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改道泰山
通过这次教训,王家村的村民遇到讨饭的流民,谁也没有再心乱。他们一口气赶到了章丘城,此时的章丘城作为连接中原与山东半岛的重要枢纽,战略位置不容小觑。
整个城池依山傍水而建,四周有矮墙环绕,用以防御外敌侵扰。
城墙多由夯土筑成,虽然不高,但坚固耐用,加上周边都是泉水,常年不冻,护城河四季有效,城门则用铁钉加固,配以吊桥,既便于日常通行,又能在紧急时刻迅速关闭,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
此时的章丘城下,同样是人山人海,肖凌儿和王文渊拨开人群,向前查看,只见城门口有一群披甲士兵,站在门洞里两边。
站了一会,肖凌儿就看明白了,他们这是开始坐地敛财了,
只见打头的胖兵痞朝着众人喊道:
“想进城的人,每人需要交二两银子,天黑之前必须出来。”
这么霸道的行为让众人不满,有人喊道:
“我们只是进城买点粮食,买粮食的钱都不够二两银子,你这过门费就收二两,太黑了吧?”
“当兵的不管老百姓死活也就罢了,进城还要收银子,我去临淄告你去。”
那胖兵痞歪着头瞅了众人一眼,把刀猛然往地上一戳,吓了众人往后退后了一段距离。看到众人的表现,胖兵痞一脸的不屑,“和我说没用,你以为这二两是我收的,甭废话,有钱就进,没钱就滚,再废话,老子当暴民把你们抓起来。”
众人被这胖兵痞一吓唬,果然没人再质疑,但是二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这是普通人家三个月的口粮钱,只有个别的人交了钱,剩下的流民都在张望,期盼着能有个青天大老爷,给他们免去了这进门银。
肖凌儿却发现不对劲了,她在附近转了一圈,发现一个面善的大婶,塞给大婶半个黑面饼后问道:
“大婶,既然大家都没有进城的钱,为啥还留在这不走呢?”
大婶看到那半个黑面饼,感动的眼眶都红了,呜咽的回答道:
“妹子,你是好人呀”
“前些天,章丘城的官老爷们还带着地主乡绅出来舍粥,虽然稀的能照出人影,但有总比没有强吧,就有一群走不动的赖在这里了,每天早晚一碗粥,只要不动,勉强饿不死吧。”
“从昨天开始,没见再有人出来舍粥了,还有粮食的人熬不住就走了,没走的这些就是没粮食了,哎,也走不动了。”
肖凌儿和王文渊听后倒吸一口凉气,这人山人海,如果没有了粮食,情绪很可能失控,一旦有人带头闹事,很可能发生暴乱。
等他们回到营地,发现王守仁、王守义和几个族老们也聚在一起。
果然人老成精,他们早就预料到大事不妙,再顺着官道往西走,估计很快就会出事,所以。
王守义见儿子回来,也是着急道:
“文渊,你快收拾一下自己的东西,我和你大伯还有几个族老商量好了,咱们不能往西走了,不安全,咱们往南。”
王文渊听后,倒也没有意外,
“我也正想说这事呢?这里从昨天开始就不舍粥了,如果这群流民饿急了眼,他们虽然没有胆子攻打章丘城,但是互相残杀还是很有可能的。”
肖凌儿从前世的书本看到过太多逃荒场景,补充道:
“如果不让流民进城购粮,西边的村子也会捂住粮食不卖,往西的这一路大概会越来越遭”。
乱世就这样,越看到缺粮,有点存粮的老百姓就更加不卖了,留着自己吃呢。
其实缺粮不可怕,可怕的人心恐慌。就像前世日本拍核废水,华国的食盐脱销了,其实华国根本不缺盐,一个盐湖的存量,就够全国人吃一百年。
“我们可以转道向南,从泰山郡经过,虽然路难走,但距离近很多,不出意外的话,七天就能到达琅琊国。”肖凌儿建议道。
肖凌儿虽然不知道这个时空的道路,但是她知道,泰山历来是皇帝封坛之地,肯定有多条道路。
而自己走户外的时候,曾经从济南南部山区穿越莱芜到达泰山。
即使现在的路和前世不同,但是山势沟谷是不会变的。
王守仁听到肖凌儿的分析,补充道:
“刚才守义也是这么说的,他年轻的时候,在这一片走过镖,这里有一条山路可以直达琅琊国,虽然难走了点,但这世道,还有比人心更危险的吗?”
“所以我们针对目前这两种情况,商量了一下,再往西不但路程远,恐怕也很难得到补给。”
“而且流民越来越多,越来越穷,在饥饿的状态下,一有人煽动,很容易发生暴乱,我们很难不被裹挟其中,成为战争的炮灰。”
接下来,我们将投票决定到底走哪条路?
每户一人举手表决,很快结果就出来了,只有一户人家不同意往南走近道。
他就是村里的地主王守财,他也有自己的理由,
“我全部家当都在车上呢?如果走山路,马很难拉的动。”
“咱们去章丘城采购足够的物资,继续向西走官道,这才是正途。”
王守义听完直摇头:
“你看看这些流民,你以为你买了足够的物资能安全带走吗?你以为他们不会眼红吗?”
王守财却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他认为自己有五个儿子,而且一个个人高马大,普通人不敢靠近,儿子是他最大的底气。
肖凌儿听到后暗想,“良言难劝该死的鬼,既然有想法就让他去吧”。
最后王守财,还有他妹妹一家,又带了几个关系比较好的长工,跟着他走了官道,其他的人跟着王守仁改到泰山郡。
王家庄人刚从明水抢了些粮食,加上章丘南部的山区有几条泉水汇成的小河,所以这条路食物和水都不缺,他们除了累了点,这一路走的非常的踏实。
随着向南越走越远,路上的流民也明显的少了。
因为走山路更消耗体力,补给更困难,也不可能有人舍粥,所以走山路,靠的只能是他们自己。也就没多少流民走这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