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执唐诗牛耳者,唯李杜二人也!
唐朝时期。
……
诗仙!
……
长安元年(公元701年)。
李白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
……
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
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
鉴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极力推荐,唐玄宗李隆基对李白的诗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决定亲自召见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
李白进宫朝拜的那一天,玄宗竟然亲自走下辇车,步行迎接他。
唐玄宗还赏赐李白七宝床,并亲自为他调制羹汤,以示恩宠有加。
交谈中,李白凭借着自己半辈子的博学多闻,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入观察。
从容不迫地回答着唐玄宗的提问,条理清晰,言辞恳切,唐玄宗对李白的表现大为赞赏。
当场任命李白为翰林供奉,负责为皇上撰写诗文以供娱乐消遣,并陪伴在皇帝左右。
从此,每当唐玄宗举行宴会或者外出郊游时,必令李白随侍左右。
李白得到唐玄宗如此特殊的宠爱和信任,使得其他同僚们羡慕嫉妒恨。
他们开始对李白心生不满,试图寻找机会排挤他,在背后诋毁他。
……
天宝二年(公元743年)。
李白四十三岁。
初春时节,唐玄宗在皇宫里尽情享受欢乐时光。
李白应诏创作《宫中行乐词》。
他的卓越文采赢得了唐玄宗的赞赏,并被赐予宫锦袍。
暮春时节,兴庆池边的牡丹花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唐玄宗和杨贵妃一同沉浸在花海中。
李白再次应诏创作《清平调》。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李白对御用文人的生活感到厌倦。
他开始放纵自己,终日沉醉于美酒之中,以此来麻醉自己,并忘却尘世的烦恼。
李白与贺知章等好友结成了酒中八仙之游,时常开怀畅饮。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一次,李白醉酒后接到唐玄宗的诏令,要他起草一份诏书。
突然!
他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些画面和声音。
【从唐朝走来的不朽诗人,前半生鲜衣怒马少年才子,后半生忧国忧民诗圣杜甫!
评论1:“安得广厦千万间,一平卖我八九千(流泪)”
评论2:“杜甫出身非常好,京兆杜氏,远祖是杜预,杜预是晋代灭吴大将军,也是同时入文庙和武庙的第一人,杜甫年少时先是在江南游玩了十年,以至于后面经历的苦难,我都怀疑是在给那十年江南还债,而且他几次的仕途都被李林甫掐断,杜甫也没有请自己家庭的帮助,甚至有点抗拒家庭的帮助,在安史之乱后,杜甫在家庭的帮助下,变成了右拾遗,要知道,王维状元及第到右拾遗可是用了十多年,所以知道京兆杜氏的强大了吧(狗头)”
评论3:“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谈笑间,群童灰飞烟灭(微笑)”
评论4:“真想让杜甫来看看 现在就是他的理想世界 但大家都不开心(叹气)”
评论5:“儒中圣贤,诗中巨匠,千古诗圣!”】
好诗啊好诗~
醉意朦胧的李白伸出脚来,示意高力士替他脱下靴子。
宫廷中人纷纷向唐玄宗进谗言诽谤李白。
渐渐地,唐玄宗疏远了李白。
最终,唐玄宗赐予李白一笔金子将他放逐。
李白离开了宫廷,结束了他短暂而曲折的御用文人生涯。
……
天宝三载(公元744年)夏天。
李白与杜甫相遇。
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见面了。
那时的李白早已声名远扬,他的才情如星辰般璀璨夺目。
杜甫则正值风华正茂之时,却困守于城中,渴望着更广阔的天地。
尽管李白年长杜甫十一岁,且才华横溢,名声赫赫。
但他并未因此在杜甫面前傲慢自大。
杜甫同样并未低三下四地谄媚奉承,而是以平等的姿态与之交流。
就这样,两颗炽热的心在理解与尊重中渐渐靠近,一段深厚的友谊自此展开。
他们一同畅谈诗歌人生,分享着喜怒哀乐。
……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
安史之乱席卷了整个大唐,李白与妻子宗氏一同逃往南方避难。
战乱的烽火照亮了天际,烟尘弥漫,昔日繁华的城市变成一片废墟。
