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帮人也要有智慧
在我们的社会中,常常听闻那些帮助比自己弱的、过得太差的人,最终却换来反目与伤害的故事,宛如农夫与蛇的情节不断上演,而这背后所反映出的正是复杂的人性。
曾有某个明星慷慨资助贫困大学生,然而当大学生知晓资助者乃大明星后,竟开始肆意挥霍,频繁以各种借口索要更多钱财,明星察觉后停止了资助。可谁能料到,大学生竟怀恨在心,洋洋洒洒写了数千字在网上对曾经资助他的明星进行声讨指责,一度将该明星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自此以后,这位明星不再轻易对个人进行资助,而是选择投身于动物慈善。无独有偶,杭州那起纵火事件中的保姆,曾得到女主人的借钱帮助,却因自身赌性难改再次借钱遭拒后便心生怨恨,最终酿成了悲惨的结局。无论是这位明星还是那位不幸的女主人,他们皆是因帮助了弱势人群而陷入困境。似乎越是处于社会阶层下端的人群,其人性表现越令人堪忧,当然这并非绝对,但这种概率却颇高。
那么,为何与弱势产生关联、帮助弱势人群会遭遇不幸呢?当与弱势产生交集后,强的一方哪怕只是向弱的一方释放出些许价值与好处,弱的一方的心理预期和欲望便会迅速膨胀,然而他们自身却缺乏相应的价值去进行互换。强的一方所拥有的实力、资源等,都会对弱势一方的人性形成刺激,使其失去心理平衡和正确的自我定位,进而导致人性失控。无论是恋爱、婚姻关系,还是朋友社交关系,亦或是雇佣关系,皆是如此。其中所蕴含的安全问题、信任问题、人性问题等都潜藏着危险性与破坏性。
在强弱关系中,往往是弱的一方获益,强的一方吃亏。当强的一方向弱的一方释放一定好处和价值后,若后续弱的一方的需求未得到持续满足,便可能瞬间反目,甚至恩将仇报。因此,任何关系都应旗鼓相当、门当户对,只有双方势均力敌才能实现互惠互利,得以良性、持续地发展,生生不息。当双方差距过大时,价值、社会地位、身份等均不对等,弱的一方仅有 20 分的实力,却妄图通过强势的一方让自己提升至 200 分,然而其自身价值与实力同欲望并不匹配,自然无法形成良性互动,最终引发纠纷。
越是处于社会下层的劣质圈层,我们的善良、无私、大度和怜悯,就越容易激发对方人性中的恶。我们对他们越好,他们就越发贪婪,甚至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而当我们无法满足他们的贪婪或者停止给予时,他们便会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破坏,以发泄心中的不满。
我们不得不深刻反思这一现象,在面对帮助他人时需更加谨慎地权衡与抉择。并非要我们摒弃善良,而是要在保持善良的同时,具备足够的洞察力和智慧,以避免自己陷入不必要的困境与伤害。人性的复杂远超我们的想象,只有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与弱势人群的关系,我们才能在善良与自我保护之间找到平衡,为社会营造更加和谐、健康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