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烧制青砖
在大家制造砖坯的同时,陆子龙又抽调了50名族人和他一起在河边附近的山坡上修建砖窑。
陆子龙观察了一下周围的环境,选择在山坡的迎风面,依靠山壁沿地形挖掘建设砖窑。这里排水良好、通风干燥,不容易被雨水或山壁渗出的水侵蚀破坏,是一个理想的建设砖窑的场地。
陆子龙最初制陶采用的是最原始的“平地堆烧法”。
这种方法由于火力不集中,窑内温度不高,大约只有700c左右,得到的陶器强度较差,很容易破损,成品率低。
要提高陶器的强度,和制造耐用的城砖,就必须提高窑内的温度,因此陆子龙这次准备做一个立式窑,这样窑内温度就能达到1000-1300度,能够烧制青砖和陶瓷。
当然要修建这样的立式窑,也是需要建材的,于是在正式建砖窑前,他让工匠们采用原来的“平地堆烧法”将阴干的砖块烧出了几千块陶砖(其实就是红砖用来建造立式砖窑。
陆子龙带领族人在山体缓坡上,利用自然山势,设计了一个立式倒焰窑,这个窑由操作间、窑门、火膛、窑室、窑床、烟道等结构构成,通长约 10 米。
窑门砖筑券顶,高宽约 11 米,既达到聚热效果,又便于装坯取砖。
而火膛呈喇叭形。窑室,口大底小,斜壁内收,口部径长约 4 米、距火塘深约 4 米,可装烧一千块砖。
窑床高于火膛约 1 米,平面呈半月形,长径达 3 米,外围有平底沟槽作排水之用。
烟道位于窑室后部,先挖槽再砌砖与窑室隔开,下口宽 2 米,有砖砌吸烟孔,自下而上喇叭形收缩成长 1米、宽 05 的长方形,既增大了烟道的吸力,又不会造成热量流失。
窑门外两侧均有用砖石垒砌的护墙,窑门前操作间与地表平齐。
修建这个砖窑陆子龙用去了5天的时间。在砖窑修建好后,他先将这个窑预热了一下,检查窑壁修建的是否结实。
把窑体上裂出的缝隙用陶泥填满。待这座窑壁干燥后就能可以入窑烧砖了。
几天后,窑壁干燥了。陆子龙将阴干的砖块放入砖窑,码放整齐,砖与砖之间留有缝隙,好让炉火均匀的通过每个砖块,砖块由地而向上竖直堆放,直到窑口,除透气孔外将窑顶用泥封死。
然后在窑门放入木柴点火烧窑。
点火后陆子龙时刻关注窑内火焰的颜色,火焰颜色由红黄逐渐转成橙黄色,说明窑内的温度逐渐在上升,此时窑内的温度在700度左右。
当窑内火焰转变成明亮的白色后,就保持住这个火力,此时窑内的温度已经达到了1000度以上,持续经过十天的烧制后,坯体被烧结。若此时慢慢熄火,外界空气进入窑内,出来的是我们常见的红砖。
若是想要青砖,需要在高温烧结砖坯时,用泥封住窑顶透气孔,减少空气进入,使窑内温度有利于砖体成分的还原,坯体的红色高阶铁氧化物被还原为青灰色的低价铁氧化物。
为防坯体内的低价铁重新被氧化,在用泥密封住透气孔后,陆子龙又制作了几付扁担,将陶盆放入箩筐中,带领大家从河中挑水到窑顶,缓慢洇渗(倒水猛洇,易造成窑体爆炸),大约四天洇成。达到降温的目的,然后熄灭炉火,等待砖完全冷却后出窑。
陆子龙也是第一次制作青砖,这些砖窑的知识多数来自中学时的课外阅读,还有一些是听爷爷说过的。
还记得爷爷曾经让他猜一个谜语 “地上卧个獾,尾巴撅上天,秸秆吃几垛,井水能喝干”这个谜语的谜底就是“青砖窑”,这个谜语很形象的将砖窑的造型,工艺特点都描绘了出来。
至于为什么陆子龙建造城墙要用青砖而不用更为简便省事的红砖。原因在于虽然这两种砖头看似只是颜色的区别,但其实它们的烧制过程有很大的不同,这也导致了两种砖头的品质有着非常大的差别。青砖在烧的时候比红砖多了一个步骤,那就是浇水冷却。
虽然只是多了这一个步骤,但是在工艺上面却也产生了天壤之别。青砖密度高,不变形,抗冻性能好,抗氧化,防水泡,耐磨损,抗风雨剥蚀,千年不腐。而且青砖透气性极强、吸水性好,能够保持室内空气湿度。
中国古代的“秦砖汉瓦”,能历经几千年仍保存完好,就是青砖性能优良的最好证明。 青砖质量好、结实,几千年过去,雷打不动、保存完好,而那些用红砖建筑的房屋,大多都在长时间的风吹日晒里稀碎了。
要是古建筑全用红砖建造,怕是我们现在已经看不见古建筑了。
如我们所看到的长城,长城距今的历史已经有好几百年了,但依然能够如此雄伟,那也是因为用青砖修建的缘故。
如果是用红砖的话,相信早就已经破败不堪了,另外它的抗冻能力也是非常强的,所以在北方城市很多人都会使用青砖。
两天后陆子龙等砖窑彻底冷却下来,怀着忐忑的心情,将窑顶打开,惊喜的发现窑内的砖石都是一色的青砖。
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到地上,苍天不负苦心人,这次没有让他丢脸。当然他也不会丢脸,族人们是没有见过砖的,即使这次青砖烧成失败的红色,或是半青半红色,只要他不说,至少现在没有人知道是出了问题。“鹿神”怎么会犯错呢!
在这个砖窑烧制成功后,他率领族人又建造了5个这样的砖窑,而且这五个砖窑建造的规模更大,每个窑都能放入1万块砖坯。在砖窑修建好后,为了能够更好的提升砖窑的温度。
让砖窑能够烧制瓷器,(烧制瓷器的温度都在1200度以上,单纯改变窑的结构已不能提高窑内的温度了,只能在燃料上做文章,在没有找到煤炭之前,用木炭替代木柴,就能有效的提高窑内的温度。
在既然修建了砖窑之后,他顺便也建造了几个碳窑。
炭窑的修建相对简单,结构与砖窑相似,区别只是在烧木炭的地方(炭窑)底部开一下小的通气孔,保持炭窑的底部空气畅通,放入准备好的木柴,填满整个炭窑,然后引燃炭窑内的木柴,保持燃烧。
在窑内烧起来后,封口,只留下一个直径十厘米的出烟口,木柴在缺氧的环境下燃烧几天后,就能得到大量的木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