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欢喜鸳鸯,决战大明帝国 > 第207章 违约情况

第207章 违约情况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此时的马超却根本听不进任何劝解,心中的怒火反而是越烧越旺,态度也变得愈发强硬,似乎唯有通过武力才能解决问题。

    因为这段时间的苦难行军,不但让马超的身体感到疲惫不堪,内心里的焦躁不安也让他难以忍受!

    他深知,如果在此地耽误了北上的时间,那么疲劳行军后的人民军,将难以独自抵挡建奴兵马的猛烈攻击。

    他一直期盼着能按总参谋部精心制定的计划,打一场漂亮的胜仗,以此来扬名立万呢!

    至于大同、宣府一带驻防的明军,马超根本就不抱任何希望,更没期盼着他们能给予自己任何帮助。

    毕竟,三百年后的历史书上已经清清楚楚的记载了一切。建奴数万大军,兵分四路破关南下掳掠时,在大同和宣府一带如入无人之境。

    各地驻守明军畏惧敌人,只敢躲在城里瑟瑟发抖,无一敢出城战。

    其中有一路万人规模的建奴兵马,更是西进至延庆州后,突然闯入内长城,越过保定府,一路攻陷了十二座城池,对大明百姓展开了疯狂的抢掠和屠杀……。

    各路明军却依然风声鹤唳,畏敌如虎,都不敢与之一战,最后建奴满载抢掠到的物资扬长而去,取道建昌营和冷口关返回辽东。

    在王先生、母贤君、马强、伊宝忠等一众将领的苦劝下,马超烦躁的心情才渐渐冷静下来。

    于是乎,马超决定人民军在河间府休整五日,采买粮食物资后继续按计划启程北上,进入内长城后马不停蹄的向保安州靠近。

    按照人民军目前的粮草储备情况,应该还可以再支撑十日时间,完全可以到达与中华总商会约定的第三个取粮地点。

    而保定这边的粮草没能按时供应给人民军,这绝对是中华总商会的违约行为。

    根据双方之前签订的契约,中华总商会将给予人民军双倍赔偿。

    至于中华总商会怎样与保定总兵刘国柱交涉,那就不关马超的事了,他也没那闲工夫去操这个心。

    三天之后,人民军稍作休整后便再次踏上了征程。一直到他们跨过内长城以后,脚下的路才终于变得宽阔平坦起来。

    要知道,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侵,大明帝国不但重新修筑了万里长城。还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京师西部的大同和宣府一带修建了内长城,以此来保障北直隶以及河南平原的安全。

    谁又能想到,这样浩大的长城防御工事,竟然是大明帝国通过滥印宝钞修筑而成。

    打着保境安民的旗号,毫无顾忌的剥削民间财富,其真实目的却只是维护朱姓一家的利益,

    更为可笑的是,如此完备的长城防御系统,不仅未能阻止北方强盗的南侵,甚至连李自成领导的那帮杂牌军都挡不住。

    最终,这个薄情寡义、自私自利的朱明王朝,终究无法逃脱三百年一循环的毁灭宿命,被受尽压迫的华夏百姓所抛弃,无情的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里。

    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三百年后的一些历史学家们,居然还有人给明朝加上了“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等一系列光环。

    这简直就是一种荒谬可笑的美化行为,实际上,大明朝的领土面积跟汉唐完全没法比,与疆域无比辽阔的元朝比较,那就更不在一个层次上了。

    朱家一姓不但占据了国家一半的财富,每年还要耗费国家一半的赋税来供养,这就导致国家的财政状况越来越糟糕。

    朱家一族却依然不知足,竟然还要和官员士大夫阶层抢夺本来就不多的利益,罕见的造成了国家特权阶层的内部对立。

    由官员和读书人组成的士大夫集团,与商人和豪门氏族勾结在一起,亦官亦匪,祸害百姓。

    皇族特权更是让人害怕,不但老百姓恨它,就连士大夫集团也恨它。

    所以才会出现皇帝穿补丁龙袍,满朝文武坐拥几千万两白银,却没有人愿意拿出银子救助皇帝的闹剧。

    大家都是看着你建起大厦,看着你高朋满座,看着你一枝独秀,也漠然看着你房倒屋塌。

    你朱家一姓的江山社稷与我等何干?也许换一个家族成员少的新皇帝,我们能分到的残羹剩饭还会更多一些。

    北京作为大明帝国的京城所在地,原本是处在版图的中心位置上,“天子守国门”又何从谈起?

    如果迁都北京的朱棣听到这句话,那必然会被气得掀开棺材板,跳出来跟那个胡言乱语、信口雌黄的家伙大战三百回合!

    明朝是不割地,不赔款,不纳贡,拒绝签署一切不平等条约,可他却是直接弃土地与百姓不要,真是崽卖爷田心不痛啊!

    想我华夏历史源远流长,多少朝代更迭,但险些亡国灭种、致使天下沦陷的王朝又有几何?

    又有多少帝王将相,曾经被北方游牧民族俘虏而去?而你大明朝就是其中一个。

    朱元璋这个人啊!把国家和民族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用严格的户籍制度将百姓束缚起来,成为朱家独裁统治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

    不仅如此,他还大肆兴起文字狱,篡改华夏文化,禁锢百姓思想,阻碍了民族科技生产力的进步与创新。

    大明帝国赫赫有名的“吴中四杰”和“明初三大家”,哪一个不是遭受了老朱家的残酷迫害,最终含冤而死的?

    他们为了一己之私欲,竟公然在民族内部宣扬奴性思想,废除了制约皇权的丞相制度,集权手段真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朱元璋这个出身贫寒、毫无贵族根基的人,对他与他的子孙能否掌控住这个庞大国度,内心深处充满了极度的不安和疑虑。

    明朝末年,崇祯皇帝在位期间,庞大的朱氏家族人口竟然多达一百万。

    这些皇亲国戚宛如一群贪婪的蝗虫,疯狂吞噬着大明帝国内的所有资源,让遭受到天灾人祸的国家财政雪上加霜,同时也将亿万百姓推入了万劫不复的贫困之中。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