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越大清:闭关锁国?那还不造反 > 第165章 南洋水师的无奈

第165章 南洋水师的无奈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张之洞,这位心怀壮志、一心为国的大臣,在海防的重重困局之中,日夜苦思冥想,不断探寻着应对之策。他常常独坐书房,案头堆满了各种海防的资料和文书,眉头紧锁,目光中满是焦虑和深思。

    北洋水师的处境,犹如一块沉重的巨石,压在他的心间。他深知,北洋水师作为国家海防的重要力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那些来自外敌的虎视眈眈,每一次的挑衅和攻击,都让北洋水师在风雨中飘摇。

    每当夜深人静,张之洞躺在床上,脑海中便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北洋水师在海面上艰难作战的场景。他想象着那些英勇的将士们,在敌人强大的炮火下,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佩与痛惜交织的复杂情感。

    他担心北洋水师的装备是否能够抵御外敌的先进武器,那些老旧的战舰和有限的弹药,在激烈的海战中能否支撑得住。他忧虑着将士们的士气,在长期的压力和战斗的疲惫下,是否还能保持高昂的斗志和顽强的战斗精神。

    张之洞也深知北洋水师的战略布局存在诸多问题。海防的防线过长,兵力分散,而敌人却能够集中优势力量进行攻击。他担心一旦某个关键点被突破,整个海防体系将如同决堤的大坝,一发不可收拾。

    每一次听到有关北洋水师战况的消息,张之洞的心都会提到嗓子眼。他害怕听到失利的消息,害怕看到国家的海防力量被一步步削弱。这种担忧如影随形,让他食不知味,夜不能寐。

    他深知,一旦北洋水师溃败,国家的海疆将门户大开,侵略者的铁蹄将长驱直入。那将是国家的灾难,民族的耻辱。这种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让张之洞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不久之后,经过反复的权衡与思索,他终于改变了先前的想法,毅然决然地决定支援北洋水师。然而,他提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北洋水师需派出能力卓越、经验丰富的得力人才负责指挥南阳水师派出的 4 艘战船。

    相较于实力相对较强的北洋水师,南洋水师的境况着实令人忧心忡忡。南洋水师的指挥官员们大多未曾踏出国门学习先进的海战知识和指挥策略,虽然在江宁设立了水师学堂,试图培养优秀的人才,但其起步太迟,直至 1890 年才正式开学。这使得南洋水师的指挥官们在实战经验和专业素养方面严重欠缺,难以有效统率军舰应对复杂多变且凶险万分的海战局势。面对汹涌澎湃的大海和瞬息万变的战场态势,他们常常显得力不从心、捉襟见肘。

    北洋水师的上级官员们听闻张之洞提出的条件后,却是满脸的不以为意。在他们那狭隘且短浅的目光中,南洋水师的这 4 艘战船犹如沧海一粟,对于整个战局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难以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和改变。

    张之洞眼见北洋水师对自己的提议不管不顾,内心犹如烈火灼烧般急切万分。他深深地明白,当前的局势已经紧迫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容不得有丝毫的拖延和犹豫。于是,怀着最后的一线希望,他又将求援的目光急切地投向了广东,声嘶力竭地大声疾呼:“胆略出众、能带兵轮,愿来南洋者,不在官阶大小。”他的声音中饱含着无尽的焦急与殷切的期盼,仿佛是在黑暗中绝望地呼喊。然而,回应他的却只有一片令人心寒的沉默,仿佛他的声音被无情的黑洞吞噬,没有激起一丝涟漪。

    张之洞的此番全力以赴的努力,最终如同竹篮打水一场空,所有的希望和期待都化为泡影。无奈之下,他只能黯然神伤地放弃了北上支援的想法,满心的壮志豪情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被击得粉碎,化作了一声沉重而又充满无奈的叹息。

    而在另一边,李鸿章对此倒是表现得不以为意。他久经沙场,经历过无数的风风雨雨,对战争的残酷和敌人的强大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识。他深知日军战舰的精良和强大,在他看来,南洋区区 4 艘木轮船投入战场,就如同以卵击石,根本无法改变战局的走向。他曾经满含感慨地说道:“将来非添造铁舰及大快船十数艘,并扩充制造机器厂局,断不足制倭。”

