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年代:悠闲的日子 > 第019章 王府井

第019章 王府井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不知不觉间,太阳已经爬到了头顶,眼见到了晌午,也没瞧见大院里有人烧灶。

    难道留守妇女们不吃午饭?

    杨庆有带着疑惑出了院门。

    脑海中的同人文威力太大,除非必要,他不想进中院和后院。

    万一,万一聋老太太来上一句:“孙子,我还没吃饭呢!”

    你是答应啊,还是答应啊。

    想想都恐怖。

    估计能应对的只有前院的李奶奶,她可以硬怼上一句:“老姐姐,我也没吃饭。”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杨庆有吧,说穷也穷,连个热饭都吃不上,浑身上下不到五块钱。

    说富也富,空间里啥都有,虽然不多,但让他饱几个月没问题。

    关键是空间里的菜米肉都是生的,方便面和面条也得用锅烧,恰恰他没锅。

    剩下的就是零食、火腿肠、饮料,好吃是好吃,你总不能竭泽而渔吧!

    这会儿当饭吃了,以后想解馋怎么办?

    杨庆有索性不先起灶,不如利用下午的功夫做个市场调研,看看怎么把空间里,为数不多可以用的东西,变现一部分。

    这年代出门也简单,家里都穷,也舍不得买锁,门一关,就算告诉邻居,这家没人,莫来!

    要问五六十年代,京城吃啥最划算。

    无疑是杂粮烧饼。

    二两粮票+三分钱,就能落一两面金黄,满是芝麻的烧饼,咬一口,口齿生香。

    这是杨庆有逛了半个小时后的心得。

    几根肉丝的肉丝面要两毛钱一份,他看了半天也没整明白,凭什么卖两毛。

    最后发现还是烧饼最划算。

    于是他直接取出上午买粮时,多买的面袋子,一口气买了四十个。

    恒温保湿的空间这才体现了它最大的价值。

    在杨庆有看来,八斤棒子面和烧饼之间,选烧饼肯定亏不了。

    虽然他每月的定额才216斤粮食。

    住南锣鼓巷的好处之一,去哪都近。

    当然去哪都近,也同样意味着去哪都远。

    去王府井很近,溜达着就到了。

    王府井大街,京城购物方面的no1。

    不来王府井,不知京城贵,

    这句话搁五六十年代同样适用,鼎鼎大名的百货大楼、新华书店、东安市场都在这。

    杨庆有站路边感慨,怪不得路上自行车这么少,合着有钱人都在这儿。

    王府井边上一溜溜的全是自行车,边上还拉着线,旁边站一红袖箍,那是收费员,看车的。

    当然也有专门的停车场,那是真的停车场,一水的轿车,中间夹着几辆吉普。

    停车场外围一圈一圈的围观群众,搁那长见识,有几位还大声问:

    “驾驶员同志,你打开门,开门让俺们瞧瞧。”

    “驾驶员同志,你起开点,挡着我了。”

    “同志,开车啥感受?听说车里还有沙发,是不是真的?”

    就围观群众这股子热乎劲,驾驶员也不敢走远,全如临大敌的守在车旁。

    俗话说,在国内逛街,当你不知道干嘛时,跟着人流走就对了。

    搁这会儿也适用。

    不用问,不用找,杨庆有跟着人流就进了百货大楼,这时候,还不叫百货大楼,大门上挂的是:王府井百货商店。

    进了门,杨庆有算是开了眼。

    因为没啥新鲜的,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字:全。

    全到什么程度,卖搪瓷盆的都有一专门柜台,各种花色,各种尺寸,全挂售货员身后的货柜上,您没瞅花眼,他算白挂。

    要说最挤的是纺织品柜台,那人头,黑压压一片,根本挤不进去。

    花色吗?杨庆有觉得没空间里盖得被单好看。

    糖果柜台同样人挤人,虽然不是必需品且要票,但人家品种全,各种形状各个产地全有。

    杨庆有感慨,可惜不知哪位是后世闻名的张秉贵,怎么着也得多搂几眼,看看年轻的他,是否练就了一把抓的绝技。

    服饰鞋帽样样俱全,样式各具特色,绝对的货真价实。

    这些柜台前,有着同样的特色,看的多买的少,这年头没几个人乐意买成品。

    在人们朴素的认知里,弄点材料回家找人做,也比这划算。

    尽管人多,大家还挺守秩序。

    百货大楼是绝对的卖方市场,你要是敢多啰嗦几句,售货员就能吆喝下一位。

    挤挤走走的,杨庆有发现人少了,仔细一瞧,不知不觉走到了三楼的贵重物品区。

    手表、闹钟、收音机、照相机,一样比一样贵。

    当然也少不了冰箱、电视、洗衣机,可惜柜台后空空如也,要问就俩字:没货。

    58年国内才正式有了自己的电视机,也是同一年,央台开始试验播放节目。

    也就是说,国内从有电视机到现在,才一年半的时间。

    所以,要论这时期的奢侈品,电视机算是独一份。

    有钱有票也买不着。

    四楼,就当没有,反正杨庆有没进去,被拦在了外面。

    冬天逛商场唯一的好处,就是不冷。

    再次回到街上的杨庆有,被挤了一身汗,蹲路边吹了一袋烟的寒风才缓过来。

    他也不是没有收获。

    最起码知道了,红糖、白糖都很贵,茶叶很稀缺,巧克力非常贵,奶粉百货大楼都缺货。

    恰恰空间里全有,红白糖库存不多,不值得折腾。

    茶叶是袋装的便宜货,放这儿也是叶片完整,保存得当的稀缺货。

    巧克力可以拆了包装,当散货卖。

    纯奶粉没有,但是空间里有几十包豆奶、中老年奶粉,还有特色的黑芝麻糊。

    唯一可惜的是,他没有时代特色的包装:铁罐。

    抽烟的功夫,杨庆有才反应过来,没铁罐,可以用油纸包代替。

    说干就干,跟着人流奔向另一目的地:东安市场。

    东安市场如同一个有罩棚的“胡同”,掀开蓝色棉布门帘,从大门进去,里面是一条带天棚的胡同,头顶透进来暗淡的光线,窄胡同的两侧是一间间店铺。

    店铺门口有着巨长的木案,售货员站里头,群众站外头,想看啥售货员给您拿,属于是简陋版的柜台。

    同样的人潮汹涌,同样的人流涌动。

    人们驻留最久的不是糕点部、糖球摊,而是各种旧货摊。

    尤其是书摊,一水的二手书,不乏民国时期的著作,可惜杨庆有囊中羞涩。

    从这头溜达到那头,又溜达回来,杨庆有只喝了碗馄饨,五分钱,还别说,热乎乎的挺出汗。

    最后拎着两块钱的油纸,一毛钱的麻绳,出了大门。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