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蝗灾来了
“方孝孺,别高兴得太早,我迟早会抓住你的。”
李景隆望着方孝孺渐渐远去的背影,直跺脚,心里暗暗发誓。
经过壮汉的行刺事件后,包子铺变得空荡荡,没有一个客人。
李景隆只好掏出一张大明宝钞,递给包子铺的老板,说:“刚才摔坏了你的桌子,以及吓跑了客人,这十贯钞就当作是赔偿了。”
包子铺的老板摆了摆手,拒绝道:
“我们店里不收宝钞,它贬值得太快了。”
李景隆咋舌了,看来大明宝钞在老百姓心中没有了信誉度,他只好挥了挥手,叫来仆人买单。
“六百里加急,路人请马上回避,胆敢阻拦者,杀无赦。”
一个驿站的信使骑着一匹高头大马,正在快马加鞭赶路,只见他手上拿着一个封印的信筒,很明显是地方发生了紧急事故。
路人纷纷让开了道路,李景隆也跟着退到墙角边。
砰地一声。
信使从马背上摔了下来,右腿骨折了,他顾不上伤痛,爬了起来。信使把马鞭狠狠地抽在马背,可是,马儿嘶鸣两声后,就停止了呼吸。
“卧槽!”
“跑了三天三夜,没想到马儿支撑不住了,这要是耽误了大事,如何是好?”
信使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李景隆迈着大步走到信使前面,掏出锦衣卫的令牌,说道:
“本官是锦衣卫同知,你有何急事,请转告我,或许我可以帮得上忙。”
这个信使看着李景隆手上的令牌,便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李景隆。
原来,关内一个州遭遇了蝗灾,到处都是蝗虫,密密麻麻数不清,那玩意从森林飞出,自结成群,所过之处的庄稼全都被蝗虫吃了,以致于老百姓辛辛苦苦种下的农作物,竟然颗粒无收,老百姓苦不堪言。
“成千上亿的蝗虫来了,这可如何是好?”
信使话刚说完,就流下了眼泪,可见蝗虫过境,带来了多大的灾害。
李景隆从信使手中,接过封印的信筒,就跳到了另一匹马上。
“驾!”
李景隆马不停蹄地朝着皇宫方向赶路。
当李景隆赶到奉天殿时,只见朱元璋正在和内阁大臣讨论奏折的事情。
朱元璋见到李景隆,感到很是疑惑,便问道:
“景隆,你迫不及待地来找咱,有什么事情吗?”
“蝗灾来了!”
李景隆把封印的信筒呈上给朱元璋后,忧心忡忡地说道。
朱元璋把信筒拆开,看完后,他双腿颤抖,脸色变得苍白,瘫坐在了龙椅上。
历史上,元朝末年,朱元璋在小的时候,家乡就遭遇过一次自然灾害,本来已经到了丰收的季节,可是,因为灾害,整个村里的庄稼被灾害毁了。朱元璋的父亲活活饿死了,他的哥哥本来是有机会活命的,可是,他的哥哥把家里唯一的稻谷给了朱元璋,结果他的哥哥也因饥饿去世了。
朱元璋走投无路之下,只好拿着一个破碗当街行乞,后来才跟了郭子兴起兵造反,反抗元朝。这就是洪武大帝朱元璋的传奇人生,开局一个破碗,结局是推翻了元朝,建立起了大明朝。因此,朱元璋是一个真正关心老百姓的好皇帝。
此时,当朱元璋听到蝗灾时,他不禁想起了童年时期的家乡灾害,因此,他内心替老百姓感到十分担忧。
就在李景隆汇报完蝗灾时,十二个州县的驿站信使也赶到了奉天殿。
一个信使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红着眼眶汇报:
“陛下,蝗虫过境,它们张开翅膀扑过来,如同沙尘暴一样,州县遭遇了蝗灾,无数的百姓衣衫褴褛,食无果腹,饿着肚子啃树皮,甚至很多百姓成了流民,实在是太惨了。请求陛下马上救济灾民。”
十二州县同时遭遇了蝗灾,老百姓们面黄肌瘦。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快其他州县也会被蝗虫入侵,到时就会引发更多的流民,甚至大明朝就会引发暴乱,起兵造反。
事实上,根据史书上的记载,每当有重大的天灾,往往就会引发兵变,老百姓活不去了就会造反。最明显的就是大明朝末年,崇祯时期,连续遭遇了自然灾害,各地起义军层出不穷。
徐达从小就吃过无数的苦头,他最关心老百姓,只见他重重地跪在地上,潸然泪下地问一个信使:
“凤阳县的知县,他开粮给老百姓熬粥了吗?”
“知县大人,他早就安排人熬粥了,可是灾民太多了,县里的粮食不充足,他把自己家里的粮食也拿了起来。”
“后来,知县大人拿着一把火,把一片森林点着,自己跳入到火海中。”
“知县大人已经跟蝗虫同归于尽了。”
这个信使抹了一把眼泪,带着哭腔向徐达汇报凤阳县父母官的结局。
李善长也跪了下来,红着眼睛说道:
“陛下,臣请求亲自到地方救济灾民,为老百姓带来一线生机。”
朱元璋心烦意乱,他何尝不想把国库的粮食全部拿出来,用来救济灾民,渡过这一次的蝗灾啊。可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大明朝推翻了北元的残暴统治后,建立才十五年,朝廷现在也穷啊。
相比于唐朝的繁荣,宋朝的昌盛,大明朝初年,那真的是一穷二白!
面对着十二个州的蝗灾,就算朱元璋把国库的八百万粮食全部用于救灾,可是整个大明朝那么多的老百姓,分到每个人的手中,那也不够填饱肚子,无异于杯水车薪啊。
朱元璋想到这里,他双手砸在龙椅上了,居高临下地冲着朝臣们,喊道:
“蝗灾来了,咱实话告诉你们,现在朝廷的国库贮存粮食不足,你们必须给咱想个方法出来,不能让一个老百姓饿着肚子。否则的话,咱就让你们吃不了兜着走。”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一个时辰过去了,徐达坐在地上,绞尽脑汁,仍然想不出好方法。
李善长虽然平时聪慧,但是,朝廷粮食不足,他也无能为力啊,眉毛都拧成了一团,忍不住唉声叹气。
朱元璋火冒三丈,吼道:
“想不出解决蝗灾的办法,今天谁都不许走出奉天殿。”
顿时,整个大厅安静了下来,落针可闻。
站在外面的太监们,就连大气都不敢喘,生怕不小心惹怒了正在气头上的老朱,冲到枪口上,随时人头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