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项羽的选择
“这项羽的表现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了啊,极度的自信,极度的自负,不过,他确实是有相匹配的实力,这样的人,做一位王完全没问题。”
回到住处以后,李世民迫不及待的发表了自己的感想,他本人对项羽还是相当看好的。
当然这种看好不是说看项羽能当皇帝,而是指君王对优秀将领的喜爱。
至于说适不适合当皇帝,这事早有定论,以朱标和李世民对皇帝的要求标准,项羽是绝对不合格的。
即便经历了秦末时候的动乱,项羽依旧没有真正意识到百姓的重要性,对百姓好只是停留在觉得必须听范增的建议之上。
在和平年代,这样的人或许能当个平庸之主,但开国时期就不行了,他不会拿出大量的精力来安抚百姓的。
甚至,逼急了,项羽有可能会动用武力威慑。
“你们觉得,项羽会放弃争霸天下么?”
文青已经从简单的接触上了解了项羽这个人,关于这个问题,他心里早就有了答案,不过还想听听不同角度的分析。
朱标和李世民对视一眼,随后齐齐的摇头。
“绝对不会!”
李世民看了朱标一眼后,开口继续回答。
“项羽这个人,就算知道会失败,但也一定不会选择放弃的,他太重视自己的面子和威严了,所以,为了军中威望,他也不能放弃。
这一仗可能非得打不可了,就怕这项羽输了以后还不服气,又记仇,真是难办啊!”
再把项羽逼到乌江自刎那种程度?这种事文青他们压根就没有想过。
如今的刘邦,民声基础是足够了,但还缺一个对外征战的将领。
韩信等人的能力虽然强,但他们现在对刘邦是很忠心的,所以对他们最好的安排就是守境安民。
项羽与秦军将领合不来,最好的安排就是对外发动战争,不断的替未来的大汉开疆扩土。
这是文青的打算,并且会建议刘邦给项羽一个封王的待遇,甚至专门给项羽一个西楚将军的封号。
至于说封地,就设在大汉之外,划定一个区域,任由项羽发挥。
只要将封地之内安排上大汉的官员协助管理,项羽直接造反的概率也不大。
反正世界地图都已经给了出去,到时候,天下以大汉为宗主国,中原之地的领导地位不变,并且保持科技领先地位。
那么,对外施行分封制度,内部则是郡县制,那情况应该相对来说更好一些。
再有,匈奴虎视眈眈的,这个时候,可能只有项羽有能力将其剿灭。
风险一向是与利益并存,文青给刘邦提建议的时候,是肯定要把风险都说清楚的。
取舍留给刘邦,刘邦是决定杀了项羽还是留着自己用,那全看他自己的。
“老师,您不打算将霸王带到图书馆么?”
朱雄英举起手小声询问了一句。
“韩信和项羽都是要的,以后带兵打仗的时候多着呢,咱们这边,少不了要有个带兵的人物。
林阳他们虽然也可以,但有些活,就不太适合我们去做了。
比如去打大清,从立场上来说,我们动手就不太行了。”
众人知道文青的意思,点点头后不再说话。
接下来几天,文青是没有再见过项梁和项羽两人,不过,范增倒是每天准时守在门口,专门询问文青一些关于治理天下的知识。
为了那叔侄二人,范增也真是劳心劳力了,文青没有在这边教太多人的打算,于是范增就自己来。
早上跟文青请教,下午就招来一群人授课,晚上还得琢磨现在楚地存在的各种问题,等第二天询问文青。
于是,范增的精神状态是肉眼可见的变差了很多,有时候文青还真怕这老头猝死过去。
半个月后,项羽准备出兵了,带着十万兵马一路西进,准备与刘邦硬碰硬。
这期间,项羽和项梁都没有再找过文青,就是走之前都没有通知文青一下。
文青本打算跟随着一起去看看的,结果,他们被一百多项羽亲卫扣押在了那里。
“啧啧,该说不愧是项羽么?简直过分了啊!朕还从没有受过这样的委屈呢!”
李世民出不了门,气得就要拔剑砍人了。
“孤同样未曾被人软禁过,简直岂有此理,他以为没有我们干涉,他的机会就能大一点么?简直天真!”
朱标也是气得够呛,他堂堂大明常务副皇帝,居然也有被人软禁的一天?
文青倒是淡定,坐在那里微微摇头,门外的守卫,虽然都是精锐,但文青想走,还没人能拦得住。
只不过,他现在也是放弃了,既然项羽打算背水一战,那他只能看着了。
咸阳城里,扶苏等人也收到了消息,同样是感慨万千。
“西楚霸王,我们猜的果然没错,这样的人,是绝不愿意屈居人下的,准备准备吧。
凭高祖皇帝和陈涉麾下的那些人,可能对付不了项羽部的。
章邯,英布,带二十万骊山军出城,协助刘邦包围项羽。”
扶苏直接下令,主动派遣兵马帮忙,这几天,他已经与刘邦见过面了,并且两人相谈甚欢。
不得不说,刘邦现在的确有帝王风范,虽然比始皇帝差一点,但当个合格的皇帝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相比之下,始皇帝遗留下来的这些子嗣可就差劲太多了,就算是被扶苏给予厚望的秦王子婴都不够看的。
在雄才大略的人面前退让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最重要的是,刘邦的治国理念让扶苏身边的一群老爷子非常满意。
他打算顺其自然,让科学部潜移默化的影响整个国家,并且,由太子总理科学部的一切事务。
也就是说,刘邦是打算重用科学治国的理念的。
这样一来,虽不至于让大汉很快就开启民智,但总体发展会朝着好的方向去。
依旧是那套理论,国力增强,百姓富足,有更多工具代替劳动力,大家肯定会接触知识的。
到时候,开不开民智的已经没那么重要了。
刘邦做的也仅仅是不制止,不阻挠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