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弥补关系
有时候会发现规矩没用,让人放不开手脚。
然而当你失败的时候,才会发现规矩的重要性。就像是在人犯法之后才知道害怕,才懂得后悔一样。
对于北凉国为何如此的热情,厉夏一时半会没有反应过来。
不过江夫子的提醒还是很及时的。
“北凉王破坏了规矩,就应该人人得而诛之,无缘无故攻打我炎国,岂能说就这样善罢甘休。”
江夫子这是在提醒厉夏,对方的目的是所谓的规矩,他也是坚定反对厉夏破坏规矩的人,破坏规矩的人总会自食恶果。
刚才厉夏就在想,北凉王都已经跑了,为何还派使者过来送金银珠宝,原来是为了这件事啊。
“江夫子误会了,我们大王可没有想进攻炎国,一切都是我们那位叛逃的大将军自作主张而已。
我们大王知道后十分震怒,还想要把他给抓来给炎王处置的,结果被他给逃跑了,不信的话你可以派人去打听一下。
但是不管怎么说,他的背叛是我们没有想到的,同时我们也有一定的过错,所以大王让在下送来金银珠宝,就是向炎王告罪的。”
这就看厉夏的意思了,如果厉夏紧咬住不放,说北凉王破坏了规矩的话,那么北凉王接下来的路恐怕会走的很困难。
一个破坏了规矩的人王想要借道,哪个国家也不敢啊,万一你鸠占鹊巢怎么办,人家拒绝你借道,也有了一个理由。
所以厉夏很快反应了过来,知道这使者的目的。
他们已经撤退了,以炎国的情况来看的话,不可能再威胁到北凉王,也不可能追出去。
他们还派人过来,就是打算弥补破坏了规矩这件事。
只要厉夏接受了对方的解释,是对方大将军背叛,私自下命令进攻白朔城的这个解释,那么就证明北凉王没有破坏规矩,既然没有破坏规矩,那么借道的话也比较合理很多。
其他人就算是不想借道,也很难有反驳的点。
至于像厉夏的借口,允许北凉王借道,不允许那些士兵借道,这个借口太勉强了,也和炎国的位置有关系。
更何况这样的借口,也根本拒绝不了北凉王,不依旧派人攻打了白朔城吗?
所以别的国家如果也是这样的借口,也肯定说服不了的,人王出行需要仪仗,需要伺候的人,需要保护的人,这些也都是应该的。
只要北凉王没有破坏规矩,其他国家都没有借口拒绝他借道。
说实话,说是大将军私自下命令进攻白朔城,这一点估计有点脑子的都不相信,毕竟大将军和炎国没仇,他私自冒险下命令为了什么。
拿下了白朔城,对他又有什么好处,完全是吃力不讨好啊。
但是只要炎国和北凉相信了就行,真相其实没有那么多人在乎的,大家也是心知肚明的。
这些钱表面是道歉的,说到底是为了让炎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忘记破坏规矩这件事的。
想明白这些之后,厉夏下决定也轻松了很多。
反正这些东西不要白不要,而且北凉离开了这里,对于他来说,也算是去除了一件危险。
当然了,如果他坚持的话,可能还会要的更多。
但是这谈判估计需要不少的时间,厉夏不想在这方面浪费时间,毕竟前线的事情还没有彻底的解决,他还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处理。
所以多要一点少一点,对于他的影响不是太大。
而且他巴不得北凉国赶紧离开,断了那些俘虏的退路,这样一来也更容易他招降这些人。
答应肯定是要答应的,不过要求也是可以提的。
毕竟除了金银财宝以外,还有很多东西可以加入的,而且对于北凉国也不是太难接受的。
这些看起来没有价值,但是对于特定的人来说,价值还是很大的。
“这些赔礼我们接受了,但是我们也有一些条件,如果你们答应的话,我们就当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如果不接受的话,那么只能说请回吧,别又找理由说我们扣押了你们的使者,引起双方的矛盾了。”
北凉国使者皱着眉头,他没有想到炎王竟然如此的贪心,
这可是十箱金银珠宝吧,一笔很大的财富了,竟然还不知足。
没错,在他看来,厉夏就是胃口太大,还想要更多的金银珠宝,但是这些财宝又不是他的,都是北凉王的。
而且也只有这些财宝,如果他还想狮子大开口的话,恐怕北凉王不会同意,还会觉得他这个相国办事不利。
两次出使都以失败告终,前途可想而知了。
所以他很不高兴,但是他也不敢对厉夏发作。
连忙解释道:“还请炎王息怒,我们北凉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原本带的东西就不多,这一路来的花费也不少,所以很难拿出更多的东西了。”
“放心好了,不是要什么金银珠宝,而是要几个命令而已。”
“炎王请说。”
使者愣了一下,还是决定先听听条件再说,如果条件太苛刻的话,他再拒绝也不迟。
“第一点,北凉国必须承诺,尽快离开洛国,以免造成我们双方之间的误会。”
使者点了点头,不是为了弥补破坏规矩这件事,他们早已经离开了。而且不弥补这一点,他们想要离开也很难。
“第二点,北凉必须下命令,受大将军蛊惑,包括大将军以及那些参与的士兵,都被贬为奴隶。”
厉夏就是要断了这些士兵的念想,毕竟这是北凉的精锐,很多都是平民,甚至可能是下大夫或者中大夫一类的小队长。
这些人很可能不愿意沦落成奴隶,会想着逃跑甚至背叛,如今这个命令由北凉来下,这些人逃跑也没了去处。
使者不明白厉夏的想法,但也不是不能接受。
就把死亡的那些和被大将军带走的那些人,全部贬为奴隶好了,反正距离那么远,厉夏不可能亲自过去指认,到底是谁参与了,谁没有参与。
而且这两方面人数加在一起,已经不算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