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忆旧巷
稍晚些的时候我到家了。
外婆的家,那个藏匿在一条狭窄胡同深处的地方,总是让我感到一种莫名的安心。
胡同口,几棵细长的桂花树静静地立着,它们像是岁月的守护者,见证了无数个秋天的轮回。
每当秋季来临,那些金黄色的桂花便会绽放,将空气染成甜蜜蜜的味道。
我住在151号院,一个不大的院子,却充满了温馨和生机。
院子里有一棵枫树和一棵樱花树。
枫树是外公很早种下的,外公那时说,以后夏天给妈妈的宝贝乘凉,也就是我。
每当夏日的阳光炙热,我便会躲在那棵枫树下,享受着它带来的阴凉,感受着外公那份深沉的爱。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樱花树则是爸爸和妈妈订婚那天种下的,它见证了父母的爱情故事。
外公外婆一开始是强烈反对这段姻缘的,妈妈是家里的独生女,何况还有那段历史作祟,况且外公外婆担心妈妈远嫁他乡,会被欺负。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外公外婆发现爸爸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男人,尽管他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家人,但总能把每件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加上妈妈的坚持,外公最终勉强答应了这门亲事。
外婆曾告诉我,外公在得知妈妈怀孕后非常开心,他早早地准备好了小裙子、粉色小帽子,还有其他各种婴儿用品。
那个时候,孕检可以说出孩子的性别,但现在华夏已经不再允许这样做了。
然而,2003年5月1日,外公因为突发心梗永远离开了我们,而距离我的出生,还有近3个月。
每当我看到院前飘零的枫叶,不禁想起妈妈告诉过我的一句话:“好好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等到他们变成照片里的人时候,可能就再也见不到啦。”
我没有见过外公,我只能通过外婆摆在客厅的全家福照片,凝视着外公的脸庞。
照片中的外公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仿佛他的笑容能够穿越时空,温暖我的心灵。
……
我推开院子大门,那扇陈旧的木门发出一声悠长的“嘎吱”。
外婆正在往桌子上端饭,听见声音,她没有转头,却准确地叫出了我的名字:“凌月回来啦?”
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温暖,一丝期待,仿佛早已在心中描绘出我推门而入的画面。
“嗯,我回来了,外婆。”我应了一声,外婆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她转过身来,看着我,眼神中充满了慈爱和关怀。
她的手依然稳健,尽管岁月已经在她的脸上留下了痕迹,但她的眼神依旧明亮,她的笑容依旧温暖。
她穿着一件旧式的围裙,那是外婆一直以来的装扮,仿佛时间的流转在她身上失去了意义。
我走进房间,放下书包,便去厨房帮外婆端菜,“外婆你去先坐好吧,菜我来端。”
“好,小心烫。”外婆温柔地提醒我。
我小心翼翼地端起一盘盘菜肴,感受着那份来自外婆的关爱和呵护。
青椒炒肉,花甲汤,空心菜,炒螺蛳,这些都是我最喜欢的菜肴。
外婆总是知道我喜欢吃什么,每一次回家,她总能准备一桌我最爱的菜肴。
……
我第一次来到外婆家的时候是1岁1个月,步履蹒跚的学会走路不久。
街坊邻居对都我很好,他们对自己家的孩子说道:不许去欺负凌月妹妹,知不知道!
啊哈哈,他们确实没有欺负我,只是把我孤立了而已。
凌月,是妈妈给我取的名字。
“凌”可以解释为超越或登临的意思,给人一种上升、超越的印象。
结合“月”,即月亮,这个名字直观上给人一种超越月亮的意象,象征着高远和纯洁。
“凌月”整体给人一种超然物外、清新脱俗的感觉,如同天上的月亮一样,不染尘埃。
是不是看上去很高端的解释。
但实际上我也确实是这样的。
清新脱俗,不食人间烟火。
因为我几乎没有交流对象。
除了外婆和街坊邻居和关注我成绩的秦老师,我竟一时想不起来我还和谁说过话,哦,莫凡羽算一个,再算他半个网友。
在此之前,我连个网友都没有。
不过这些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
……
今天的饭菜因为秦老师的招募令感觉有点“不太好吃”。
我吃到一半才有勇气和外婆开口。:“外婆……那个,我们老师让家长明天过去一趟。”
外婆停下了手中的筷子,她的眼神变得认真,她看着我,仿佛能看穿我的心思:“你干了什么坏事?还是闯祸了?”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担忧,一丝责备。
我用我清澈的眼神看着外婆:“你看你外孙女像会做坏事的吗?”
