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提前铺路,封闭实验
1956年11月12日,周一。
红星轧钢厂会议室内。
此刻的会议室落针可闻安静的可怕,在座的除台上4名轧钢厂厂长跟许耀东和驻守的警备连连长孙德保6人外。就剩台下参与特种钢研制工作的15名大学生了。
“好了,我想各位已经仔细阅读完了手里的保密协议和封闭实验告知书。现在有人想退出的可以随时提出来,我会安排人送你们回学校。
虽然前期让你们参与的都是一些琐碎工作,但若有人退出的话,一些不该说的还是希望你们能管住嘴巴。
若是没有其他异议,就在保密协议上签字吧。”
许耀东站在台上环视一圈,发现包括李怀德在内的众人全都麻溜的提笔,他也坐了下来在自己那份协议上签字。
如此大费周章倒不是许耀东太过谨慎,而是此次研究实在事关重大,他不得不严肃认真对待。
一旦特种钢的冶炼配方被他研制出来,那么新国也将意味着从百废待兴、几乎不能自给,也不能自造军舰用钢的落寞窘境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而且许耀东在心里也是根据新世纪的舰艇用钢到航母用钢的使用需要求,做了明确性的发展方向和研发思路。
虽然此时的国内也有大厂和科研所依靠着老大哥支持,也成功研仿试制了一系列军舰用钢。
只不过遗憾的是,这些造舰钢材的各种抗压属性也只适用于小吨位排量的舰艇。
倘若强行将这些造舰钢材用在051级别的大吨位舰船上,那么很可能就会因为在海面上做出大幅机动动作时,出现船体钢材变形、断裂、乃至发生沉船意外等足以致命的缺陷。
毕竟海上风浪大,进行作战的军舰也不可能跟渔船和商船一样能够慢悠悠的平稳行驶。像急停、掉头等大幅机动动作无一不是对舰艇钢材的极致考验。
因此许耀东给新国海军指明的造钢思路依旧是沿用高合金钢,也就是高锰钢和无镍合金钢。
并且以之为基础,还能衍生发展出一系列的锰系无镍铬钢和低镍铬钢等高强度舰船用钢。
而这也是许耀东根据新世纪的无数先辈倾其一生才研制出来的如901-904系列钢,440兆帕级的945钢、590兆帕级的921a系列钢、785兆帕级的980钢等。
只不过就目前来说,这些庞大的数据研究压根就不是他一个人能玩得转的。
因此术业有专攻,许耀东也决定效仿先前的转炉改造模式一样,只提供自己知道的技术方向、发展思路和关键数据。
至于如何实验、如何在知道答案的情况下去反推的详细过程,便是许耀东要在接下来教授给眼前的15名技术人才。
而这便是许耀东为何从一开始就限定了“只求稳而不求尖”的选人原因,因为在接下来的反推过程中是极其乏味、极其无聊、极其平庸的过程。
那些想要一飞冲天、一步登顶、一鸣惊人、一跃鹏程九万里的美梦这里统统都没有。
这里有的只是流不尽的汗水和默默奉献的坚守……
当然!在实验成功的那一刻,喜悦和荣誉也将给予你默默坚守的回报。
待众人签署完协议,孙德保也将保密协议全都收拢装进公文包,许耀东这才继续开口。
“接下来的时间,我将会和你们15人进入实验室进行全封闭实验。任何人没有获得允许都禁止离开实验室范围,相关的保密条例孙连长也都让你们学习了。
若有人在这期间胆敢私自向外透露信息,相信后果你们应该也比我清楚,我在这里就不过多赘述。
当然,这一次的全封闭实验虽然短则一个月,长则半年。但我也会在实验过程中尽我所学,教授你们大学最后半年的实践知识。
保证让你们在半年后的大学毕业时,一定比你们同级的同学只高不低。
而且最最重要的,你们后面的分配单位也一定要比他们的好!”
正所谓打一棒子给一颗甜枣。
来自新世纪的许耀东清楚这么一个扭曲现象,那就是“搞蘑菇弹不如卖茶叶蛋”的人才流失悲剧……
虽说革命先辈们呕心沥血一直都秉承着“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无私奉献精神。
可他并不想让类似于“搞蘑菇弹的还不如咱们卖茶叶蛋”的这种无奈发生在自己的身边。
虽然造成人才流失的原因实在不胜枚举,但他能做的,便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不让这群无私奉献又选择功成身退的英雄们还要为了柴米油盐而担忧。
只不过这一过程就目前来说还是太过于遥远,但许耀东相信,这一天将不会太远……
“喂、喂、喂!
亲爱的各位工人兄弟朋友们,下面为大家播报一条厂里的重要通知。至播报的此刻开始,红星轧钢厂北面新扩建的实验室将会进行为期半年的危险实验。
同时实验室周边的百米范围铁丝网将被列为危险警戒区,50米范围内的围墙则被划为无令禁入区。
因此请各位工友们自觉厂里规定、远离危险区域,更不要抱着侥幸奇心试图一探究竟。
若执有意闯入者一旦被抓住,那么等待你们的除了监禁调查吃牢饭之外,还将面临实验室内的危险化学品所带来的不可预知危害。
特此通告,还望工人朋友们切记!”
一连听着娄小娥三遍朗读的甜美广播,厂里一部分男工人除了眼红几句许大茂走了狗屎运外,其余人也都是对这广播里的实验室议论纷纷好奇不已。
只不过好奇归好奇,作为一个承接国家订单的国营大厂来说,在人民群众中的保密和反泄密工作还是做得非常到位的。
然而再到位的保密工作,也防不住那么一两个好奇心比猫还重的人。
“这搞的什么实验啊,居然还有危险?我才不信呢……”
也不知是警戒人员看守失误还是早有防备为了杀鸡儆猴。
一名师从第一车间易中海,也就是贾东旭这个百年三级工的师弟——万年二级工杨彪。在今天下班时也不知受了谁的忖度,竟趁着夜色悄摸溜进了实验室里。
可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呆头呆脑四处张望时,离他不远的通风口却飘出一阵阵白色烟雾。
而随着他开始四肢乏力头昏脑涨,双脚也终于支撑不住瘫软在地。在意识彻底消失前,他竟看到两道头戴防毒面具,身穿黄色隔离服,手脚都穿着黑色护套的人影正向他走来。
这一刻,他算是明白实验室里为何会被划为禁区了。
因为里面“有、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