李白和宗氏背负着沉重的行囊,穿越山川河流,远离战火纷飞。
他们的步伐坚定而匆忙,心中充满了对安宁和生存的渴望。
一路上,他们目睹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苦难。
村庄被烧毁,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
……
上元二年(公元761年)。
已年逾六十的李白返回了故土。
他的故居早已破旧不堪,无法为他提供一个安身之所。
生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窘迫。
李白站在街头,他感受着这座城市的繁华与喧嚣,却找不到自己的归宿。
李白想起了自己的族叔李阳冰,如今只能去当涂投奔他了。
路途遥远,李白一步步向当涂走去。
夜深人静时,他坐在路边望着天上明月,吟咏着自己的诗篇。
诗中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对未来的期许,和对现实的无奈。
……
上元三年(公元762年)。
秋风萧瑟,落叶飘。
李白已病重得无法下床。
他躺在简陋的病榻上,脸色苍白,眼中依然闪烁着对诗的执着与热爱。
他深知自己的时日无多,于是将那些未完成的诗篇和手稿,交给了他的族叔李阳冰。
李阳冰闻讯赶来,他轻轻坐在李白的病榻旁,接过李白颤抖着递过来的手稿。
那些手稿上,字迹依然苍劲有力,一字一句都蕴含着李白的诗意与豪情。
李白看着李阳冰接过手稿,脸上露出了一丝满足的微笑。
他深吸一口气,似乎是在为最后的诗篇储备力量。
李白轻吟道。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这是他的《临路歌》,也是李白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与告别。
语毕,李白的眼中闪过一丝黯淡,他的生命之火在这一刻逐渐熄灭。
李白静静地躺在病榻上,陷入了永恒的沉睡。
……
世人只知道李白是个惊才绝艳的诗人,却不知他自有他自己的政治抱负。
李白散发着独特的气质,那是与大唐最为契合的气质。
洒脱,豁达,天性流露。
他似乎就是那个手可摘星辰的天上人。
诗意折射人心,人心映射时代。
李白的性格恰好承接了盛唐的两面。
浪漫与进取。
四十二岁的李白迎来了命运的一次重大转折。
公元七百四十二年秋天。
一份来自当朝皇帝的诏书,让他再次走进长安。
告别家人时,李白写下一句诗。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年轻时他曾到过长安,李白试着去拜谒宰相,公主,求见高官,自荐惊世之才。
结果都未如所愿。
那次短暂的停留和挫败,并没有消磨掉他的傲气。
李白对自己的才华深信不疑。
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狮。
多年间,他在大唐的土地上四处游历。
但长安,永远都是李白心中无可替代的那座城。
在大唐的万千气象中,诗歌是那个流芳百世的惊魂。
在大唐的无数诗人中,李白是一面万众瞩目的旗帜。
现在他终于等来了那声召唤。
李白受到唐玄宗的嘉奖,并被赐予官职,但却是毫无实际权力的翰林学士。
他突然意识到,在皇帝眼里,自己和那些占星卜卦之徒并无二致。
兼济天下的理想成了笑谈。
从气宇轩昂地走进长安,到意兴阑珊地离开。
诗人的天真,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就被现实政治击得粉碎。
无比失望的诗人,恢复了呼朋唤友豪饮欢歌的本性。
虽然皇帝待他足够宽容,但奢靡禁锢的宫廷,终究不是李白想要的生活。
终于有一天,李白递上辞呈,皇帝批准了他的请求,并赐金放还。
长安失去了李白,却成全了一次千载难逢的相遇。
这时候的李白仕途受挫,无限风光烟消云散。
这时候的杜甫前途未卜,郁郁多年仍不得志。
奇妙的缘分和惺惺相惜的才情,让他们很快相熟。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在开元盛世度过人生的盛年,幸运的李白也是不幸的。
他将在人生的下半场,不断遥望那段无法重现的华彩。
归于山野未尝不是件幸事。
但即便是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
依然会有东风吹梦到长安的眷恋。
后人称李白为诗仙,所有仰望他的人都知道。
李白就是千古唯一的那个谪仙人。
李白如从天上而来,飞流直下。
杜甫如在大地上生长,厚重深沉。
李杜二人,一仙一圣。
世人仿佛再次见到同样的光彩。
他们承继了此前一千年的思想和精神,相互照耀,也照耀着这片土地。
……
杜甫在《饮中八仙歌》有云。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
诗圣!