她一脸不信,摇了摇头:“那叫家长干什么?”她的眼神中充满了疑惑,她知道,老师叫家长去学校,通常都不是什么好事。
我只能说道:“老师要和每个同学的家长聊聊学习上的事情。”
“真的?”
我点点头。
“什么时候?”外婆继续问道。
“明天下午4点,办公楼1楼高一年级办公室。”
“哦,知道了。”外婆说道,脸上没有表情。
“外婆,你知道路吗?”我忐忑地问道,毕竟外婆年纪大了,我担心她会迷路或者找不到地方。
“你妈妈当初和你现在上的是一个高中,以前你妈妈可没少闯祸。”外婆说道。
吃完饭后,我主动收拾起碗筷,走向厨房开始洗碗。
隐隐约约能听见外婆和谁打电话的声音。
我轻轻洗涤着每一只碗碟,仿佛这样能洗净心中的烦扰。
洗完碗后,我擦干双手,走回了自己的房间里。
我看了看桌子上的全家福,那是我房间中最珍贵的物品。
我轻轻伸手,指尖轻柔地滑过爸爸妈妈的脸庞。
这张全家福,拍摄在8年前,我8岁那年。
那时候,我们一家四口笑得多么幸福,多么灿烂。
照片中的爸爸妈妈,年轻而充满活力,他们的笑容温暖而亲切,外婆站在一旁,在那10月,枫叶初红院子里留下的照片。
如果不是这张全家福,我或许早已经忘记爸爸妈妈的模样。
时间如同流水,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一切,而这张照片,却像是时光的锚,让我能够抓住那些逝去的记忆。
突然间,我感到眼睛有些酸涩,一股说不出的情感涌上心头。
我静静地站在那里,凝视着全家福,心中充满了对爸爸妈妈的思念。
我想起了小时候,他们陪我玩耍,教我学习,给我讲故事的情景。
很遗憾,那些场景早已经模糊不清。时间的流逝,像一把无形的刷子,轻轻地将记忆的细节抹去,只留下淡淡的轮廓。
我努力回忆,试图让那些温馨的画面再次清晰起来,但它们就像被薄雾笼罩的风景,无论我怎么努力,都只能看到模糊的影子。
铃铃铃!铃铃铃!铃铃铃!
突然,一阵急促的震动和铃声打破了我的沉思。
是手上的手表在震动,来电显示是妈妈。
我的心跳瞬间加速,一种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
我将手表卸下,靠近耳边,自动接听。
“喂?妈妈。”我的声音有些颤抖,不知是因为惊喜还是紧张。
电话那头传来了久违的声音,那声音熟悉而又陌生:“嘿,妈妈的宝贝,最近过得怎么样啊?”妈妈的声音温柔而关切。
“我,挺好的。”我回答道,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正常。
这是假话,我一点都不好。心中的委屈和孤独像潮水一样涌上心头,但我却不愿意让妈妈知道。也不愿意让任何人知道。
电话那头,妈妈似乎感觉到了我的异样,她的声音变得有些担忧:“真的吗?宝贝,如果你有什么困难或者心事,一定要告诉妈妈,妈妈会帮你的。”
我咬了咬嘴唇,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真的没事,妈妈。你呢?你和爸爸在那边怎么样?”
妈妈的声音再次变得轻松起来:“我们挺好的,不用担心。就是有点想你,所以打个电话问问。”
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更加坚定:“妈妈,我也想你。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你放心吧。”
妈妈轻轻地笑了笑,那笑声如同春风拂过心田:“好,妈妈的宝贝最棒了。记得要按时吃饭,好好学习,知道吗?”
