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轻敌
舒尔卡和赫鲁晓夫猜的没错,德军的确是察觉到了侧翼的危险毕竟德军不相信甚至可以说鄙视他们的盟友,德军士兵平时经常轻蔑的谈笑着可以用几个罗马尼亚士兵交换他们,得出的结论就是和十个换一个他们也不干。
因此,德军其实不相信罗马尼亚人和意大利人能保护他们的侧翼安全连士兵都如此,更别说是将军了。
这一次感到不安的倒是一向过于自信的希特勒,他发了个电报给保卢斯,表达了他对侧翼的忧虑。
希特勒会这么做应该说很正常,一方面是因为在此之前已经有莫斯科的惨败,他不希望眼看就要到手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同样是这样的下场,于是认为应该更加小心谨慎。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希特勒本身就是种族主义者,他虽然表面上对意大利、罗马尼亚恭敬有礼,但那只是政治上维持盟友共同作战的必要手段,在希特勒心里其实是很瞧不起这些盟友的。
在这样的基础下,希特勒当然也不敢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成败寄托在这些盟友身上。
“我的将军!”希特勒在电报里说:“我希望你能注意两翼的动向,你知道的,他们(指盟友)的防御总是无法让人放心!”
保卢斯何尝又没有这方面的担心,但他看到这封电报却很无语。
“注意?什么才叫注意?”保卢斯报怨道:“他们甚至不由我指挥,即使我能发现些什么也无法通知他们!”
保卢斯说的是实话,他的军衔还只是上将,而罗马尼亚及意大利军队中则有一大堆的元帅上将又怎么能指挥元帅?何况他们从名义上说还是德军的盟友而不归德军指挥。
甚至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些盟友往往会为了表现自己“盟友”的尊严而有意不听德军指挥官的命令和建议如果什么都听德国人的,那不是太没面子了?所以应该要有自己的主见!
只可惜,德军因为有强大的空军侦察和完善的作战体系和情报系统,再加上战斗经验,所以德军作出的判断往往是正确的。
这也就意味着罗、意等军队的“主见”其实就是错误。
当然,保卢斯发个牢骚其实并不是针对罗、意军队,而是暗指希特勒。
因为保卢斯认为像希特勒这样的“提醒”没有任何意义希特勒如果知道第六集团军两翼危险,就应该派出援兵将这些危险及时消除。
但现在希特勒什么也没干,仅仅只是提醒。
那么保卢斯又能做什么呢?
一:放弃斯大林格勒撤退,然后将第6集团军分散到顿河防线防御。
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希特勒不会在这种情况下放弃斯大林格勒。
二:快速拿下斯大林格勒,然后再将德军部队调往增援侧翼。
这同样也不可能,斯大林格勒战役已陷入泥潭,前进的速度只能按米、按步计算。
所以,保卢斯看似有选择权却毫无选择权,因为所有路都被堵死了,他只能无视两翼存在的危险。
不过保卢斯这种无视里至少有一部份轻敌的因素。
这是由苏军历次进攻都被德军轻易打败决定的这几个月苏军至少组织了8次大规模反攻,比如哈尔科夫战役,另外在布良斯克方向三个集团军反复在沃罗涅日的反突击,更大规模的就是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在科特卢班方向对德军发起的反攻。
这些进攻行动无一例外都是规模大、进攻猛烈,但都被德军及其盟友轻松击败。
于是,保卢斯就习惯性的得出了结论:就算苏军在斯大林格勒两翼发起进攻并突破了顿河防线,德军同样可以像之前一样凭借着空中优势和机动部队将它们击败。
甚至保卢斯还认为苏军的大规模进攻一次又一次被击败同时伤亡惨重,所以苏军接下来能组织的反攻已十分有限(很明显,保卢斯是低估了苏联的动员能力)。
于是,保卢斯就决定将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斯大林格勒上,只要彻底占领斯大林格勒,一切问题就全都迎刃而解了。
舒尔卡不知道这些,此时的他正与赫鲁晓夫等人在赶往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指挥部的路上。
由于斯大林格勒已经被德军半包围,又被德军空中力量封锁,所以要赶往北部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指挥部十分困难。
他们首先要渡过伏尔加河到达东岸,然后再搭乘汽车在夜色中北上在敌人的空中封锁下其实搭乘汽车上路是最安全的,尤其是老兵。
这主要是因为火车目标大容易遭到攻击,而且线路固定,车厢门通常也没有打开,一旦遭到敌人战机和轰炸机攻击几乎就只有等死一途。
至于汽车,重点是后车厢搭载的人少,也就是汽车要多。
这一点对赫鲁晓夫来说完全不是问题,他和的参谋、警卫员一行共五十余人,原本两辆汽车就足够了。
但却用了10辆汽车也就是每辆汽车只运送五到六人。
这是出于安全考虑,首先是汽车多也就意味着目标多,敌机从空中俯冲下来扫射时能命中赫鲁晓夫搭乘的汽车的概率就小。
其次就是搭乘的人数少就可以随时跳车事实上这有足够的时间,因为可以听到飞机俯冲下来的啸声,稍有经验的战士很容易就能判断敌机俯冲是不是针对自己或附近。
另一个,就是有更多的汽车就可以保证在旷野中遭到攻击后还有幸存的汽车能带着所有人迅速撤离。
舒尔卡与赫鲁晓夫搭乘同一辆汽车,在后车厢。
这一点是明智的,因为后车厢有更好的视野同时反应更快,一感觉到危险马上就可以跳出去并滚到路边隐藏起来。
“我还以为永远都不能走出斯大林格勒了!”舒尔卡看着伏尔加河对岸的斯大林格勒有些感慨!”
“你没有走出去!”赫鲁晓夫说:“你,还有我,我们都在那,不管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