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察觉
明鸾咬咬唇,心想如果陈氏能够再嫁,她要照这古代人的规矩守三年夫孝,也没什么,就怕她从此熄了嫁人的心,安安分分留在章家守一辈子寡了。
陈氏低头行了一礼:“不敢,有卞大人派的家人与卞家族人照应,一路都还顺当。”顿了顿,又道:“因岭南局势未明,又怕路上会惊动旁人,三爷的后事并未大办,连鸾丫头都不曾戴孝,原是权宜之举,还请您谅解。”
明鸾心下一酸,叹了口气:“我知道了。”又与老松头说了些话,便返回自己的房间,看到陈氏正坐在床边给自己缝孝服,见她进来便抬头说:“过来给我量量身量,我怎么觉得你好象比先前在德庆时又长高了些?可别照原先的尺寸做出衣裳来,却不合身,那就不好了。”
章寂点点头:“事急从权,原也是不得已,若叫你们披麻戴孝一路上京,也太引人注目了些,只要能把他们叔嫂二人带回来,不至于落到不怀好意的人手中,死了也要受糟蹋,就是大善了,那些虚礼又算什么?三丫头辛苦了,你也费心,眼下外头乱糟糟的,你就先在这里住下吧。这些日子我一直让人留意亲家的情形,你尽可放心。虽说因老大的缘故,叫亲家受了些委屈,但他们在吉安也有故交亲友提携帮衬着,并无大碍,也许暂时会有些难过,但用不了多久就会雨过天晴的,到时候还有好日子等着他们呢。”
她把自个儿的忧虑告诉了老松头,老松头一愣,叹了口气:“鸾姑娘,不瞒你说,我倒是能猜到姑奶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念头。”
明鸾哂道:“这怎么一样?我母亲今年还不满三十岁呢,难道叫她守一辈子寡?!”
陈氏抬头看了他一眼,终究还是重新低下头去,屈膝一拜:“一切就请公公做主了。”
陈氏却只是道:“前儿我在江宁时,让赵婶买了些粗白麻布来,都放在包袱里呢,你先收拾出来,再寻些针线剪子与我,我先替你把孝服做了。”
老松头与赵叔对视一眼,想了想,也改了主意:“那就再歇两日,初十前一定得走了。”明鸾应了,也不再劝。
陈氏默了一默,才再行一礼:“多谢您了。”
明鸾转过身,无意再看人家兄弟相残的画面,脸色暗暗发白。她忽然产生了一个可怕的念头。
明鸾急了:“衣裳什么时候不能做?你先把事情给我说明白呀!”
陈氏与明鸾站在边上不敢说话,连玉翟的哭声都小了许多,过了好一会儿,章寂抬袖擦去眼泪,将儿子的骨灰抱在怀里,叹了口气,抬头看向陈氏:“辛苦你了,这一路上受了不少苦吧?”
明鸾皱眉:“那是什么道理呢?母亲,你别哄我。我年纪虽小,但也不是不懂事的年纪了,你跟祖父究竟在打什么哑谜,为什么就不能告诉我呢?事关我的父母,难道我还不能知道吗?”
明鸾没说话,只是坐在她身边,头靠着她的肩膀挨着静坐,陈氏不解:“这是怎么了?好好的又撒起娇来。”明鸾只是不应,紧紧搂住她的手臂不说话。
那男童得意地道:“胡说,我才没变鬼呢!这是我哥哥的宝贝,他收起来不叫人看的,是我偷偷看见他用了,才学会的。你们看着吧,很厉害的!”说罢便从怀里掏出两个小瓷瓶来。
明鸾闻言顿时沉默了,若是关系到陈家,那她还真是不好开口。陈氏这几年不好过,一边受着丈夫的气,一边还要愧疚娘家人受了自己连累,偏偏又无法拒绝陈家的帮助,如果说维持跟章家的关系能给陈家带来好处,她一定不会犹豫的。只是这么一来,她就得在章家蹉跎青春,明鸾实在为她不值。
老松头有些吃惊,大概没想到明鸾会对生母改嫁之事如此热心,想了想,便问:“鸾姑娘,章老爷子仍当姑奶奶是一家人,这意思是……仍旧当她是章家媳妇?”见明鸾点头,他又问:“这是在姑奶奶和鸾姑娘把章三爷的遗骨送回来之后的事吧?”见明鸾又点头,他就叹道:“这有什么呢?鸾姑娘还是别多事了。本来姑奶奶就是怕姑爷会连累娘家人,才要与他和离的,如今姑爷人都死了,自然不会再连累谁,姑奶奶仍旧做章家少奶奶,不是很好么?我听说如今太孙跟燕王爷要打过来了,一路上就没有遇到敌手,等到他们将如今那个皇帝拉下宝座,章家大爷是功臣,新皇帝绝不会亏待了章家,只怕到时候章家比先前还要风光呢,您也别担心姑奶奶会受苦。”
明鸾心下着想,有心要问个清楚,但当着章寂的面又不好开口。章敞毕竟是她亲父,现在老爹才死,她就开始担心老妈能不能再嫁人,只怕话一说出口,就要挨骂,连陈氏也不会站在她这边的。但若让她坐视陈氏重新被困在章家,守一辈子寡,她又无法接受,于是便趁着带陈氏到后院安置的时机,避开旁人问老妈:“祖父方才的话是什么意思?你不是跟父亲和离了吗?怎么又成了他的妻子?”
