够的马槊,能配备两百条马槊,这已经是刘禅能做到的极限了。

    尽管这支重骑兵,没有尽善尽美,刘禅本人还是很满意的,他的麾下终于有一支骑兵部队了,而且还是重骑兵。

    刘禅为这支主战部队起了一个名字—铁血狼骑。

    虽然这支部队,还没有经过战争的洗礼,不过刘禅对此充满了期待。

    下一次对魏战争,他会让世人记住这个名字,整个世界也将为之颤抖!

    对于骑兵战法,老将赵云还是很有经验的,当年赵云就在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中担任司马一职。

    …

    刘禅长时间停滞在南郑,成都的一众老臣早就多有怨言,卫尉刘琰、镇南将军辅匡,大司农秦宓,谏议大夫杜琼等联名上表要求刘禅归朝理政。

    十一月,刘禅返回成都,可成都的朝堂有什么可议的呢?益州诸事,丞相诸葛亮直接在益州府处理,绝不会带上朝堂。

    议其他几州?南中完全是放养,而且有些鞭长莫及,巴州?完全是针对孙吴的防区,地广人稀,议中州和凉州?那是刘禅直接管理的地方,议此二州?刘禅还回成都做什么!

    早朝之上,一片安静…

    “诸卿要我归朝,如今又无事可奏,莫不是欺我年少?”刘禅的确有点恼怒,三天一表,非逼着刘禅归朝,可是归来做什么呢?都大眼瞪小眼的看着?

    “听闻陛下于中、凉二州广修水利,农田收益颇丰,我益州本有前朝李冰所筑都江堰,可惜近年了因为年久失修,堤坝破损,常有洪涝,陛下…益州民众亦苦也!”

    大司农秦宓还是很有见地的,以水利入题,缓解了朝堂得尴尬。

    “都江堰在益州辖境,尚父如今又兼任益州牧,我看此事就交由尚父酌情处理吧?”刘禅对着诸葛亮说道。

    “此事是臣之过也,臣下朝就去查看整修。”

    诸葛亮也是太忙了,大小事都事必躬亲,一时间真是没有顾得上水利。

    “尚父劳苦,事务杂多,一时间顾不上也是有的,何过之有!”

    历史上,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过后,就开始了兴修水利,也就差一两年时间了,刘禅之所以没有提过此事,亦是因为不用提,丞相亦能将此事做的圆满。

    …

    秦宓的水利提案,让刚才的尴尬稍有缓解,不过接下来群臣又陷入了沉静。

    的确是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刘禅来解决,丞相诸葛亮已经开府,益州上下大小事都在府中办理,其他诸州若有通传,不是送到丞相府,就是送往汉中刘禅行宫。

    这成都的朝堂早就成为摆设了,他们能有什么事情需要解决呢!

    他们不过是按照丞相的要求,将小皇帝逼回成都罢了!

    …

    “陛下身为一国之主,久住汉中毕竟不成体统,毕竟成都乃是都城。”群臣不语,丞相诸葛亮只能出来解围。

    “朝中群臣都无所事事,不知尚父让我回到成都做些什么呢?”刘禅此言并非只是询问诸葛亮,亦是询问百官与…自己。

    “陛下自然是安坐朝堂,学习帝王之道。”诸葛亮接着说道。

    “尚父所言极是,我就当安坐朝堂,将一切都交于尚父处理,先皇亦曾有言,尚父之才胜我百倍,我若不可辅佐,卿亦可自取之…”

    刘禅索性将话语挑明,否则君臣相互掣肘,北伐大业何日可成。

    “不若我就此行尧舜之法,退位让贤,不知尚父以为如何。”

    刘禅话语平静,面带笑容,可所言之事,却如惊涛骇浪,字字雷霆万钧,群臣错愕,诸葛亮惶恐。

    诸葛亮拜伏于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臣只是想着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臣…臣之心天地可鉴!”

    “朕从不疑尚父之心,可如今尚父已经贵为宰辅,举国之策,皆决于汝手,何必非要染指兵权,阿斗虽幼,可无论南征,还是北伐,皆携大胜而归…”

    刘禅也真是有些无语,倘若自己一事无成,也就罢了,明明自己战果璀璨,可他们怎敢还想着把他困成笼中之鸟。

    “陛下,老臣只想完成先皇之重托,真是别无他想…”诸葛亮此时亦是涕泪横流。

    “尚父起来说话吧!先皇的确是让尚父辅政,可父皇所受亦只是内政之权,北伐中原,还于旧都之事,朕自有主张。”

    刘禅今日发狠,就要断了诸葛亮的军权之念。

    群臣百官噤若寒蝉,帝相矛盾若起,蜀中怕是又要祸乱丛生。

    …

    本章完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