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重生大宋:白面包青天 > 第11章 殿试

第11章 殿试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十日后,殿试如期而至。

    宫廷内戒备森严,禁军五步一哨,十步一岗,参加殿试的各地士子需通过重重关卡,方可进入垂拱殿候考。

    各地士子们怀揣着紧张与期待,鱼贯而入。他们身着儒衫,手持笔墨纸砚,步伐稳健地穿过宫门,阳光洒在他们年轻的脸庞上,映照出坚定与自信。每个人都深知,此次殿试关乎自己的前程命运。

    “诸位应考士子,本官乃殿试主考官欧阳修。此次殿试,意义重大,不仅为考,更为我大宋寻博学之才。官家求贤若渴,诸位皆为各地推举之佼佼,身负国家、朝廷之厚望。今得殿试,此乃难得之机,望诸君全力以赴,贯通所学,书锦绣之章。当今天下,风云莫测,内外部局势复杂。我等为读书人,当胸怀天下,心系民生之苦,积极为国家献策。信诸君之力,可使我大宋繁荣昌盛,国泰民安。愿诸君皆能金榜题名,本官亦期待与诸君同列朝堂,尽忠报国,为大宋之兴献力!”欧阳修立于垂拱殿外,凝视诸考生,言辞恳切。

    站在宽阔宏伟、气势磅礴的广场之上,众多士子们怀揣着紧张与期待之情,静静地等待着进入那庄严肃穆的垂拱殿。然而,当得知本次科举考试的主考官竟然是文学巨匠欧阳修时,人群中顿时掀起一阵骚动和窃窃私语。

    有的士子面露喜色,低声议论道:“欧阳修乃当世大儒,其文章名动天下!此次由他担任主考,想必试题必定精妙绝伦,我等需全力以赴才行啊!”

    另一些人则显得有些担忧,忐忑不安地说:“欧阳修出题一向刁钻古怪,不知此番会如何考验我们?真是令人心生畏惧呀……”

    一时间,嘈杂声、呼喊声、惊叹声此起彼伏,相互交织在一起,犹如一曲激昂交错的交响乐,使得原本鸦雀无声的广场瞬间变得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起来。

    然而,在这喧闹的环境之中,唯有包勉一人面色沉静如水,宛如一座雕塑般稳稳地站立着。他那双深邃而锐利的眼睛微微眯起,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重要的事情。此时此刻,他心中暗自思忖道:“果真是不出三叔所料,主考官竟然真的就是那位声名远扬的欧阳学士啊!只是不知道此番考试的题目究竟会是什么呢?”

    想到此处,包勉不禁紧紧皱起了眉头,心头涌起一丝担忧之情。毕竟,欧阳学士以学识渊博、出题刁钻著称,如果不能准确把握其命题思路,想要通过这场考试绝非易事。但包勉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反而激起了内心更强烈的斗志。他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全力以赴,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争取金榜题名。

    而那些来自各地的年轻士子们,则在这嘈杂声中或兴奋激动,或惶恐不安,但无一例外都对即将到来的殿试充满了敬畏之情。他们知道,这场考试关系到自己的前程命运,唯有凭借真才实学方能脱颖而出。于是乎,在这片喧嚣之中,每个人都暗自鼓劲,决心要在考场上一展风采。

    辰牌时分,阳光透过云层洒向大地,给整个皇宫染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光辉。在这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内侍总管陈琳站在垂拱殿前,高声呼喊道:“请诸位士子有序进入垂拱殿!”他的声音清脆响亮,如同黄钟大吕一般,传遍了整个宫廷。

    听到这声呼喊,原本有些喧闹的人群顿时安静下来。神情紧张而兴奋地望着眼前那座宏伟壮丽的宫殿。他们知道,这里即将举行一场关乎自己前程命运的考试——殿试。

    陈琳面带微笑,眼神温和地看着这些士子们。他心中暗自感叹,这些士子们都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啊!今天,他们将在这座宫殿里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学识,接受官家的亲自考核。

    随着陈琳的话音落下,士子们开始按照顺序缓缓走进垂拱殿。他们步伐稳健,身姿挺拔,尽显文人雅士的风度。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信与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金榜题名、光宗耀祖的那一天。

    所有士子进入垂拱殿后,禁军金枪班的军士便将殿门关闭。今日,他们的职责便是护卫殿试。统领杨文广看着殿外值守的军士,一脸严肃地说道:“诸位兄弟,今日辛苦了。待殿试结束,本统领自会设宴犒劳大家。但若今日殿试有任何差池,休怪本统领翻脸无情。”

    “我等必谨遵杨统领之命,誓死确保殿试安全!”众军士齐声高呼,那声音如惊涛拍岸,似天雷滚滚,仿佛要震碎云霄,穿透云层!杨文广巡检完站岗的士兵,转身迈入了庄严肃穆的垂拱殿。

    垂拱殿内,宽敞而肃穆,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举子们怀揣着梦想与期待,纷纷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静静地等待着考试的开始。

    突然间,一阵洪亮的声音打破了宁静——&34;官家驾到!&34; 这声呼喊如同惊雷般响彻整个宫殿,让所有人都不禁心头一震。紧接着,只见赵祯身着华丽的绛红色圆领袍,头戴软脚幞头,气宇轩昂地走进了大殿。他的步伐稳健有力,仿佛每一步都承载着国家的重任和子民的期望。

    赵祯走到屏风后面,缓缓坐下。他那威严的目光扫过全场,似乎能洞察每个举子内心的焦虑与渴望。随着他的到来,原本有些喧闹的考场瞬间变得鸦雀无声,仿佛时间也为之凝固。举子们不敢有丝毫怠慢,纷纷站的宛如青松。

    &34;臣拜见官家!