明鸾听他们说了原委,心里也知道是拦不住的,只是忍不住多劝两句:“从广州到这里,少说也有三千里路了,你们赶路赶得这么辛苦,再着急也该先歇口气。再说,京城里的消息一天三变的,你们多打听两天,指不定回去后也能给外祖父他们帮上忙呢?万没有明日就走的道理。”
“那就守足三年孝,再想二嫁的事。”老松头笑说,“好姑娘,我老头子明白你是为自个儿亲娘着想,只是这话别跟外头人说去,省得叫人骂你。你是个好孩子,懂得心疼你娘,只是姑奶奶原是大家闺秀,当初既嫁了姑爷,就没有想过要改嫁别人。若不是姑爷做事太过分,险些害了陈家,姑奶奶绝不会起了和离的念头。如今消息还未传开,姑爷就已经死了,章老爷子仍旧认她是儿媳妇,那就再好不过了,东家知道了,也会赞成的。姑奶奶正正经经继续做她的章三奶奶,哪怕是几年后再嫁呢,至少还能全了两家体面。”
明鸾不解:“是为什么?”
明鸾气得直跺脚,却又看见家里帮忙做事的小丫头来传话:“赵大叔他们请三姑娘去说话,说是打算过几天就走了,想问问姑娘这里还有什么事要帮忙的。”明鸾大吃一惊,连忙跑了出去。
“你们在干什么?!”一声大喝传来,把孩子们吓了一跳,那男童更是吓得脸都白了。接着明鸾就看见前天给自己引路的那个后生气势汹汹地冲下来揪起那男童:“臭小子,你居然胆敢偷拿我的东西?!”“哥哥我再也不敢了——”
陈氏小心地将章敞的骨灰坛子从赵叔手中接过,递到明鸾手上,再由明鸾交到章寂手里。章寂接过三儿子的骨灰瓮,怔怔地看了半晌,眼圈都红了,良久,方才落下泪来。
陈氏是次日中午前到的,进了门,玉翟也顾不上见礼,便先朝那两个骨灰坛子扑过去了,只是到了跟前又不知哪一个才是自家老妈的,便眼巴巴地看向明鸾,明鸾忙告诉了她,她便抱着宫氏的骨灰大哭起来。
只见那男童倒出其中一个小瓷瓶的粉,黑黑褐褐的,也不知是什么做的,环视四周见没有水,便吐了口水去和,不一会儿便弄出一团软胶状的东西来,然后扯巴扯马,弄成个四不象的形状,笑嘻嘻地往脸上一拍,又拍打几下,原本还有些清秀的小脸顿时就成了修罗一般,吓得周围的孩子又是尖叫,又是兴奋。他还得意地说:“怎么样?是不是很厉害?”又从脸上抓下那块软胶,重新扯巴扯巴,弄成蜈蚣状,重新往脸上贴,他脸上马上出现了一块极有性格的疤痕。周围的孩子倒吸一口冷气,随即就一拥而上:“给我玩玩!”“我也要!”“你起开,我先来!”“凭什么?我先拿到的!”吵成一团。
过得两日,老松头夫妻与赵叔赵婶他们走了。明鸾特地给他们打包了行李,又请朱翰之派来帮衬的男仆帮着联系了可靠的车马行,顺便还给他们塞了点盘缠,一路送到村口,看着他们消失在大路尽头,方才回转。
“一家人说什么谢?”章寂摆摆手,“无论如何,这几年里陈家待我们章家的恩情,我老头子是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你的为人品性,这十几年我也看在眼里。你放心,老三虽然没了,我还在呢,我绝不会看着他的妻女受委屈。”
回去的路上,她看见村口那群孩子高高兴兴地闹成一团,不知在争抢些什么东西,便多看了几眼。只见一个个子瘦小却露出几分机灵的男童被其他孩子围起来,大声嚷嚷着:“不要急!不要急!每个人都能看,你们别挤我,要是挤坏了可怎么办?!”