    李鸿章孤独地站在海边,望着那波涛起伏、一望无际的海面,心中思绪万千,犹如一团乱麻。他不由自主地回想起北洋水师创建之初的雄心壮志,以及一路走来所遭遇的种种艰难险阻。那些曾经的辉煌时刻和惨痛的挫折经历,如同一幕幕生动的电影画面般在他的眼前不断闪过。

    遥想当年,为了打造这支寄托着无数希望的北洋水师,他不辞辛劳,四处奔波筹措资金,不惜一切代价引进国外先进的战舰和顶尖的技术。他曾亲自披星戴月地选拔将领,呕心沥血地培养人才,满心期望着能让北洋水师成为捍卫国家海疆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然而,残酷的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朝廷内部的明争暗斗、错综复杂的权力纠葛,资金的极度短缺、如杯水车薪般难以满足需求,以及技术的严重落后、与列强的巨大差距,这一系列的问题如一座座沉重的大山,压得北洋水师的发展举步维艰,几乎喘不过气来。

    如今,面对日军那威风凛凛、强大无比的战舰,李鸿章的心中犹如压着一块巨石般沉重。他清楚地明白,单靠现有的力量,想要与之抗衡无异于痴人说梦。他深深地知晓,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绝望的局面,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和巨额的投入。但在这腐朽不堪、积重难返的晚清官场,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派系斗争此起彼伏,这样的想法又谈何容易?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在北洋水师的营地中,将士们的士气也如同被霜打的茄子,十分低落。他们每日不辞辛劳地操练,汗水湿透了衣衫,却深知自己即将面对的是一场几乎没有任何胜算的战斗。但他们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没有丝毫的退缩和逃避,因为在他们的心中,怀着对国家的无限忠诚和对神圣使命的坚定担当。

    舰长林永升站在舰桥上,目光坚定如铁地望着远方那波涛汹涌的海面。他知道,未来的战斗将会异常残酷,甚至可能是有去无回,但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

    “兄弟们,我们是北洋水师,哪怕战死沙场,也绝不退缩!”他那洪亮的声音在呼啸的海风中久久回荡,充满了视死如归的决心和勇气。

    水兵们齐声高呼:“誓与军舰共存亡!”他们的声音响彻云霄,震人心魄,展现出了一往无前的豪迈气概。

    然而,战争的残酷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在一次激烈到令人窒息的海战中,北洋水师遭遇了日军的主力舰队。双方的炮声如同阵阵惊雷,震耳欲聋,海面上瞬间硝烟弥漫,遮天蔽日。

    “定远”舰在敌人狂风暴雨般的猛烈攻击下,舰身多处遭受重创,烈火熊熊燃烧,仿佛要将整艘军舰吞噬。舰长刘步蟾奋力指挥着战斗,脸上满是汗水和烟灰,他的双眼布满了血丝,但目光中依然闪烁着不屈的光芒。

    “瞄准敌舰,开炮!”他的声音已经嘶哑得几乎听不清,但其中所蕴含的力量却依然能够鼓舞着每一位战士的斗志。

    “镇远”舰也在奋勇作战,舰长林泰曾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不幸被一枚呼啸而来的炮弹击中,瞬间鲜血四溅,壮烈牺牲。但他的英勇事迹激励着每一位将士,让他们更加坚定了战斗到底的决心。

    北洋水师的将士们在枪林弹雨中坚守着,他们的鲜血染红了大海,他们的英勇无畏让敌人也为之胆寒。但最终,由于敌我双方力量的悬殊,北洋水师遭受了重创,犹如一座崩塌的山峰,陷入了无尽的困境。

    战后的海面,一片狼藉,惨不忍睹。破碎的舰体七零八落地漂浮在海面上,犹如一具具支离破碎的尸体。硝烟尚未散去,空气中弥漫着死亡和绝望的气息。

    李鸿章望着这惨不忍睹的景象,老泪纵横,心如刀绞。他知道,这不仅是北洋水师的失败,更是国家的耻辱,是中华民族的伤痛。

    而在遥远的南洋,张之洞望着北方的天空,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悲愤。他深知,国家的海防已经陷入了巨大的危机之中,如同一个病入膏肓的巨人,摇摇欲坠。但面对这一切,他却感到无力回天,那种深深的挫败感和绝望感如影随形,让他痛苦不堪。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