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双穿大夏,你却不知我也是穿越者 > 第49章 朝会

第49章 朝会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开元十四年,开年后的第一次大朝会。

    大夏的朝会往往是五天一次,大朝会则几月一次。

    卯时,文武百官等候在昌盛门外,相互聊着闲天。

    “咚、咚、咚”随着三声鼓响,宫门缓缓打开。原本嘈杂的百官稍稍安静,众人朝着宫内走去。

    到了永盛殿前,百官自觉的排好队,按照左文右武的分为两列。

    宫内礼官开始清点人数,清点完毕后,走出一人,大声宣道“百官入殿。”

    百官进入永昌殿内,安静的等候着。

    “朝会启,百官觐见。”总管太监王忠对着殿下百官高声宣道。

    众人急忙跪倒在地,高呼“大夏永昌,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迈步入殿,端坐龙椅之上,对着下面说道“都起来吧”。

    百官起身,按着朝会议程,六部的左侍郎出列,按序呈报了各部的一些事务。

    一阵过后,待众官员报过,王忠接着高声宣道“百官可有本上奏。”

    言毕,户部尚书李明启出列,躬身道“陛下,臣有本奏。开元十三年的财政报章户部已核算完毕,恳请呈报。”

    “准。”皇帝周通回道。

    “开元十三年,全年共收赋税白银一千三百六十一万八千两,支出一千一百九十八万四千两,结余一百六十三万四千两。”户部尚书李明启奏道。

    “堂堂大夏,一年的税收竟然只结余了一百多万两,朕的国库竟然还比不过一个卖奶茶的。”周通心里想到,一言不发,面色十分不悦。

    李明启说完,皇帝却一直没有回复,他只能尴尬的站在原地等着。其他大臣见了皇帝的脸色,也是不敢出声,整个永昌殿一时间变得安静无比。

    “李尚书,去年的进项增了不少,可为何开支如此之多?”关键时候,站在龙椅旁的太子周晟盈开口问道。

    “禀太子殿下,除却必要的开支,去年增加的支出主要有几项。

    一是两河发了大水,工部申报补增了二百万两白银。

    二是陕西府、河南府两地受灾严重,户部拨银二百万两赈灾。

    三是兵部报去年军费增加了白银一百五十万两。

    三项合计支出五百五十万两。”李明启回道。

    “陈尚书、韩尚书,你们二人说说,去年工部和兵部的开支增大的情况。”太子周晟盈询问道。

    工部尚书陈瑾率先走出,回道“禀太子殿下,去年两河大水,共有十三处河堤决口,这补增的二百万两银子,还是工部审减后的费用,仅仅是勉强够用。”

    兵部尚书韩仁辉则跟着道“去年三殿下在边塞与蒙古人打了几场硬仗,兵部去年增支的一百五十万两,是兵部拨付的一应军费。”

    “治河需要花钱,打仗需要花钱,总不能说这两笔钱不该花吧。”听二人这么一说,太子周晟盈心中也是无奈。

    “你们可知,一家茶铺一年可以挣多少钱?”皇帝周晟突然的开口问道。

    文武百官听了皇帝的问话,一时间也有些懵,齐声回道“臣等不知。”

    “想必你们都知道中都城内的忘忧茶铺吧,这铺子一杯奶茶卖二十文,一天大约可卖一千杯。

    李尚书,你给朕算算,一年下来,收益几何啊?”周通问向李明启。

    听到这,殿内的文武百官纷纷掐着指头算了起来,李明启也是急忙在心里算着。

    “禀陛下,如此算来,一天可得银二十两,一月可得银约六百两,则一年的收益为七千二百余两。”李明启回道。

    “那你们可知道,中都有多少家忘忧茶铺?”周通接着问道。

    百官相互询问,似乎都不知道具体数字。

    皇帝周通给出了答案“是三百三十家。那你们再算算,所有的店加起来,一年的收益又是多少?”

    李明启掌管户部,很快就算出了答案,高声道“禀陛下,三百三十家店,一年总计可得银两百三十七万六千两。”

    “呲。”听了这个数字,文武百官皆是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个数字当真高的离谱。

    一时间,众人交头接耳,殿内变得嘈杂起来。

    “肃静、肃静。”王忠急忙开口维持秩序,众官员这才安静了下来。

    “治理国家需要花钱,自然就得开源节流。可如今,花钱的地方太多,那就只得想着法子开源。你们说说,有什么好办法?”皇帝周通开口询问道。

    皇帝问完,百官思索商议。在没有摸清皇帝想法的时候,无人敢抢先应答。

    大皇子周晟志走出,朗声道“禀父皇,赋税乃国之根本。自太祖建国以来,所定商税三十取一。

    如今大夏开国已久,商贸日渐繁盛。儿臣以为,应当增加商税,充盈国库。”

    “臣等以为大皇子之言老成谋国,臣附议。”李明启附和道。

    “臣等附议。”接着,又是许多大臣出列附和,表示赞同。

    “父皇,儿臣以为不妥。”太子周晟盈开口道。

    “哦?说说看。”皇帝周通道。

    “大夏建国之前,百姓历经连年战乱,民生凋敝。如今开国十四载,虽说商贸渐好。

    实则是因太祖和父皇所定休养生息之国策与民休息,可以让百姓喘口气。

    若是贸然增加商税,怕是会影响到如今好不容易得来的局面。”太子周晟盈说道。

    “嗯,太子的话与朕不谋而合,若是增加商税,时机尚不成熟。”皇帝周通说道。

    “是儿臣考虑不周了,请父皇恕罪。”大皇子周晟志说道。

    “朝会议论,晟志你也是为国分忧,何罪之有。”皇帝周通安抚过大皇子,接着道“众位爱卿还是再议个章程。”

    朝会整整议论了两个时辰,仍是没有头绪。

    见此,皇帝周通让太子负责此事,朝会后与六部再行商议。待拟好章程,下次朝会再议。

    “退朝。”随着王忠的一声宣报,皇帝离开永昌殿,百官退去。

    太子下殿拉住了刚要走的大皇子周晟志,诚恳说道“大哥,刚刚的事切莫挂怀,我也是为国家考虑。

    大夏建国不久,正是需要这些商人出力的时候。若是增加商税,怕是会影响到商贸发展,届时赋税或许不增反减。”

    “二弟你想哪去了,都是为国谋事,大哥我又怎会生气。你以为我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人啊。”大皇子周晟志回道。

    “大哥自然是心胸宽广之人。南阳前些日子供上来一些玉器,回头我差人给大哥那送去些。”太子周晟盈说道。

    “好,你给的东西,那肯定差不了。”大皇子周晟志应道。

    “行,大哥,那你先忙,我去父皇那一趟。”说罢,周晟盈离开去往静安店。

    太子走后,大皇子周晟志刚刚亲和的表情,一瞬间变得无比冰冷。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