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讲评论语
“长平,那可不是在放鞭炮,是守城的将士们在和建奴兵打仗呢。”
周皇后看了一眼面色凝重的崇祯皇帝,轻声给朱媺娖进行解释。
“哦,原来是那群野蛮人来了!”
朱媺娖当即就知晓了自己的重生时间,应该是崇祯二年的十一月底或者是十二月初。
“父皇,您对这场战事也不必太过于担心,他们那些只知道骑马射箭的建奴兵,根本就不具备攻城的能力。
北京城高河宽,他们是攻不进来的,估计也就是在京畿一带抢掠一番后,就会自行离开了。”
“可我大明帝国的脸面却没了,竟然让十几万建州奴才,在京畿之地肆意纵马驰骋。
朕对不起太祖皇帝,对不起京畿的百姓们啊!”
崇祯皇帝满脸愤恨的说完这些话后,就毅然决然的起身朝着殿外走去。
当他走到门口时,却停下了前行的脚步,转过头来,目光柔和的看着朱媺娖说道:
“长平,方才这些话切记不可向外人讲起,日后你若是再梦到太祖皇帝和孝慈高皇后,就独自一人来找朕讲述。
倘若不是太过于超乎常理的事情,朕定会竭尽全力去帮你的。”
“父皇万岁!万万岁!我以后会加倍努力,绝对不会让大家对我感到失望的。”
朱媺娖听闻此言后,当即就满心欢喜的跳跃起来,向着崇祯皇帝大声呼喊万岁,表明了自己中兴大明帝国的决心。
周皇后看着大病初愈的女儿这般愉悦,心中原本因为建奴围城而产生的担忧,也一下子减轻了许多。
她起身轻轻拉着朱媺娖的小手,将崇祯皇帝送出了坤宁宫,看着他坐在车辇上缓缓离去。
朱媺娖重生在三百年前的紫禁城中,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但很快她便意识到,尽管重获新生,但自己似乎也失去了曾经的自由。
每天,除了面对那群绞尽脑汁、想尽办法要逗她开心的宫女和太监们外,还有那永无止境的宫廷礼仪等待着她去学习。
日复一日的重复这些事情,让朱媺娖感到无比厌烦。
这一天,她感觉无聊透顶,便漫步于紫禁城内,望着那些对她来说早已失去新鲜感的皇家宫殿建筑。
而在她的身后,则紧跟着一群怎么甩也甩不掉、驱赶也无济于事的宫女和太监。
就在此时,一阵响亮的读书声传入了她的耳中。仔细聆听后,她得知这是有人正在诵读《论语·泰伯篇》: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可使,由之不可,强也……”
被这声音吸引,朱媺娖循着声源走进文化殿。
只见一名身穿大红色官服的中年男子正手持书卷,给几个年龄各异的孩子们上课。
其中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看到朱媺娖走进来,脸上立刻就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并热情的向她摆手示意。
“长平妹妹!”
“太子哥哥!”
“太子请自律,授课时切勿分心。”
中年人轻声提醒太子朱慈烺,目光随后转向朱媺娖,恭敬的拱手施礼说道:
“公主殿下年岁尚幼,待满六岁之后,再来文化殿学习也不迟。”
语罢,他就看向门口外的乳母,眼神示意她将长平公主抱离此处,以免干扰太子的学习。
朱媺娖敏锐的捕捉到这一系列动作与眼神交流,心中感觉十分不悦,就嘟囔道:
“这些陈放千年、腐朽不堪的文章,本公主毫无兴致!”
“公主此言差矣,《论语》乃是六经之精粹所在。
半部论语就足以辅佐君王征战四方,也可以助力君王治理天下。
公主纵然年幼,亦不应轻视圣贤教诲”
中年人显然对朱媺娖所言颇为不满,于是向这位年仅四岁的小公主,阐述起圣贤文章里蕴含的深奥道理来。
却被朱媺娖毫不留情的打断了讲述,说道:
“既然半部《论语》可助君王打天下,又可助君王治天下。那中华两千多年来,为何每隔三百年就要改朝换代呢?
究竟是君王没有学好半部《论语》,还是你们这些读书人根本就读不懂《论语》呢?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是多么荒谬、可悲、可恶的一句屁话!”
朱媺娖所说的话就如同一把利剑,直直刺向中年人的心窝,把他气得面红耳赤,原本还想继续说教一番。
然而,当他目光触及到眼前这个身高三尺的小公主时,心中的怒火仿佛突然间就失去了目标,无从宣泄,让他几乎陷入到了抓狂的边缘。
无奈之下,他只得对文华殿内的孩子们挥挥手,说道:
“下课,一刻钟之后再重新开讲。”
听到这话,殿内的几个孩子脸上纷纷露出欣喜的笑容。
他们在太子的带领下,向中年人行过礼后,便如鸟儿出笼般飞奔而出,欢快的跑离了书桌。
这里发生的事情,就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整个宫廷,很快文化殿训导官就得知了此事。
这位忠诚的官员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就将此事上报给了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
当王承恩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向崇祯皇帝详细禀报后,崇祯皇帝却不以为然的笑了起来,说道:
“你去把长平公主带来,朕有些话要问问她。”
王承恩领命后,并未指派他人前往,而是自己前往文化殿寻找长平公主。
一路上,他心中暗自思忖:
“皇爷平时对皇子的学习要求很严格,可今日公主殿下扰乱课堂,还当面顶撞了太子少傅。
可陛下为什么没有生气?难道这其中另有深意?”
当他抵达文化殿时,一眼便望见朱慈烺与朱媺娖正在一起玩投壶游戏。
见到此景,王承恩加快脚步走上前,恭恭敬敬的施礼道:
“奴婢拜见太子殿下、公主殿下!”
朱慈烺见是父皇身旁的大太监王承恩,就好奇的问道:
“王公公,今日怎有空闲来此?”
“回太子殿下,奴婢奉皇爷口谕,请长平公主移步乾清宫问话。”王承恩连忙回话道。
朱媺娖正玩的兴致勃勃,手中仍不停向铜壶中投掷着箭矢,似乎并未将王承恩所言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