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关于禁海的讨论(下)
宋霁初摇了摇头,宋霁初觉得海禁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得不偿失。
“松江临海,如果松江禁海,周围不禁,松江就等于白禁,海寇依旧可以从别的地方上上岸,同时侵扰松江。”
曾大人一愣,这是自己没有想过的,自己只是想着,松江禁海,海寇就无法直接登陆,却忽略了,海寇可以从南边的扬州,北边的徐州登陆。
“百姓安土重迁,恐怕很难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海吃海,沿海的百姓习惯了出海打鱼的日子,让他们放下渔网,拿起农具,也需要一定的适应期。”
“如果百姓们不愿意,即便是广陵宋家出面,也未必有效果,恐怕还是适得其反。”
宋霁初说的有道理,广陵宋家虽然在临江地位超然,可未必能有百分百的把握,说服百姓们内迁,不,恐怕连一半的把握都没有。
“临江六府三十二县,可以接受百姓内迁,曾大人可考虑过,禁海要禁多久,内迁的百姓要给多少屋舍、土地、补贴。”唐修远也有很多疑问。
在临江的地界上,自己可以做主,正如宋霁初所说,只有松江禁海,就等于白禁,定然需要上报圣上,将沿海地区一起禁了。内迁百姓、安置屋舍土地,得花多少银子,也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下官还没考虑到这一层。”曾大人这会儿是真的满头汗。
“曾大人,广陵宋家商贾出身,我难免也会从商贾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宋霁初毫不避讳广陵宋家的出身,商贾如何,士族又如何,士农工商四业,都是国之柱石。“如今海外往来的商船,虽然会有各种各样的风险,但说到底,还是很挣钱,百姓腰包鼓了,朝廷税收才多。”
“如果没了正规的途径,怕是要有些歪门邪道出来,百姓花了钱,还冒了风险,朝廷也收不上银子,没了银子,总不能让兵士们饿着肚子或者赤手空拳去跟海寇拼。”
曾大人没再说话,这些确实都是曾大人没有考虑到的。
“大魏也常年受北狄侵扰,朝廷也没把边关百姓通通内迁,朝廷应也是有其他顾虑。”
“就事论事,曾大人不用有什么负担,大家能坐在一起谈事情,都是为了抵御海寇,为了松江。”宋霁初并不严肃,也不生气,就是正常的在和大家说话,好像只是和三两好友,一起说古论今一样。
恍惚间,曾大人好像心脏漏跳了一拍,曾大人也是做官也有些年头了,宋霁初是曾大人见过的第一位,真正有权有势有钱,却从不借势压人、仗势欺人的权贵。相反,宋霁初对上所有人,即便是路边的贩夫走卒,也会笑呵呵的跟他说话,临江百姓也都很喜欢宋霁初。在宋霁初这里,好像没有什么权贵、阶级,宋霁初没把临江百姓当做升斗小民,临江百姓好像也没把宋霁初当做高高在上的王妃。
在松江,只要提起广陵宋姑娘,都说广陵宋姑娘好,如果说曾大人从前不以为意,现在则是多的一句话都没有,广陵宋姑娘,虽然是女子,心胸眼界,完全不输男子,若广陵宋姑娘是男子,定能有一番作为。不过幸好,大名鼎鼎的广陵宋姑娘,如今成了临江王妃,临江王对王妃也颇为尊重,有临江王夫妇在,临江和松江,应该都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曾大人、李将军、孟将军,几位回去也都再琢磨琢磨,集思广益,来者不拒,有什么想法,都可以来找我,”宋霁初突然意识到,自己是不是应该先征求下唐修远的意思,有些心虚的看向了唐修远,论对海寇的了解,在临江的影响,唐修远这个临江王远远不及广陵宋姑娘,唐修远冲宋霁初点了点头,“和王爷。”
宋霁初补完了后半句话。
“是。”三人应了下来。
宋霁初有点坐不住,现在月份还不大,宋霁初就有些坐立不安,躺卧不宁,等日后肚子大了,又当如何,宋霁初不知道。
宋霁初稍微调整了调整坐姿,把手放在自己微隆的小腹上,肚子里的这个小家伙儿,也在担惊受怕吗?
“曾大人,松江府粮仓怎么样,百姓家里可有余粮,各种药材可有备齐,还有棉花冬衣,正好现在天气热,棉花冬衣收购价也低,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退海寇,能预备的,都要预备着。”
“娘娘王爷放心,松江大小官仓均是满的,官仓的粮食可够百姓们吃上三个月,百姓家里也有存粮,白果大人在药铺守着,各种常规药物,也是全的。棉花冬衣,是下官疏忽了,即刻准备。”曾大人垂手应是。
“白果只守着药铺?有点儿浪费,”宋霁初看向唐修远,“既然是打仗,就会有受伤,让白果带带徒弟吧,哪怕只是赶鸭子上架学个皮毛,也好过没有。”
“是,属下已经在挑选合适的人选,也打算好好带一批徒弟出来。”跟着唐修远来了临江之后,白果就被安排料理药铺,白果就有这个打算了,收徒弟总要看天赋,白果想好好教几个徒弟出来,不过宋霁初说的也有道理,亲传弟子,可以正式行拜师礼,正儿八经的教,其他弟子,简单学个皮毛,能有些紧急的处理措施,将士们也能少牺牲些。
宋霁初点了点头。
“松江商会呢,各商户可愿支援将士,支援是自愿的,不许逼商户拿钱。”宋霁初也担心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逼着商户如何如何,容易失了商户的支持,反倒是好事变坏事。
“有娘娘王爷在,松江上下,无人敢逼迫百姓。商户募捐的银子,全部充做军备,笔笔皆有账目可查。”
宋霁初又点了点头,谅他们也不敢欺上瞒下,临江虽大,也架不住广陵宋家的铺子遍布临江,只要想打听,就没有宋霁初打听不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