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村娃报告 > 第11章 到孩子身边去

第11章 到孩子身边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在部队很少回家,一年能够回家一次也算可以了。有一次我探亲回去,在家门外边的路上看到儿子独自一个人走着。身材瘦小,单薄的衣着,虽然个子高了一点,但是让我这久别从军的父亲看在眼里,一种愧疚与责任涌上心头。

    我喊他,枫枫,孩子扭头看向我,一句话也不说。我说去吃点饭呗,因为家门口往西走就是菜市场,那里有很多小吃。儿子看着我,不说话,默默地跟着我走。他的小学校就在菜市场路口的北边,他对路边的叫卖声应该是熟悉的。我久居军营,对老家市场上的情况倒不一定有他明白了。

    儿子上小学后,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我经常不在家,他难免有一种自己探索未知世情的行动。有时和小学同学一块跑到县城的另一边去玩水,那里有新修建的七子湖,水不太深,但是由于设施还不完善,不安全,不适合孩子们玩耍,也有出溺水问题的孩子。我常常十分担心那一湖水。

    孩子喜欢运动,也许是像我爱跑步的习惯,也许是因为我经常不在身边,小小年纪跑着找同学玩磨练出来的。

    有一次,他看到了他丢失的小自行车,被一个小男孩骑着。儿子和几个小同学一块跟随丢失的小自行车到了男孩的家里,把小男孩和小自行车堵在了他们家里。儿子联系我,到那个家里,没有人敢于面对,儿子和他的小同学们胜利的骑着失而复得的小车子回家了。

    想着家里的情况,我选择了转业。由于部队紧邻北京,有的战友转业到了北京,其他战友大部分选择了回老家安置工作。我选择了石门市,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有关系亲密的战友想一块到那里,二是内弟的儿子生病在老家县城看不好,连夜转院到石门市省儿童医院,很快就治好了,在我陪同岳父到省儿童医院办报销手续的时候,石门市的一位女士因为牙疼和我要找的是一个医生。为什么老家的孩子生命危急时看的医生和市区一个小病看的医生是一样的,加之我的孩子是双胞胎,我想转业到医疗等各类条件相对好一点的地方,大概就是这样决定。

    离开部队后在家里待业,地方的很多事情不太适应,夫妻之间也时常吵架,自己的心情不好,随后只身一人来到石门市找战友打工。先是到新华区钟家庄战友小段的饭店干活,主要干杂活,端盘子之类。后到华夏家园小区附近的保定新家园饭店杀鱼,照看海鲜,向顾客推荐鱼类食材,有时受到顾客刁难。有一天,看到报纸广告有一个辅导学校招聘,我去了辅导学校市场部。说是市场部,其实主要做宣传,一是在学校外边向家长发辅导信息单子,二是在小区附近宣传栏张贴海报。经常是几个人一块骑车子穿梭在中学与小区之间,熟悉了石门市区的大街小巷和主要的学校,在心里对地方石门市有了一个直观感受。

    转业安置工作大会在武警大礼堂召开,主席台上有领导说,转业到省直单位和市里的区别是,省直单位出差多。此话是实在话,我想到省直,也努力争取了,不行,后来军转负责人让我选择,我看公安局要的人多,选择了基本上就是定下来,我也表达了想到距离火车站比较近一点,都实现了。

    当年的11月份,回到部队办完手续,告别了部队,告别了第二故乡。这次我没有看到母亲哭,我哭了。十八岁怀着梦想参军入伍,十八年青春岁月,离开部队时我已经三十六岁。虽然是营职转业,但是战友聊天有一句话说“辛辛苦苦干到营,回到地方等于零”。等于零,一切归零,从头再来,这不是一句聊天的话。

    我从头开始,带着荣耀与现实,在大河省省会石门市区。第一件事,把孩子照顾好。每天早上六点起床,督促孩子起床,在厨房做饭。早饭从熬粥做起,加热馒头,煮鸡蛋或者炒鸡蛋,炒菜。有时顾着督促孩子顾不上看炉子上的锅。到七点孩子吃过饭离开家,每天一个小时。

    自己做多了,孩子不一定每天都那么爱吃。但是粥是必须要吃的,可以保护孩子的肠胃。也有超市买来的牛奶,但是不能当饭吃,可以作为零食。所有买来的成品尽量都作为零食,不能当做正餐吃。我经常给孩子讲,家里做饭是为了吃好,外边做饭是为了营利。

    早饭坚持在早上把生的做成熟的,不隔夜。我逐渐练习对孩子做饭的能力素质,虽然我从十三岁上初中时就开始了住校吃大锅饭。我的做饭技术基本上也是从零开始,有时学着蒸馒头蒸糖包。孩子下午六点放学到家,我看着时间把一笼屉馒头糖包掀起锅盖,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十三四岁的闺女也能吃两个大糖包。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