我点了点头,尽管妈妈看不见:“知道了,妈妈。你也要照顾好自己,和爸爸一起。”
“嗯,我们会照顾好自己的。宝贝,晚安。”
“晚……”
嘟嘟嘟,电话被挂断的声音,我轻声地说出了最后一个字:“安。”
我站在那里,手里还紧紧握着那只手表。
2003年7月27日,我出生在京都,6个月大的时候来到了华夏,从此每年只有国庆节的时候回京都一次。
1岁半时,爸爸妈妈便去往了华夏的大西北。
我记得那一天,是外婆抱着我,站在火车站的月台上,看着爸爸妈妈登上火车。
妈妈的身影在窗户里变得越来越小,直到消失在视线的尽头。
依稀记得妈妈在那时说过的话,:“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需要我们的地方去。”
从那之后,我在那个小小的年纪里,每天感受孤独,痛苦,煎熬……
看着其他院子的孩子都有爸爸妈妈助力他们的爱好,我只能在自己的房间里,用着那台电脑,看着吉他教学,一点点,一点点的练习。
我记得刚开始的时候,我的小手指按在吉他弦上,生疼得让我想哭。
但我没有放弃,我想要学会,我想要弹出美妙的音乐。
我想要让爸爸妈妈知道,尽管他们不在我身边,我也能做好一件事情。
我就这样坚持着,从3岁学到了15岁。
那几乎是我能找出的唯一爱好。
每当我在吉他上弹出一段旋律,我就能感到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
爸爸妈妈也知道,因为那段历史,我在班上不好交朋友。
他们知道我会感到孤独,知道我会感到无助。
所以他们给我买了很多很多书,几乎每个星期天的下午,路过巷子里的快递驿站时,我总能听到:“凌月,有你的快递。”
那些书,花花绿绿的,有教我如何做人的,有教我如何学习的,有教我如何生活的……
每一本书,都是爸爸妈妈对我的关心和爱。
他们距离我比魔都和京都之间的距离还要远,他们没有办法参与我的成长,也不敢完全依靠外婆老眼昏花的管教。
他们成功了。
16岁的我,不惹事,不调皮,虽然不喜欢读书但作业我靠自己按时完成。
但也因为从小就孤独的问题,我非常社恐……
我害怕与人交流,害怕与人接触,害怕在人多的地方说话。
每当班级里有集体活动,总是躲在角落里,默默地观察着其他人。
渐渐的,大家也就仿佛把我忘记了,像个空气人一样。
我觉得这样挺好的。
那些书,大多是些华夏的名著,《朝花夕拾》,《狂人日记》,《三国演义》,《上下五千年》,《诗歌集》……
它们不仅仅是书籍,它们是我与世界沟通的桥梁,是我心灵的慰藉。
我很喜欢历史和诗歌,尤其是那些豪放的句子,它们让我感受到了文字的力量,让我在孤独中找到了共鸣。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是李白的诗句,它让我感受到了诗人那种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每当我读到这样的诗句,我都会感到一种力量,一种激励我前行的力量。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出自岳飞的《满江红》,它让我感受到了诗人那种坚定的信念和决心。每当我读到这样的诗句,我都会感到一种勇气,一种面对困难不退缩的勇气。
“我欲乘风破万里浪,直挂云帆济沧海。”出自李白的《行路难》,它让我感受到了诗人那种勇往直前、不畏艰难的精神。每当我读到这样的诗句,我都会感到一种动力,一种追求梦想的动力。
当然,我只是在诗句里学习那些人生态度。
不过一千多年前的华夏古人就能写出此等豪言壮志。
……
渐渐的,我的生活也离不开这些书了。
上课偷偷看,有时在公交车上都戴着耳机看,为此还坐过站。
83个人里的高一(13)班,每次考试都排名我看都不去看,反正倒数3名就能看见我的位置。
是的,偶尔还是那种方式的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