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年代文:路人甲一心搞钱吃瓜 > 第27章送过去,再送回来

第27章送过去,再送回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那头,王桂花没拦住猴子似的夏春生。

    跑出院子就看到一个人影,急得直拍大腿。

    “哎,这这孩子,跑什么。”

    关好院门,回屋里。

    王桂花捏着手里的帕子,心里估摸着是钱,想着是不是几角几分凑得,咋那么厚呢。

    打开一看:“哎哟,我的娘嘞。这死丫头是把家都搬空了吧。”

    手帕里卷着一叠票据和4张大团结。

    布票2张、牙刷票1张、牙膏票1张、毛巾票1张,还有一张自行车票!

    王桂花蹭的一下站起来,往外喊他男人:“老潘,老潘!快来快来!”

    两口子对着这堆钱票发愣。

    潘民先:“这孩子是个实心眼的。”

    王桂花:“谁说不是呢。”

    这么多钱票,说不心动是不可能,但不能拿。

    钱票都可以不要。

    里面独独有一张自行车票。

    两口子犹豫了。

    村支书家有一辆自行车,他家有个在镇上当工人的儿子,每月有票补,有工业券。

    攒了2年,终于买了一辆自行车。

    买一辆自行车需要1张自行车票,12张工业券,以及一百多块钱。

    少一样半个车轱辘都买不到。

    他们两口子在村里干活,没有票补,没有工业券,不管哪一样都很难攒。

    得到处求人,拿钱换,拿粮食换。

    每次去镇上开会,潘民先赶着村里的牛车去镇上,村支书的儿子骑着自行车载着他爹,他在后面看得那叫一个羡慕。

    自行车票很难弄,其次是工业券。

    工人每月20元工资,相应的给1张工业券以及其他油票粮票盐票等等。

    他们家想买辆自行车想好久了。

    跟村支书那边早已打了招呼,请他把他儿子发的工业券攒着,他们家换到自行车票就去换。

    这等啊等一直没有打听到谁有多余的自行车票。

    潘民先盯着铺在炕上的自行车票。

    这真是瞌睡送个枕头----正是时候。

    夫妻俩沉默不语。

    王桂花是谁,她可是大队长媳妇。

    这种事她来做坏人,必须帮她男人做好。

    手搭在她男人的胳膊:“我去说,其他钱票我给还回去。咱们留下一张自行车票,拿东西跟小夏知青换,不白拿她的,行不。”

    潘民先瞅了媳妇一眼,叹口气:“不能留,都还回去吧,咱不能欺负人家不懂。”

    村里没有收这么大的礼的。

    夏天的时候,多少孩子掉到河沟里差点淹死,谁看到都会毫不犹豫的救上来,大家送一篮子鸡蛋就算诚心实意的感谢。

    条件好的再添10来块钱,足够了。

    夏知青给的太多了。

    王桂花不赞同,“这怎么是咱们欺负她呢,她既然送出这张自行车票,那就说明她用不上。”

    潘民先表示不赞同。

    王桂花立马改口:“好好好,是她暂时用不上。咱们不白拿,一张自行车票多少钱,我们买,咱不让那丫头吃亏。或者问她缺什么,咱们跟她换,保证她不吃亏,行了吧。”

    潘民先“哎”了一声:“咱们这算是挟恩图报吧。”

    王桂花翻个白眼:“这词我学过!我觉得你说的不对,这些又不是咱们要求她送来的,是她主动给的。”

