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9 章 百晓生
两人来到城门,李米递交了路引,士兵只是简单地看了一下,便放他们进去了。
临走前,士兵还不忘提醒道:
“最近城外有点乱,听说出现了几起山贼作乱的案件,你们如果没什么要紧事,尽量不要外出。”
李米好奇地问道:
“既然有山贼作乱,而饥民就在城外,没有居住之所,吃饭也没有保障,官府不管吗?”
士兵嗤之以鼻地说道:
“那些刁民,管他们干什么吗?最好都饿死在外面。山贼这么多,说不定很多都是这些刁民演变的。”
二狗顿时握紧了拳头,怒视士兵。
正是官府的不管不顾,有些饥民才选择占山为王,做了拦路抢劫的山贼。
而他们一家都是善良淳朴之辈,不敢作恶,只能不断的漂流于各个城市,最后导致饿死在了路上。
李米拍了拍他的肩膀,低声说道:
“走吧,进去再说。”
二狗沉默地点了点头。
进了城里,李米说道:
“这不是士兵能够决定的,关键还是官府的态度。”
二狗气愤地说道:
“我们世世代代除了按时缴纳田赋外,还需要缴纳各种人头税,结果除了天灾,官府就不管了,这是什么道理!”
李米说道:
“官府的问题的确很大,但问题的根源并不在这里。封建制度下,官府根本就没有钱和能力,去应对天灾人祸。”
“那还要官府干什么!”二狗还是耿耿于怀。
是啊,那还要这样无能的官府干什么?
所以每当百姓被逼到绝境的时候,就会揭竿而起,推翻腐朽的王朝,建立新的政权。
但这都是治标不治本。
根据欧瑞给的百科全书,茶馆的消息最灵通的地方,这里能够打听到各方面的消息。
所以李米根据地图,结合问路的情况,和二狗来到了宛城最热闹的茶馆。
此时茶馆内外熙熙攘攘,有众多茶客正在品茶,也有几个说书人正在说书。
还有一些小孩穿梭于茶客之间,替他们跑腿办事,挣点跑腿费。
李米拉过一个小孩,问道:
“小朋友,你知道这里消息最灵通的是谁吗?”
小孩起初不想搭理李米,但看到李米掏出一个铜板,在手里掂量,他顿时两眼放光,说道:
“诺,里面那个大叔的消息最灵通!”
他指了指茶馆里面靠窗位置的一个中年人说道,此时正有一个人也在向那位中年人打探消息。
李米把铜板抛给了小孩,小孩顿时开心地接住,马上跑开了,生怕李米反悔。
李米顿时失笑,这小孩,还没给他说那个人叫什么呢!
他穿过人群来到中年人面前。
此时,中年人面前的那个人刚好和他谈完话,给他中年人一些铜板,便匆匆离去了。
中年人早就注意到李米,看他是奔着自己而来的,于是说道:
“你好,朋友,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
“听说你的消息很灵感,我特地过来打听几个事情。”
中年人微笑道:
“在宛城之中,我百晓生的消息,的确比较全面,不过这都基于我有一些好的助手,帮忙打听各方消息。”
百晓生的言外之意是,我养这么多人不容易,打听消息是需要钱的。
李米笑道:
“只要消息令我满意,钱不是问题。”
百晓生跟着笑道:
“我就喜欢和仁兄这样的聪明人说话,请问你需要打听哪些方面的消息?”
李米说道:
“最近这两天,有没有一个举家搬迁的队伍在宛城歇脚留宿?”
百晓生想了想,说道:
“未曾听闻。”
李米顿感意外,难道冯衍一家,没有在宛城停留,直接赶路走了?
这是,百晓生突然说道:
“我倒是听闻一个消息,就是有个小厮昨日傍晚前往官府报案,说自己家的主人,路过宛城外的十里坡时,遇到了土匪,全被抓走了,他死里逃生,来到宛城报案。”
李米问道:
“官府派人去解救了吗?”
百晓生讥笑道:
“就官府那些酒囊饭袋,别说山贼了,城外的饥民他们都控制不了,哪还有能力去讨伐山贼。”
“想必是凶多吉少了。”
李米问道:“那位小厮还说了什么呢?”
百晓生说道:
“小厮起初说自己的主人也是一名官员,县令顿时提起了精神,但后面又说自己主人辞官了,县令便置之不理了,将他赶了出去。”
李米顿时觉得,这可能就是冯衍一家了。
没想到他们遭遇了山贼作乱。
此时恐怕已经凶多吉少了。
他连忙问道:
“那位小厮现在在哪?”
百晓生说道:
“目前我不知道,不过既然他还在城中,想找到也不是难事。”
说完,他看了眼李米。
李米顿时明白他的意思,于是从口袋中掏出了一两白银,丢给百晓生。
百晓生接过一看,顿时眉开眼笑地说道:
“仁兄出手阔绰!你在这里等会,我这就安排人去寻找。”
李米补充道:
“白兄,你的人找到那个小厮之后,给他说声,我可以帮忙去救他的主人,让他过来一趟。”
百晓生打量了一眼李米和二狗,心里略有疑惑,此两人不像是习武之人,有何能力对付山贼?
不过他知道不该问的不问,于是爽快的答应了。
他伸手招来了一个小孩,在他耳边说了几句,小孩顿时点了点头,转身消失在了人群之中。
李米和二狗在百晓生对面坐了下来。
百晓生翻开一个茶杯,倒了两杯茶,递给他们,说道:
“两位先喝杯茶,宛城不大,消息很快就会传回。”
李米喝了口茶,闲聊道:
“百先生,我看城里热闹非凡,似乎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城中百姓不知道目前外面的情况吗?”
百晓生苦笑地说道:
“知道了又能如何,对于城里的百姓而言,能过一天是一天,你也看到了,现在外面到处是山贼作乱,百姓也不敢贸然外出,投奔其他地方的亲人。”
“粮食终有吃完的一天,到时候,城里和城外,也没什么区别了。”李米说道。
百晓生沉默了一下,巍巍然叹道:
“是啊,乱世将至,朝不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