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解决粮食问题
何英华有些尴尬。你这个乔巡抚啊,为什么每次把问题抛出来之后,就看向我,就等着我给你解决吗?话说你这么大年纪,每次都把问题给我这个小姑娘解决,你良心不会痛吗?
何英华在大家的注视下,停止了心里的腹诽,开口道:“买粮食是没有问题。如今,江南,川地,还有东南沿海几个省份都有商人过来做生意。我们塞上省已经不是光一个劲的需要茶叶,粮食,布匹,瓷器,奢侈品的地方了。我们已经有了丰富的产出。比如说厚实的皮毛,大量的牛羊肉,数量十分大的棉布,整个大夏独有的各种品类的毛线。这些在中原都十分受欢迎。再加上,西胡人带来了大量的香料,宝石,琥珀这都是内陆商人们喜爱的好东西,他们为了把这些好东西运回中原地区销售,也会带来粮食跟我们交易的。”
“还有,明年,我们棉花推广使要分工两队。一队人马会去旁边的云上省等地推广棉花,一队人马开始在塞上省的一些盐碱地,贫瘠地开始推广新作物。这些新作物更加高产。有的亩产上千斤,甚至是有五六千斤的产出。所以,如果明年风调雨顺,那明年塞上省自己的粮食都将吃不完。”
“我甚至已经再想法子招一些川地有经验的酒商来这里酿酒了。以防止到时候粮食太多了,谷贱伤农。”
何英华的话刚刚落地,乔睿和卫剑锋就已经大吃一惊。卫剑锋有些疑惑:“什么新作物居然能亩产上千斤?甚至是五六千斤?”
安国公虽然只管军事,没有操心过别的。但是,他毕竟还是安国公,家里也有庞大的产业,自然是知道,大夏如今的亩产虽然比前朝高,因为使用了堆肥法,抛种法,套种法等增加粮食产出的方法,小麦的亩产也不过是三四百斤,好一些的土地能达到六百斤。水稻的产出也不过是七八百斤,听说江南有地区的水稻能达到上千斤,不过那都是传说。他可是没有听说过亩产上千斤甚至是五六千斤的农作物。
乔睿皱了一下眉头:“何郡主说的就是之前,皇上悬赏万金弄到的那些珍惜种子吗?皇上把那些种子交给了你?”
一说到悬赏万金弄种子的事情,安国公卫剑锋也想起来了,去年,他看邸报的时候,看到过这个事情。邸报上还说,皇上不但给献种子的几个海商万金的赏赐,甚至还给了他们闲散的官身。这在士林中又是掀起来轩然大波。不过,自己侍奉的这位皇帝总是有本事能隔三差五的弄出这样能掀起来轩然大波的事情,所以,卫剑锋当时也没有在意。反正,那些书生们跟皇帝斗法,每次都以惨败结束。
何英华说:“是啊,皇上把那些珍惜的种子给了我一半。另外,当初那些海商的种子有一些还是我帮着辨认出来的。所以,那个时候,我就从海商手里得到了一部分种子。这就导致我手里的种子总量其实超过了皇家手上种子的总量。这些种子我从得到开始,就小心翼翼的在自己家大棚里育苗种植,如今,已经种植出来两三茬了。到了西北之后,我还带来了很多种子。这些种子我有些种在我府里的花园中,有些种在我城外的庄子里。今年风调雨顺,加上我家的仆从们精心侍弄,倒是都丰收了。所以,我现在手里的种子数量不少,明年开春,不但我们家够种上一部分的,还能分出来给百姓种植。”
“至于亩产,这个是让我带来的工部官员们量过的,其中,玉米对这里的气候适应不是太好,亩产也就是千斤左右。土豆适应十分好,亩产在四千斤左右。不过,这个东西是湿重。番薯生长也是一般,在这里亩产也就是六千多斤左右。要知道,玉米在江南能产一千五六百斤,番薯在好的地区能产上万斤呢。”
大家倒吸了一口冷气。
何英华接着说:“从我这两年推广棉花上得到的经验。其实,每次推广新的作物,都十分艰难。种苗是一方面原因。大家不会侍弄新作物也是一方面原因。不过,这两方面原因我都有解决的方法。种苗我准备的十分充分。这一点不用担心。至于侍弄新作物的方法,我带来的吏部官员和那些助农小吏们,今年已经被我家奴仆教导会了怎么侍弄新作物。来年把这些人撒出去助农,应该问题不大。”
“最大的难题是百姓不认同新作物。大家都是祖祖辈辈种糜子,小麦,稻谷出身的。棉花倒是也都种植过。可是,这些玉米,土豆,番薯,他们没有见过,没有吃过,不知道产量怎么样,不知道能不能种活,不知道好不好吃,他们不敢拿自己家里一年的庄稼收成打赌。因为万一赌输了,农户家里一年就会没有口粮。那真的会饿死人的。所以,新种推广十分困难。”
“可是,在我们塞上省,棉花推广就比江南容易。因为,我们塞上省有一半的土地是集中在几个大家族手里。我们只要说服了这几个大家族,他们为了完全皇上的大业,抱着宁肯亏上一年庄稼的想法也要推广棉花,推广新种,这样才使得推广工作十分顺利。等到种植一年后,普通百姓发现,大户人家家里的田地中那些新种大丰收,粮食收的多,赚钱多,有的吃,有钱赚,他们自然会跟风,全面推广就不是问题了。”
说到这个问题,乔睿,卫剑锋都纷纷点头。卫家,乔家就是塞上省土地大户。他们其实也不在意这些土地产出的问题。有自然是好,没有,拿这个东西换取皇帝的欢心,实在是再划算不过了。
乔睿和卫剑锋忙说:“何郡主,你这个新种,先给我们家种植吧。”
何英华笑意盈盈:“那我这里先谢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