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迷雾
沈图南安排好工作之后,黄从匀去各大报社刊登了征集假币线索的启示。而另一边,魏若来则是找到姜虎豪,让黄包车互助会帮自己征集假币信息。
三人用了一昼夜的时间,搜集到了假币在上海的分布数据。
第二天早上,黄从匀将一张巨大的上海地图铺开,挂在墙上。魏若来则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在地图上做着标记。
沈图南和黄从匀站在地图前仔细地看着。
不一会儿魏若来标注完了,那张巨大的上海地图居然被标的密密麻麻,可见假币的分布有多么广泛。
沈图南看着地图问二人道:“看出什么了吗?”
黄从匀回答道:“这些地方随意性很大,基本遍布整个上海。”
沈图南点了点头,指着地图说道:“但有一点不会随意!从心理上说,造假者一定会下意识避开自己的老巢去投放假币,离老巢越远,投放就越安全!”
随后魏若来仔细看了看地图,恍然大悟道:“闸北!”
沈图南拍着地图上的闸北区说道:“对,闸北!这里报案线索明显最少,假币厂极有可能就隐藏在闸北!通知保卫部门,多带些人手,我们去闸北!”
黄从匀依言拿起电话打给保卫处,然而电话的通话内容却被林樵松和文彪通过分线器监听了。
沈图南找到闸北的事情和他下一步的动向都已经在林樵松的准备之中了。
文彪监听完电话之后,有些吃惊地对林樵松说道:“哥,他们这么快就找到闸北了。”
林樵松脸色有些阴沉,但只是轻轻点了点头,并没有慌乱。
“让你办的事,怎么样了?”林樵松问着。
文彪回道:“哥你放心,早预备好了。”
林樵松点点头,“可靠吗?”
文彪自信说道:“家人都在手上,不敢出什么幺蛾子。”
林樵松闻言也信心大增,说道:“动手吧!”
文彪接到命令便马不停蹄赶去了闸北。而沈图南他们则是带着一队安保人员也去了闸北。
沈图南他们并不知道假币厂的具体位置,只能撒开人一片地区一片地区地找。找来找去却总没有找到地方。
魏若来鼓励众安保人员道:“不要灰心,他们一定在闸北,接着找!”
正在沈图南一行找假币厂的时候,黄从匀匆匆跑了过来。
“先生!刚接到侦缉队的消息,他们那边有发现。”
沈图南有些意外,但还是马上问道:“在哪?”
“闸北的一个小作坊。”
沈图南闻言马上和魏若来上了车,往林樵松那边赶。
很快,沈图南一行人便来到了闸北一处作坊门前。林樵松和文彪早已等在门口。
林樵松看到沈图南,赶紧走过去说道:“沈先生!弟兄们好几天没合眼,总算把他们挖出来了!”
沈图南点点头,说道:“走,进去看看!”
魏若来看了一眼林樵松,林樵松得意地挑了挑眉毛,而魏若来的眼神中却是充满了怀疑。
进入到作坊之后,魏若来仔细查看着每一处细节。制作银元所用的大天平,坩埚,人力螺旋压印机,小型光边机等一应俱全。
制作假币的金属原料、焦煤堆在角落里,两个头目模样的人被侦缉队押在一旁,还有几具工人的尸体倒卧在地,墙上也到处都是弹孔。
林樵松对沈图南说道:“有线人在市面发现有人投放假币,我带着兄弟们跟踪、布控,这帮人发现势头不对,竟然持枪反抗,这不是找死么,还在还剩两个活口。”
沈图南仔细环顾四周,从一个堆满了假银元的筐里拿了几枚出来,仔细查看着。随后他将手中的假币递给黄从匀和魏若来,二人也反复对比,敲打着,听着银元的声音。
黄从匀看着假币说道:“这确实是市面上流通的那批。”
林樵松点点头,说道:“不会错,这儿就是他们的老巢!”
魏若来仔细观察着,没有说话。沈图南看了看魏若来,也没有问他的意见,只是让他自由察看着四周。
沈图南问林樵松道:“林队长,审出什么没有?”
被押着的人说道:“你们杀了我吧!我一个字也不会说的!”
林樵松低声对沈图南说道:“沈先生,你也知道,这帮人都是亡命之徒,既然敢铤而走险,就没那么容易招。我把他们带回去,上点手段!等口供出来了就可以结案了。”
沈图南点点头,对黄从匀说道:“从匀,通知行里,派人过来搜集证物。”
魏若来闻言也没有反应,只是看着那几台机器,总觉得哪里不对头。
沈图南见状提醒道:“若来,走了!”
魏若来赶忙跟了上去,和沈图南一同出了门。
林樵松带沈图南和魏若来走出去,叫来一个侦缉队员说道:“姓魏的那小子好像还有点疑心,盯住了!”
“是!”侦缉队员答应一声便跟了出去。
沈图南和魏若来、黄从匀回到了央行。沈图南对二人说道:“这几天辛苦了,都早点回去吧。”
黄从匀问道:“先生您呢?”
“我先跟宋先生通个气,等侦缉队的审讯记录,若来,你一路上都皱着眉头,是不是有什么话要说?”
魏若来回答道:“案子破的太顺,总觉得哪里不对。”
沈图南点了点头,说道:“我也有这种感觉。”
魏若来接着说道:“先生您想,之前案子一直没什么动静,我们刚要在闸北展开大规模搜查,他林樵松立马就把案子破了,不觉得太巧了吗?”
黄从匀说道:“林樵松那边人证物证俱全,你是不是想多了?”
魏若来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说道:“可能吧。”
下了班后,魏若来还在想今天的那个作坊。直到回到家,也是独自坐在椅子上,面对着信息墙一动不动地思考着。
他将所有的信息都在脑中过了一遍,突然像是触电一样,一边自言自语,一边拿出纸张开始演算。
“一枚大洋267克,日产3000枚,边料损耗四分之一,坩埚二十四小时连轴转,每日两炉,对不上,根本对不上……”
牛春苗给魏若来倒了一杯水轻轻放在桌上,见魏若来正全神贯注在纸上演算着,又悄无声息地走开了。
突然,魏若来猛地抬起头来大呼道:“我想到了!坩埚!坩埚的容量对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