陈氏看了她一眼,垂下眼帘,淡淡地道:“大人的事,你不明白,别再问了。长辈们怎么说,你就怎么做。你祖父的话自有他的道理。”
明鸾看着有趣,便停下了脚步,饶有兴致地瞧热闹,看他拿出来的是什么东西。
赵叔赵婶与老松头夫妻原是陈家商号茂升元的伙计,并不是家奴一等人物,只因给东家陈家做工久了,对陈氏也有了几分情份,才愿意尽心尽力送她母女上京,其中老松头夫妻对明鸾还因为认识的日子久而多几分亲近。但无论有多亲近,他们都是陈家的人,如今陈氏与明鸾母女俩已经跟章家人会合了,生活暂时安稳无忧,他们也想着告辞了。这番变故,吉安陈氏多少受到了波及,他们也想回去瞧瞧亲朋故旧,并向陈家报告陈氏与明鸾的平安。
陈氏却只是抿抿嘴:“有什么可说的?你也别去问你祖父,省得他老人家生气。”说罢也不再理会明鸾,径自去打开包袱拿布,又去问周姨娘针线在哪里。
第二天起来,明鸾没有动身去江宁,章寂派了个人随老松头去了。她毕竟是女孩子,先前是不得已,在外头行走是没办法的事,但现在既然有人手,又是在京城,自然不能再让她抛头露面。朱翰之虽没来见章寂,但一应起居饮食都安排得十分周到,还派了一个婆子、一个小丫头帮着做活,另有两个男仆住在隔壁院子里,供章家人随时使唤。
老松头又道:“好姑娘,你别恼姑奶奶,她这样也是不得已。况且如今姑爷没了,她要是再离开,姑娘在家里还有谁能依靠?虽说老爷子还在,但他年纪也大了,说句难听的,不知还能撑多少年,若是有个万一,姑娘要靠着叔伯过活,又没个正经伯娘婶娘看顾,不是太可怜了么?她就只有你一个骨肉,怎么放心得下?好歹要看着你出嫁了,再想自己的事。”
孩子们闻言也不再朝前挤,其中一个便问:“那你给我们看呀!是不是真的那么神奇?他们说你刚才变成鬼了!”
明鸾在旁听出几分异状,陈氏与章敞已经和离了,在德庆时甚至都改口叫章寂为伯父了,怎么今天又重新叫回“公公”?而听章寂这口风,似乎完全没有和离这回事似的,仍旧当陈氏是章敞的妻子。虽说章敞已经死了,但夫死妻子就要守三年孝,过后要不要守一辈子还不知道呢,那叫陈氏将来怎么办?她现在还不满三十岁,要再嫁也没问题,但三年后可就不止这岁数了!
过后她却将老松头请了去,避开人私下跟他说:“你回到吉安,告诉外祖父外祖母和舅舅们,母亲与我一切都好,只是父亲没了,如今母亲陪我回到家里,听祖父的意思,似乎还当母亲是一家人呢。我心里有些没底,问母亲,母亲又不肯跟我说实话。等到将来京城局势稳定下来了,还请外祖父和舅舅们无论如何也派个人来看看母亲,问问她心里是怎么想的。先前已经和离了,她还年轻,往后要再找人家也不难,可若要留下来,以后的事就难说了。”
“这几年东家一直帮衬着章家,名义上是为了姻亲,要讲仁义,其实说白了都是为了姑奶奶这个亲闺女!”老松头叹道,“我在德庆分号待了几年,时常见到你和姑奶奶,对你们的脾性也摸得七七八八。依姑奶奶的脾气,心里只怕早就对自个儿连累了娘家人的事愧疚不已了,不然也不会跟姑爷闹和离。如今眼看着京城乱起来了,若是太孙与燕王事败,章家大爷要坏事,那自然没说的,和离!她手上有文书,又在官府上了档,转身就能走人,只是挂心姑娘一人而已,想法子救你一救,别的都在其次。但若是太孙与燕王成了事,章家又要起来了,今后便是风光无限,陈家这几年都受了她连累,若能靠着这门姻亲沾些光,她也好弥补一二了。这种事说出去有些不光彩,未免让人觉得姑奶奶势利眼,她肯定不愿意与你明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