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尔内海诸国的贸易关系与历史梗概
非正文,附法尔发纪年法
以诺尔内海为中心,法哈姆在其东北方;乌莫在其正西方;哈姆斯在其正南方;诺尔内海海湾民在其西北方。
以哈姆斯为中心,法尔发在其正南方;新月地区在其西南方。以上为诺尔内海诸国,即与内海相邻或受内海影响的国家。
法尔发历前三十八年,乌莫的鼎盛期已接近尾声,狮人已完全控制了北乌莫,南乌莫也濒临解体。
为了缓解国内形势,乌莫可汗向北法尔发诸国,即托撒河流域诸国(下统称北法尔发)宣战,这场战争将持续数十年。
此时,还是诺尔内海南部的一个小国哈姆斯发现了商机。
它凭借着自己出色的海运技术,从法哈姆低价进口武器和其他物资,付一些海运费,再高价卖给乌莫和北法尔发。这让它在短短二十年的时间里,从一个小国家迅速发展成了南方最大的商人共和国。当然,代价也是有的——国王被废黜了,仅作为荣誉称号存在,执政官成为了哈姆斯的最高统治者。
而乌莫与北法尔发,因为在战争年代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且战争时间过长,导致二国国库亏空,这它们越发依赖哈姆斯。
总体来说,乌莫与北法尔发同哈姆斯和法哈姆间的交易可以保证它们不破产,但是从长期发展来看,乌莫与北法尔发是亏钱的。但是它们没有更多的经济来源,就只能继续依赖于这亏钱的贸易,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乌莫和北法尔发越来越穷。
为什么北法尔发和乌莫非要从哈姆斯那里买东西呢?自己海运不好吗?
法哈姆不允许。法哈姆是卖家和生产厂家,哈姆斯相当于中间商,乌莫和北法尔发是买家。如果乌莫和北法尔发直接从法哈姆那里买东西,法哈姆实际上是比以前亏钱的。
原来哈姆斯从法哈姆那里进口物资时,还要多付一笔运费,如果乌莫和北法尔发直接从法哈姆那里买东西的话,这笔钱就没有了。权衡利弊之下,法哈姆当然不会允许乌莫和北法尔发直接从它哪里购买物资。
为什么不从陆路或者其他渠道贸易呢?
后来,乌莫和北法尔发人也意识到了要拓展贸易线路。所以乌莫在与哈姆斯贸易的同时,还通过中央大道与木里西浦和自由民国等北方国家贸易。除此之外,它还经常去抢附近小部落的物资。
而北法尔发就比较悲催了,原本中央大道是可以通到北法尔发的,但是乌莫封锁了南边境,这导致北法尔发无法通过中央大道到北方贸易。
为什么北法尔发不去新月地区贸易呢?
当时的法尔发也想过这个法子,但是实际上行不通。
这时候的南法尔发是一片蛮荒之地,除了几个残破的小村子以外什么都没有。
极南城和西三城(梯尼斯、避役和首火罗)是在长峡鼎盛期,在南法尔发地区建立的要塞,用以监视北法尔发诸国。在长峡衰落后,这些要塞就被废弃了,直至南霍氏人抵达极南城才将其重建。
至于流活城,是阿尼丹在法尔发历一年在流活河边建造的简易军事基地,作为前哨使用。法尔发王国占领流活之后,逐渐将其改造为城市,但流活的军事目的仍然非常重要。
好像跑题了......
南法尔发当时是蛮荒之地,气候恶劣,几乎没有永久定居点,且路程遥远,从法尔发城到库里斯库城就要走三千七百多里。
库里斯库荒原匪患严重,撒科利跟着的商队人数有近两千人都能被击垮。将与新月地区贸易作为长期经济来源是不现实的。
北法尔发逐渐衰落,米坦尼城和阿珂城已被乌莫占领。在这个最危急的时候,南乌莫崩溃了,崩溃成几十个小国。
在这之后,乌莫可汗仅能控制自己国土的中部,无法再对北法尔发发动大规模战争了。米坦尼城和阿珂也被北法尔发逐渐夺回。
哈姆斯的执政官感觉到了危机。乌莫已经衰落了,如果北法尔发也完蛋,法哈姆——哈姆斯——乌莫、北法尔发之间的贸易就没法进行下去,而它作为中间商,不生产物资。如果买家崩溃了,唇亡齿寒,哈姆斯也必然会衰落。
为了挽救自己的客户,哈姆斯先是给乌莫不少优惠政策,帮助它重新发展起来。可惜乌莫是扶不起的阿斗,哈姆斯扶了它半天,反倒更乱了。
于是哈姆斯转而开始扶植北法尔发。除了与乌莫相同的优惠政策以外,在法尔发王国建立后,还表示“只对米坦尼王族贸易”。
由于法尔发与乌莫已经是半休战的状态(名义上没有休战,实际上休战了),有时间发展经济,再加上哈姆斯的大力扶持,法尔发王国迅速成为了强大的国家。
在法尔发历十年,法尔发的总财富已经是乌莫的两倍,不过这种财富是在哈姆斯的扶持下才能达到的。
海湾民不与任何一个国家贸易,它以劫掠乌莫海岸为生计。这导致乌莫和哈姆斯非常仇恨海湾民,法尔发等国家则对其无感。
海湾民的聚落在诺尔内海北海湾,分为莫尔伯、盎格里等几个氏族,由十几个民族夹杂而成。北海湾是一片高原,乌莫的骑兵和牛皮战车很难登上高原。哈姆斯没什么军事实力,所以海湾民一直生活的很好。
法尔发历纪年:
在法尔发王国建立的同年设立。分上、中、下三旬,每旬一百二十天。每年的最后五天是圣日,是法尔发的建元节。每隔四年有一朝圣日,僧侣会在这天举行斋戒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