……
唐睿宗太极元年正月初一(公元712年2月12日)。
杜甫生于巩县。
……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夏天。
华州及整个关中地区遭遇了一场罕见的大旱,烈日无情地炙烤着大地,农田干裂,禾苗枯萎。
在这样的天灾之下,百姓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苦不堪言。
杜甫深感忧虑,他心怀天下,忧时伤乱,咏叹国难民苦。
杜甫挥毫泼墨,写下《夏日叹》和《夏夜叹》。
他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大旱给百姓带来的无尽苦难,以及他们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挣扎。
《夏夜叹》中,他则借夜晚的宁静来反衬社会的动荡不安,表达了对唐王朝的深深忧虑。
立秋后,杜甫的内心更加沉重。
他深感自己虽为华州司功参军,但面对污浊的时政却无能为力。
他痛心疾首,无法再忍受这样的现实。
于是,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选择西去秦州。
在华州司功任内,杜甫共作诗三十多首。
他用自己的笔,记录下了那个时代的苦难与挣扎。
……
广德二年(公元764年)春。
历经近两年的漂泊与流浪之后,杜甫回到了他心心念念的草堂。
这段日子,他走过千山万水,经历了无数风雨磨难,身心俱疲。
归来后,严武向杜甫伸出了援手,表荐他担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成为严武的得力参谋。
后人因此又称杜甫为杜工部。
不久,他再次辞去了官职。
这五六年间,杜甫的生活充满了艰辛和困苦。
他寄人篱下,时常为生计而奔波劳碌。
他曾在诗中写道。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曾经给予他厚禄的故人如今已经断了联系,而家中的孩子因为长期饥饿,脸色显得凄凉无比。
“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东门。”
家中不懂事的孩子,因为饥饿而不知父子之礼,大声叫喊着向父亲索要食物,在东门外号哭不止。
……
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四月。
严武的离世,给杜甫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失去了这位曾经给予他帮助和支持的友人,杜甫决定继续他的漂泊生涯。
他一路南下,途经嘉州、戎州、渝州、忠州,最终抵达云安。
这一路上,他目睹了各地的风土人情,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
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年)。
杜甫终于到达了夔州。
这里虽然偏远,但夔州都督柏茂林却对他照顾有加,使得他得以在此暂住。
为了生计,杜甫开始为公家代管东屯公田一百顷。
此外,他还租了一些公田,购买了四十亩果园,雇了几个雇工,开始了自己的农耕生活。
虽然生活依旧艰辛,但杜甫却乐在其中,他亲自参与劳动,与家人共同耕耘,体验着与大自然亲近的喜悦。
这一时期,杜甫的诗歌创作也达到了高潮。
他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对自然的热爱、对王朝的忧虑都倾注在了诗歌之中。
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创作了四百三十多首诗歌,这些作品占据了他现存作品的百分之三十。
其中,《登高》一诗更是成为了千古绝唱。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夔州秋天的萧瑟景象,寄托了诗人对王朝命运和人民疾苦的深深忧虑。
……
大历三年(公元768年)。
杜甫思乡之情愈发浓烈,对故乡的眷恋如同烈火般燃烧。
他毅然决定离开巴蜀,乘舟出峡,踏上归乡之路。
首先,他抵达江陵,这片古老而繁华的土地给予了他短暂的慰藉。
杜甫的脚步并未停歇,而是继续向南。
随着冬天的脚步逐渐逼近,杜甫的旅程也越发艰难。
他漂泊至岳阳,在岳阳楼下泊舟。
这座楼台早已是他心驰神往的地方,如今终于站在这里,他心中充满了激动与感慨。
登上岳阳楼,凭栏远眺,眼前是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
湖水波光粼粼,与天边的云彩交相辉映,仿佛一幅壮丽的画卷。
杜甫沉醉在这美景之中,他想到自己晚年漂泊无定,王朝又正处于多灾多难的时期,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他凝望湖面,思绪万千。
杜甫想到了自己一生漂泊的经历,想到了王朝的兴衰荣辱,也想到自己未能实现的抱负。
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化作了《登岳阳楼》。
生活并未因此放过杜甫。
由于经济拮据,他无法北归故乡,反而被迫更往南行。
大历四年正月,他由岳阳出发,途经潭州,再至衡州。
然而,旅途的艰辛和疲惫让他不得不折回潭州。
