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60年代的农村“期房”
“所以这个地基就以租的形式,每年6元租给大家。”潘民先说道。
底下众人窃窃私语。
李秀珍眉头轻皱。
这几年她都不会回城,只能等高考政策下来
她的工分换了粮食,就剩不下什么钱。
要不房子她就不盖了。
扭头对俞花花说:“花花,要不咱们俩一起合盖一间,我喜欢跟你住一起。”
俞花花心里正盘算。
盖完房子,她就剩不下几个钱,得换点钱傍傍身。
哎,这黑市她最近不大敢去。
她平时吃的、喝的、用的虽然宽裕,其实是没现钱。
这个系统给她的都是能用的,没有现金、票据。
也不知道是谁在队里乱传她去黑市投机倒把,好几次差点被社员发现。
幸亏她有系统帮助,机智地躲过了。
要是被她发现是谁说的,必须一屁股压死他。
俞花花正犯愁,去不去黑市挣点。
听到李秀珍的话,有些意动。
李秀珍家里条件不好,她俩一人出一半,也合适。
虽然她俩搭伙李秀珍蹭了她不少好饭菜,但是人勤快,经常帮她洗洗碗,做做饭。
要不就当雇个老妈子?
她上辈子可没享受过有保姆照顾的滋味呢。
“唔,行啊,咱们一起住,也省钱省心。”
李秀珍挽着俞花花肥腻的胳膊,亲昵地搂着,小声说道:“太好了,还是咱俩贴心。”
垂下眼睑,掩饰住眼里的厌恶。
陈雪是个土大款,这点钱对她来讲一点不多。
6块钱一年的租金在她的前世能做什么?一杯豆浆两个包子吃顿早饭就没了。
她肯定盖。
要不是怕人议论,她想盖两间,一间卧室,一间浴室。
唉多久没舒舒服服地泡个澡了。
王秋芳、张仕凤俩姐妹对视一眼,咬唇思考。
她们以为在农村盖房子很便宜,30块钱盖一间青砖瓦房肯定够。
不盖青砖房盖土砖房肯定能多盖几间。
给木匠发工钱就算了,人家是技术工。
和(huo)泥脱土坯没技术含量,就是卖力气怎么还要工钱呢。
都是一个生产队的,大家要是免费给她们姐妹俩盖房子就好了。
她俩本来预备50块钱盖3间,这下只能盖一间屋子。
那贺大哥住哪儿。
发愁。
夏春生心里算了一笔账,30块钱的房费加6元的地基钱。
住一年,平均每月划到3块钱。
住三年,平均每月划到1块4毛钱。
住八年,平均每月划到8毛1分。
她曾经看过的一本年代文小说里下乡知青住在一排排的土砖房单间。
每月支付1块钱租金,不用自己出钱盖房。
只能说大队长给的这个价钱,短期住肯定不划算,住的越久越合适。
李彩娥跟夏春生低声说话:“哎,春生,咱们三人要不要一起合盖一间屋。往后下乡的知青越来越多,单住舒心点。”
他们这批茅草屋的知青们,往后怕是就住在青砖房。
青砖房的屋子大、炕也大,能住10个人。
人太多,她不大喜欢。
她喜欢以前三个人一起住的日子。
夏春生没应声,她费劲巴拉的搞这一出,就是想单住。
她再不分出来住,拥有的万亩耕地就发挥不了它的作用。
多憋屈。
多对不起小奶音的认可。
多辜负读者的殷殷期盼。
潘民先适时的补充道:“愿意建房子的知青先交钱,就按30元来算,哪怕不够也按30块来算,可以用来抵消6年的地基租赁费。”
“其它想搬出去的知青,但是没钱建房子,每年只需要交6元的租赁费。”
众人眼前一亮,这么便宜!
夏春生低头想笑。
原来如此。
潘队长这是借别人的钱盖大家的房子,然后再来收租。
哈哈哈哈
这个模式咋那么像前世卖“期房”的那批房地产开发商。
先盖个大门,圈一块地。
指着空无一物的土地,像皇帝的新装似的畅想这块地未来多么高大上,多么的豪华。
开盘前,先交钱的用户每平方米减免多少钱。
划算的很,大家快来买。
要是一开始就说跟大家借30块钱盖房子,后面还要收房租,大家心里上肯定接受不了。
凭啥用我的钱盖我的房子,还要收我的房租。
潘队长要是再晚生30年,改革开放后出去闯荡指不定会成为最先富裕的那批人。
刚刚犹豫的几人这会迫不及待的想交钱。
提前交钱能省1年的房租,交过的钱能抵房租。
这买卖划算!
王秋芳、张仕凤俩姐妹咬咬牙先交60块钱,盖两间。
陈雪、俞花花、李秀珍、裘国安几人陆陆续续地登记交钱签合同。
李彩娥推了推陈金姑:“哎,金姑咱们仨要不要搬出来一起住。”
陈金姑摇头:“住集体挺好的,我挺喜欢的。”
李彩娥“哎呀”一声,抱着陈金姑的胳膊说:“我说咱们三个人盖一间,一起住。这样人又少,出的钱又少。”
“都一样啊,咱们住这边不是挺好的嘛。”陈金姑不明白搬出去住有什么好。
一样的睡觉,一样的要吃饭。
李彩娥撇撇嘴,一点都不一样。
【题外话:房租参考 】
【1、1964年~1966年广东佛山市禅城区祖庙街道房租1毛钱/平方米,两室一厅30平米,3元/月】
【2、1968年某县城租户一年租金14块5毛6分,房屋租用证的工本费2分】
【3、1971年12月,河南商丘某高中学校建瓦房7间,需要材料费300块钱,建一间草房40元块。13个小工工资195元。合计3595元】
借用当时的物价,结合各地的南北方城市和农村的差别,定下文中的北方农村建房、租房需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