    &34;晚生等拜见拜见官家!&34;

    在这一声声激昂的高呼中,参加殿试的士子们如同一群训练有素的士兵,在主考官欧阳修的带领下,整齐划一地迈向大殿中央,毕恭毕敬地向赵祯行礼作揖。他们的声音如雷震耳,响彻云霄,似乎要将这座宏伟的宫殿撼动得摇摇欲坠。每一个动作都犹如精心编排的舞蹈,严谨规范,流露出对皇权的无上尊崇和敬畏之情,仿佛他们面对的是一尊高不可攀的神祇。

    这些士子们来自全国各地,经过层层选拔才有资格站在这里参加殿试。若是他们能通过殿试,那么以后就是天子门生了,此刻,他们心中或许怀揣着紧张与不安,但更多的还是对未来前程的憧憬与渴望。在这个决定命运的时刻里,他们竭尽全力展示自己的才华与学识,希望能够得到官家的赏识与重用。

    “欧阳学士免礼,众位士子们免礼,今日殿试乃是我大宋之盛事,旨在遴选贤才。朕期望诸君能全力以赴,若诸君能在此次殿试中脱颖而出,必能光耀门楣,为家族增光添彩。朕企盼在未来的朝堂之上,能目睹诸君之风采。”赵祯微笑着看了一眼欧阳修和在场众人。

    此次殿试之题,乃官家亲设,题为经世致用。望诸君悉心作答,莫负官家之殷殷期盼。考试伊始,”随欧阳修之声落,诸士子徐徐入座,奋笔疾书。

    众士子拿到试卷后,皆埋头苦思,一时间殿内只闻纸笔摩擦之声。其中,包勉答题尤为迅速,只见他笔走龙蛇,如行云流水般将自己的见解书写于卷面之上。

    “夫经国之大业,济世之良方。经纶济世,方显大丈夫之志;学以致用,乃成大贤者之风。故经世致用,乃为学之根本,处世之准则。然经世致用,非一时之功,乃长久之业。须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之”。

    庄严的垂拱殿内静得犹如无人之境,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主考官欧阳修与监考官员在殿中不断徘徊。金枪班统领杨文广在完成对大殿的巡视后,移步至欧阳修身旁,轻声问道:“欧阳学士,殿试进行得是否一切顺利?”

    欧阳修微微颔首,表示肯定,“目前来看,一切顺利。”他的目光如炬,落在包勉身上,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此子确实有些真才实学。”杨文广循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包勉答题时沉着冷静,犹如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丝毫没有慌乱之色。

    “此子乃包拯之侄也!”欧阳修面带微笑地对杨文广说道。

    “包大人之侄?”杨文广略感惊讶,“难怪如此不凡,”随后也连连点头露出赞扬的目光。

    两人相谈甚欢之时,时间如白驹过隙般飞速流逝着,不知不觉间已经过去了很长一段时间。此时此刻,考场中的气氛变得愈发紧张起来,众多考生开始陆陆续续地交卷离开座位。他们或面带微笑、胸有成竹;或眉头紧皱、若有所思;亦或是唉声叹气、满脸愁容……

    各种各样的表情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独特而又生动的画面。随着越来越多的试卷被递交给考官,整个考场逐渐恢复了宁静,只剩下少数还未完成答卷的考生仍在奋笔疾书,努力争取在最后关头再多写一些答案。

    正午的太阳犹如一个巨大的火球,高悬在天空的正中央,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日晷的指针如同坚定的卫士,稳稳地指向了午时一刻的位置。就在这时,欧阳修一声令下,他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在考场中回响:“考试结束,请各位士子停止作答。”这一声呼喊,仿佛是一道命令,让整个考场都为之一震。

    考场内原本紧张凝重的气氛瞬间被打破,有的考生长舒一口气,如释重负;有的则恋恋不舍地看着自己尚未完成的考卷,满脸懊恼;还有的早已胸有成竹,开始交头接耳地讨论起答案来……

    殿试结束后,士子们依次走出垂拱殿。包勉抬头望着湛蓝的天空,长舒了一口气。他的心情轻松了许多,无论结果如何,他都已经尽力了。

    其他考生也纷纷交流着殿试的感受,有的兴高采烈,有的则略显沮丧。然而,他们都明白,这次殿试只是人生中的一个阶段,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