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有何贵干
黄沙飞舞,烈日灼人。郑做等人马不停蹄地连续驾车接近10来个小时,可是如烟的依旧是一片荒凉。要不是老徐一直一手拿着指南针,一手拿着地图,不停地说着他们所处的位置,郑做都要觉得走错路了。
从那个小镇逃出来,老徐就下达了命令,一直朝着乌干达的方向,除非是车子没有油了,不然坚决不停车,就这样一直开下去。
现在他们已经至少距离那个小镇有500公里左右了,说起来,应该是到了安全的地带,但是小心驶得万年船,老徐依旧没有叫大家停车下来修整。毕竟,现在所有的人都是疲惫至极,弹药也用去了大半,他们已经没有能力再来一场这样的大战了。
一路上最为忙碌的就是唐诗了,她不仅要给因为绝世而变得虚弱的教授打葡萄糖补充体力,更要给三个中弹的队员动手术,取子弹。
在颠簸不平的车上取子弹是非常困难的事情,特别是有一个队员中弹的部位是在两块骨头之间,子弹紧紧地镶嵌在了里面,想要取出来非常的困难。但是,唐诗依旧是不辞辛劳,在医疗条件非常有限的情况下,连续完成了三场手术。
等她将三名伤员的子弹全部取出来,包扎好之后,唐诗直接累到晕倒在了车上。这个时候,郑做和老徐才暗自庆幸,幸好唐诗跟着过来了,否则的话,这三名伤员恐怕熬不到他们回到坎帕拉就要失血过多而亡。
“老徐,还需要多久啊?我们都已经跑了这么远了?”郑做看看自己手上的万国手表,心不在焉地问到。窗外一成不变的风景不仅让郑做的眼睛疲惫,就连他的心情都开始压抑起来,郑做开始怀念坎帕拉庄园里的红酒,以及倒上一杯红酒之后的恬静时光。
老徐嘴里叼着一根烟,说到:“如果顺利的话,10个小时后之后就能到了。”
郑做无奈地摇摇头,将自己的头靠在了车窗上方,打算再闭上一觉,这已经是打发这种无聊旅程的最好的方式了。
可就在这个时候,天空中却是响起了一阵轰鸣,老徐连忙将猛士军车的天窗打开,郑做的目光顺着老徐打开的天窗望去,只见天空中居然来了三架直升机,正在他们的头上盘旋,看样子是打算下来了。
老徐连忙拿出自己的对讲机对着众人喊到:“有不明身份的直升机靠近,注意警戒,随时准备战斗!”
郑做腾地坐起,对着老徐问到:“啥情况?那帮黑鬼怎么还有直升机啊?”
老徐摇摇头,说到:“应该不是的,他们要攻击我们的话,跟在我们后面直接用导弹、用机枪招呼就是了,不用跑到我们头顶上来。”
郑做闻言,心里轻松不少,看样子应该不是敌人,现在他们可没有再跟人战斗一场的想法,他们只想早点回到坎帕拉,将李武光教授安全地送达大使馆,就已经大功告成了。
这个时候直升机降到了郑做他们头顶10多米的高度,在这个高度,郑做他们手里的95步枪都已经可以轻松地打中对方。看样子,真的不是敌人。
“郑做!郑先生在下面吗?”直升机上面装着扩音器,一口蹩脚的华语传来。
郑做疑惑地看着头顶上盘旋的直升机,老徐也一脸迷茫地看着郑做:“做儿,什么情况?”
郑做摇摇头,说到:“我不知道啊!”
老徐点点头,对着黑子说到:“停车!看看对方什么来头,居然能叫出做儿的名字。”
黑子将车停下来之后,其他的车辆也跟着停了下来,杨志和车刚还领着10多个队员用枪指着头上的直升机,打算一言不合就开打的。毕竟在这片陌生而混乱的土地上,任何时候不放下戒心。
黑子这个时候将一个车载的扩音器递到了郑做的手上,郑做有些意外地说到:“我靠,居然还有这个啊!”
说完,郑做接过了黑子递过来的扩音器,中气十足地对着扩音器说到:“前面的车,靠边靠边!”
听到自己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出去好远,郑做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对着头顶上的直升机回答到:“我就是郑做,天上的是什么人?”郑做知道对方只是会说华语而已,那个口音,绝对不会是任何一个华国省份的口音。
“我叫拉普多,西撒哈拉民族独立联盟的领导人,郑做先生,总算是找到你们了!我们接到了大使的通知之后,已经找了你们两天了!”直升机上的一个中年的黑人正微笑着看着下面的车队,有些激动地说到。
“哦?拉普多先生,难得您亲自来找我们,有何贵干啊?”郑做对着天上问到。
“郑先生,我想还是让我们下来了我们再聊吧!请放心,这里已经是我们民族独立联盟的势力范围了,安全上是不会有事的!”拉普多也感受到了郑做等人的戒心,他也非常能理解,毕竟在这片大陆上,发生什么暴力冲突都有可能。
“行!拉普多先生请下来吧!”郑做看了一眼老徐,见他没有提出什么异议,于是答应了对方降落的要求。
很快,三架直升机就停在了郑做他们车队前面的几十米的地方,从飞机上下来了20来个荷枪实弹穿着迷彩服的黑人士兵,看着他们手上拿着的是华国产的56式半自动步枪,这种枪已经是华国军队淘汰换代的产品。
郑做和老徐都似乎明白了什么,从一群黑人士兵中间,走出一个身材比较高大的中年黑人,笑呵呵地远远就朝着郑做和老徐伸出了自己的大手,说到:“哈哈,幸会幸会!郑先生,你好!”
这个时候,郑做自然也不会失礼,同样带着绵绵的笑容走上前,跟对方握了握手说到:“拉普多先生的华语说得很好啊!”
拉普多得意洋洋地耸耸肩,说到:“哈哈,鄙人曾经在帝都留学四年,学习华国的文化和华国经济建设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