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金熙健
搞定传奇一部分版权后,张元的韩国之旅的目标,基本上就算完成了。
有了这个东西在手,张元对写剧本的热情都小了很多,原计划要写的《金氏漂流记》和《汉江怪物》,迟迟都没有动笔。
接下来的几天,除了每天接受一些金善美的韩语教学外,就是吃喝玩乐了。
这让金善美都有些不解,刚来时天天闷在宾馆里日夜写东西,那股刻苦劲,让她都有些动容,
现在呢?好几天了好像啥也没有干,这两极分化也太严重了吧。
“大元哥,你的和汉江有关的剧本不写了吗?”
“写,心情好的时候就写”
“你现在心情不好吗?”看着在街边闲逛的张元,金善美忍不住问道
“没有啊,我心情很好”
“那你为什么不写?”
“现在还不想写”张元的回答很干脆。
对于这个回答,金善美都有些无语了,不想写,好充足的理由。
没有办法,金善美只能陪着他天天的逛吃逛吃。
几天后,金善美的叔叔终于传来了消息,
《我的野蛮女友》这部剧在金熙健的积极撮合下,已经有了眉目,
现在邀请张元,去谈具体的细节。
对于金善美的这个叔叔,张元还是第一次见,这让他有点拘谨,好像有种去老丈人家的感觉。
在去往金熙健家的路上,张元分析了自己的心态,可能是之前找人借钱惹得祸,虽然钱已经还了,可毕竟人情欠下了。
有了这个人情,让他在接下来的谈话中,估摸着会受不少影响,
所以说,人情债什么的最难还了,以后这类人情还是不要欠的好。
约定的地点,就在金熙健的家里,这让这次见面,又多了几分其他的意味。
金熙健的家在京畿道的阳平,这里属于首尔近郊,在这里居住环境开阔,是个难得的休闲生活区域。
这是座两层庭院,灰色的房顶,大落地窗,住宅后面能看到山,
围墙附近有装饰用的的岩石,木头亭子等,看起来金善美的叔叔家很有钱啊。
这样的小别墅,可不是一般人能住的起的,虽然位置不在常说的梨泰院富人区,可这么大个房子,价值也是不菲的。
怪不得轻易就借了张元十万美元,这个叔叔不简单啊。
一走进院门,一个中年老帅哥和一个笑眯眯的妇女,就在院中迎接张元,
这让张元都有些受宠若惊,他一个普通学生,哪有这么正式拜访过别人,
要不是提前询问了金善美,让她帮忙买了礼物,张元都不知道面对这种形式的见面,会有多尴尬了。
几句客套话后,金熙健引领着他们进了屋内。
步入玄关,在门口换上拖鞋后,张元不由的打量起屋内环境。
第一个感觉就是干净,非常的干净,第二个感觉是简单整洁,看来这个家的女主人,为此付出了不少的劳动啊,
其实张元不是很喜欢这样规矩的房间的,就算是自己的房子,都让人有种拘束感。
门口这块特意铺水磨石,耐脏防滑,接着拼接木地板,
玄关的一侧有个天井花园,这里装的是玻璃墙,既能与天井隔开避免灰尘带入室内,也能无死角的观察到天井的美景,赏心悦目。
一楼是由客厅、厨房和餐厅组成的公共空间,
客厅大面积装的落地窗,多处阳光都能照射进来,让空间更加的明亮。
厨房一面墙正对院子,装推拉玻璃门变成了阳光房,这里放置了一张木质长桌,打造成花园餐厅样子。
金熙健就在这里接待了张元,长桌上已经提前摆好了茶具,小小的茶炉在咕嘟咕嘟的冒着热气。
“大元,这是我专门从你们国家托人购买的明前龙井,你来尝尝,看看正不正宗”
金熙健笑眯眯的说道,好像是在招待自家的子侄,热情中带着一丝亲切,这让张元感觉怪怪的。
莫非是他们把我当成金善美的男朋友了?要不然怎么会这样,张元不由的一阵怀疑。
看了一眼坐在旁边翻译的金善美,这家伙好像一点都没有察觉到异常,翻译姿态做的异常正式。
轻轻的抿了一口热茶,张元不由的就开口赞道:“好茶!”
“哦?说说,我虽然经常喝茶但却说不出什么好坏来。”
张元哪知道这茶的好坏来,他也不经常喝茶,但要是让他说,他还是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毕竟不会喝,但也听过不少关于茶的说辞。
“这龙井茶在绿茶品种中最为出名,龙井茶在一整年中可以采制三季,这三季可被称为春茶、夏茶、和秋茶,
其中春茶的品质相对后两者来的好,而春茶又可分为明前茶和雨前茶,其中以明前茶的品质为最佳。
明前采制的龙井茶叶青绿透亮,叶片匀整而有光,芽叶舒展,鲜绿漂亮,味道清甜可口,入口柔和清香,给人以一种清新自然之感”
说完这些,就连在一旁做翻译的金善美,眼神中都带上崇拜的意味了,嘴角都忍不住泛起了笑意。
这有啥?张元搞不明白,要是现在有百度的话,百度词条上比自己说的都详细。
“对!喝这茶确实给人以一种清新自然之感,看来我那位朋友,没有骗我!哈哈”
金熙健连连点头,看起来很满意,不知是对茶满意,还是对张元满意。
“叔叔喜欢的话,下回来韩国,我帮叔叔带一些西湖的龙井,此茶是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至今有1200多年历史”
“一千多年的历史?那不就是文物了?”
金熙健一听西湖龙井有这么长的历史,都开始惊呼了,在他看来有这么长历史的好茶,那可真就是宝贝了。
“差不多吧,当年乾隆游览杭州西湖时,把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所以西湖龙井以前都是皇帝才能喝的”
这套说辞,忽悠一下韩国人还是很管用的,最少金熙健脸上的笑容就更盛了。
这话要是搁在十几年后,估计忽悠不了人,毕竟那时候互联网已经很发达了,
可现在大家对知识的了解还在书籍上,没有看过这方面的资料,还真不知道这些情况,
何况面对的还是个外国人,那更是由着张元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