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英魂先行
皇太孙没留在城内,进城后与各界人士会面后,回到了帅帐歇下。
帐前轮值的暗卫见了我们几张熟面孔,侧身让开了道。
“梅公辛苦,请。”
梅国公点了点头,算是回应,撩开帘子,率先步入我们几人紧随其后。
一进帅帐就见居中站立的皇太孙柳狂风,两侧是东征军主要负责人。
“都齐了,开会。”
皇太孙与众负责人就新拓两千里土地管理问题详谈,拟了诸多草案暂代天首门律法实施。
最后,皇太孙看向梅无念:“梅将军,前几日起请你拟的名单如何了?”
“禀殿下,此次回朝面圣连末将共计800人,已选定。”
“好。”又转向梅良德,“面圣一事就请梅少主随军……”
“殿下!”梅国公打断了他。
“梅公何事?”
“可否让老夫入都面圣?”
“这……也好。便照您说的办。”
随后又与众人讨论了些细节,散了会。
回到自己营帐,梅通幽今夜歇在我帐中,少年人困了,枕着他师兄睡着了,我看着天福满是无奈的眼神,笑了……
次日,大军再次开拔,回家!
一路上,百姓夹道相送。待到了云家军驻地时,云家军除少数入朝面圣代表外,尽数归制。
临皇城,隔老远便瞧见捧着圣旨的太监。
黄太孙率先下马领旨,身后连我在内诸将刚想效仿,传旨太监放了话:“陛下有旨,让诸位站着接。”
我们立即下了坐骑,皇太孙站起,右手一拂,身上再无尘土。
传旨太监这才将那圣旨徐徐展开,内容大致如下:东征军此役为我朝拓土2000余里,救天首门役使百姓数百万之多,劳苦功高,梅家识大体,以身入局,为我军东征凯旋做不可磨灭之贡献,封梅家军梅无念为东风侯,其余诸将,待叙军功,再行封赏,东征军兵卒,则赏了不少金银。
念完圣旨,传旨太监将圣旨双手捧着交予皇太孙。
“殿下,一路辛苦。”
“哪里哪里,葛管事不是告老还乡?多年了吗?今儿怎的回来了?”
“这不是听说云将军在此嘛。”说完,探头望着诸将,见到我时,眼中似有光,快步走来,紧紧握着我的手。
“云将军,皇上对您赞赏有加,您临封侯应该不远了。”
“呃……多谢葛管事。”我则如坠五里雾中:我一共进宫……一次,这位公公……我不熟啊!
皇太孙咳了两声:“咳咳,葛管事,请自重。”
葛公公松了我的手,迅速退至道路左侧,皇太孙站至右侧,诸将连我师傅在内分列道路两侧,大军也纷纷效仿,中军则缓缓开动,平板车上放着的是棺木和骨灰盒。
英魂先行,将帅次之,这是万年来传下的规矩,皇城城门大开,停了操练的禁军分列两侧,百姓站立道路两旁,迎接东征归来的亲人,很安静,隐隐约约传出了一两声哭泣,因为中军的马车正在经过,百姓们神情哀伤,自发的为东征军战死官兵默哀,默哀之后,人们擦干眼泪——逝者已去,生活还得继续,万年来一直如此。
默哀完毕,迎面而来的是究极的狂欢!
皇太孙一马当先,身着元帅服,更显这位天子接班人的英姿。
通幽与我同乘天福,不断提出些问题。
“师父,这都城为何名皇城啊?”
我笑笑不说话,依史书载,开国皇帝柳常青因为懒,把定都名这差事交给了我云家老祖平天王,我家老祖更懒,皇城两字完事,万年不变……
想法是一回事,话到嘴边就变成了“高祖爷的智慧不是我等所能企及的”,通幽一副似懂非懂之样……
宫里,两个老翁正在皇家园林里垂钓,庆帝的饵喂了鱼,不过他显然不在意,取过侍女递来的瓷盆净了手,对祖父开了口。
“老云,曾老的话……”
祖父又甩了一杆,不以为然,“又如何命数这东西,谁也说不准。”沉默片刻,又接了下去,“反正小辈们迟早得接这个班,咱俩过好剩下的就行了。”
“也是,咬钩了!”
祖父回神,猛的一拉杆,鱼跑了。
两个老头子对视一眼,哈哈大笑。
抛下竿子回宫了。
路上我问了师父,这位葛管事到底是什么情况?身旁诸将连皇太孙在内都凑来听,师父解了惑:“当年你小子大比不是赢了个叫崔喜庆的吗?这姓葛的当年第一局押的他,结果赔的老本都不剩,再后来嘛,他把把都押你,把赔的那点都赚了回来, 还翻了几番,于是跟陛下告老还乡,到家乡掷了几十亩田产娶妻生子,现在也算是个富甲一方的地主了。”
“他一个太监娶妻生子?”
“那个……他还剩个……”
还剩个?魏忠贤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