杜甫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
……
大历五年(公元770年)。
潭州原本平静的生活被臧玠叛乱打破,杜甫被迫再次踏上逃亡之路。
他心中充满无奈,焦虑还有对个人和王朝的担忧。
杜甫知道,只有逃离这片混乱的土地,才能有一线生机。
他选择了前往衡州,希望在那里找到一丝安宁。
命运并未眷顾这位饱经风霜的诗人。
在衡州稍作停留后,杜甫原打算继续前往郴州,投靠他的舅父崔湋。
崔湋是他在这个乱世中唯一的依靠,他希望能在舅父的庇护下,过上一段安稳的日子。
然而,当杜甫行至耒阳时,遭遇了突如其来的江水暴涨。
原本平静的江水变得汹涌澎湃,波涛汹涌,让人望而生畏。
他被迫停泊在方田驿,等待江水退去。
这一等就是五天。
五天里,他饥寒交迫,几乎陷入绝境。
杜甫望着滔滔江水,心中充满了绝望。
县令聂某得知了杜甫的困境。
不忍心看到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在困境中挣扎,派人送来了酒肉。
这些酒肉对于杜甫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他感激涕零,对县令的恩情铭记在心。
在县令的帮助下,杜甫度过了这段艰难的日子。
稍作休整后,他再次踏上了旅程。
他来到江边时,却发现洪水仍未退去。
杜甫望着滔滔江水,心中充满无奈。
他知道,自己无法逆流而上前往郴州了。
杜甫意识到,自己一直心心念念的北归之路已经变得遥不可及。
而潭州虽然也经历了战乱,但相对于其他地方来说还算安稳。
他决定放弃原来的计划,顺流而下回到潭州。
……
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冬。
杜甫在一条小船上去世。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盛唐诗坛群星璀璨,才华横溢者众多。
忧国忧民的诗圣却只有一个。
杜甫于公元712年生于巩县,他的祖父杜审言,是初唐文章四友之一。
杜甫出生名门,世代奉儒守官。
少怀大志,七岁便能作诗,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他是真正具有天下情怀的文人士子。
公元731年,杜甫二十岁,开始了他的游历生涯。
历时数年,公元736年,杜甫第一次参加了进士考试,结果落榜。
这时的杜甫年少轻狂,在登泰山时,还写下了著名的《望岳》。
公元744年,杜甫与李白相识,就这样跟着李白访名山,寻仙草。
公元747年,杜甫再次参加考试,再次落榜,他的父亲也去世了。
为了维持生活,杜甫不得不做了贵族府中的文人,写诗供贵族玩乐。
前半生鲜衣怒马,他是少年才子。
后半生穷困潦倒,他却成了诗圣杜甫。
公元751年,唐玄宗举行大祭。
杜甫写了三大礼赋,得到唐玄宗的赏识。
因为当朝宰相李林甫对唐玄宗说,野无遗贤,令杜甫再次失去机会。
最后只做了一个看门小官。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西逃。
太子李亨即位,是为唐肃宗。
杜甫不顾安危,只身北上。
国难当头,唐肃宗出于感动,遂任命杜甫为拾遗一职。
故世称杜拾遗。
杜甫以为这是他为国效力的开端,可不久后还是被贬了。
此时的杜甫,看尽了世态炎凉,头发白了,身体也垮了,至今潦倒穷苦。
他见证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目睹了安史之乱后的山河破碎,和战乱对百姓身心的摧残。
杜甫的悲哀从自己的小家,变成了为整个王朝的百姓而悲哀。
突然!
他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些画面和声音。
【盛世长安三万里,却处处写满了李白的遗憾!
评论1:“李白可以是诗仙、可以是侠客,这样一个浪漫主义者怎么搞得了政治呢,现在才渐渐明白他的郁郁不得志大约是必然(叹气)”
评论2:“李白好久没有写诗了啊!”
评论3:“仰天大笑出门去,归来倚杖自叹息(流泪)”
评论4:“诗人多是官场失意人!”
评论5:“这玩意也不好说,文学水平高不一定政治水平就高!”】
杜甫若有所思,这是天神在说话吗?!
随即他又自嘲地笑笑。
如果真的有神,百姓又怎么会遭受这些苦难呢?!
这样的神,不要也罢。
杜甫恍然提笔。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
公元770年。
杜甫在船上病逝,一代诗圣陨落,终年五十九岁。
……
一位外号叫方老五的著名文学家曾说。
“我总觉得陶潜站得稍稍远一点,李白站得稍稍高一点,这也是时代使然。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
……
【寿命成功增加一天。】
【余额成功增加一万元。】
杨不让轻叹一口气。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他滑动手指,下一个短视频说的是一位传奇女性。
【“武则天当政,严重打击了长期把持政权的大官僚贵族集团,通过各种办法——尤其是科举制,给中小地主阶级开辟了广阔的政治前途,一方面促进了中央集权政治的发展,另一方面给唐玄宗统治时代选拔了较有作为的官僚……其主要政策就当时社会来讲,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