    她男人哪儿哪儿都好,就是太拧巴正直了。

    这坏人就得她来做。

    马上过年了,每天的事情多的很,走亲戚拜年。

    家里一刻都离不开人。

    拖时间长了,别让人家夏知青误会他们家心黑。

    明天就是除夕,也不等明天。

    揣上东西。

    王桂花下炕,左手拎着马灯,右手开门风风火火的往知青点去。

    夏春生从郭大爷家回来跟大家一起吃完饭,洗漱好准备休息。

    这一天真的太忙了。

    上午走“亲戚”,中午坐车回镇上,下午走回村里。

    趁着天亮把自己的“救命恩人”回报一遍。

    人都快累劈叉了。

    端着蜡烛回炕屋。

    一扭头,陈金姑和李彩娥在炕上打起了小呼噜。

    她俩也辛苦了。

    脱掉鞋子,摸摸自己冻得麻木的脚叹气,准备上炕。

    “咚咚咚”

    “咚咚咚”

    屋外黑呜呜地,黑夜中有一个橙黄色的亮光。

    “夏知青春生丫头,你在家吗。”

    这么晚了谁呀。

    “桂花嫂子,是你呀。”

    “哎哎”王桂花拉着夏春生就往院子里走。

    嘶~~~~好冷。

    “婶子,要不进屋,屋里暖和。”

    “哎,不了不了,婶就说几句话。”

    王桂花先把钱票和钱都塞夏春生手里。

    把在家跟她男人商量的话跟她一说,目光期待的看着夏春生。

    夏春生见她乌漆嘛黑的过来,估计是潘队长不肯收,就算她推辞,桂花婶子也不要。

    心思百转,转瞬就有了主意。

    从票据里抽出自行车票,布票2张,还有15块钱。

    “婶子,这样,钱不多是我的心意,给潘哥潘嫂买点好吃的,这是我给他们的,不是给你的,你不能替他们推辞。拿着!”

    “这布票,是我哥以为我没棉衣,寄给我的。你瞧我身上穿的暖暖的,一时半会用不上。这布票是有使用期限的,过期不用就浪费了,你就帮我用一用,就当替我用的,别浪费了。也拿着~~~”

    “自行车票当然是给有需要的人用更好,我一个下乡知青一个月也出不了几次大队。正好给潘叔用,正合适,我知道你们的意思,你和叔是我见过最实在的人。”

    “上次在县城医院喝面糊糊,就着婶子给的咸菜头,真下饭。害的我又多喝了1碗,肚子都撑住了。要是婶子有多的,匀我几颗咸菜头,行不行。”

    王桂花每次遇到夏知青,光听她讲话就觉得心里舒坦的。

    这姑娘说话就是能说到人心坎里,舒服。

    浑身轻松舒畅说道:“几个咸菜头值几个钱,你等着,婶子肯定不会让你吃亏的。”

    “你叔说了,亏待谁也不能亏待夏知青,这事我要办不好,回家就得挨你叔熊。”

    “婶给你说,你给的我就厚着脸皮拿着了,婶给你的,你也你别推辞,成不。”

    第二日,天不亮。

    王桂花使唤她儿媳妇张丽萍和儿子潘建国去知青点送东西。

    外面的雪有些化冻,一脚踩下去黄土湿湿软软的。

    俩人穿着蒲鞋,深一脚浅一脚的往村尾去。

    5斤白面、30个鸡蛋、30斤红薯干、30斤玉米面、一坛子咸菜头,竟然还有两条大草鱼。

    夏春生心想这自行车票还挺值钱的。

    夫妻俩回去的路上,张丽萍就跟丈夫抱怨,“你说爹和娘是不是魔怔了,咋还反过来给夏知青东西。”

    低着头小声嘀咕,“明明是咱们帮了她的忙。”

    潘建国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是他觉得他爹娘这么做自有他们的道理。

    他娘从不做亏本买卖。

    他听话照做就是。

    “管那么多做啥,昨天夏知青不是来咱家了吗,兴许是送的礼太重了,咱爹不肯多占,合计着又兑换一些给她吧。”

    不过,夏知青到底送的啥,引得他家把过年用的大草鱼都给拎来了。

    他挺好奇。

    张丽萍心想,那得多重的礼,才能倒给那么白面粮食。她过节回娘家也用不了这么多。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