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年代文:路人甲一心搞钱吃瓜 > 第17章即将实现蜡烛自由

第17章即将实现蜡烛自由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两人面上有些慌乱,要是误入深山就完了。

    李彩娥紧紧地抓着陈金姑的手腕,两人贴在一起。

    这个场景让夏春生想到大雨中两只落汤鸟紧紧贴在一起,有点傻,还有点呆。

    夏春生抬头看天,“你们瞧天上的太阳。”

    两人疑惑抬头看天。

    “老师说过,上午的太阳是在东边,下午的太阳是在西边,若是迷路分不清方向可以靠太阳的方位识别。”

    “可是我们没有手表,不知道现在是上午还是下午。”陈金姑犹豫道。

    夏春生扭头问道:“你们肚子饿了没。”

    陈金姑摇头,李彩娥也跟着摇头。

    这个时候,她俩没有吃饭的心思。

    “往常吃完饭距离中午下工前一个小时,肚子才会饿。我现在也没觉得饿,说明没到正午,你再看太阳的位置。”

    李彩娥懂了,激动道:“那个方向就是东边!”

    “对”夏春生点头。

    “往东边走就是咱们村了。”

    陈金姑松了一口气:“说的是,我们往那边走吧,边走边捡柴。”

    气氛松弛

    三人一边抬头看太阳的方位,一边捡柴火。

    夏春生越走越慢,落在后面。

    枫树?

    不远处有一株橙红、黄色树叶的树。在这个四处枯黄、衣着打扮是黑蓝灰的世界里亮出不一样的色彩。

    突然来了兴致,“等等,我摘点枫叶回去做书签。”

    两人停下脚步,顺着夏春生手指的方向好奇地看过去。

    一片枯黄的的世界里有一株颜色鲜艳的树。

    “走”

    三人走到跟前。

    夏春生仰头失望,“啊~不是枫叶。”

    两人点头,确实不是。

    近看树叶是心形的,一棵树上叶子的颜色有绿色、红色、黄色。上面缀满了白色的小果实,只有小拇指甲盖大小,长得像缩小版的贝母(一种止咳化痰的中药)。

    地上掉落了不少。

    季节的交替,让树叶原本的颜色由浅绿色,到深绿色,又到红色,现在渐渐成黄色,再过一段时间难逃光秃秃的命运。

    李彩娥眼尖:“瞧~上面有果子好像剥皮的花生。”白胖白胖的。

    手快的从最低处拽一颗,小口的试探咬下。

    “呸呸呸!好苦~。”李彩娥的脸顿时皱成表情包。

    陈金姑无奈,递给她一个水壶漱口:“山里的东西别随便入口,这山里那么多奇怪地果子。村里人不摘,必有他的道理。”

    村里每日来山上打柴的人不知道多少,真是好吃的果子哪儿还会等他们知青们来摘。

    夏春生点头,说的没错,还好她没吃。

    “不能吃,咱们摘些叶子走吧,这个叶子挺好看,是心形的,咱们摘几片做书签。”夏春生道。

    两人放下背篓仰头挑选叶子。

    不过这个果子怎么那么像她关注的抖音主里拍的一种植物。

    夏春生点点太阳穴,真的好像。

    心跳越来越快,如果真是那个的话

    脑海里询问小奶音,证实她的猜测后,夏春生面颊红红地,激动道:“你们想不要蜡烛。”

    “蜡烛?”这个可比煤油贵多了。

    陈金姑和李彩娥不明所以,怎么说起这个了。

    “嗯!”夏春生眼睛亮晶晶地,高兴道:“这个白色的果子可以做蜡烛。”

    两人瞪大眼睛,不敢相信。

    “你怎么知道。”两人异口同声

    夏春生:“学校的图书馆里有本关于植物的书本介绍。上面还有配图呢,和这棵树的果实一模一样。”

    “如果没看错的话,这棵树是乌桕树,它的果实可以制蜡烛”

    夏春生肯定的点头,没错她看过,在“抖音”植物百科视频里见过,嘿嘿。

    陈金姑和李彩娥倒是没有怀疑。

    学校里的书经历过“特殊时期”几遍大清洗,很多外国书都被销毁,本土的书只要不涉及政治的大多留下了,能找到植物类的书太正常不过。

    感叹夏知青挺爱看书的,连植物的书都看上了。

    夏春生:惭愧,视频“书”挺爱看的。

    俩人也不管夏春生记的对不对,宁可捡错了,不可错过。

    几人不认识路,下次能不能找到这棵树另说。

    陈金姑从柴堆里抽出柴火棍子,用力拍打头顶的果子。

    李彩娥倒出背篓里的柴火,蹲在另一边地上一颗一颗地捡乌桕果。

    夏春生用手直接从地上扒拉,连树叶带果子裹在一起,往背篓里装。

    李彩娥一瞧,夏知青这法子不错,照葫芦画瓢。

    三人合作,装了满满一背篓。

    夏春生道:“我们把背篓里的柴倒出来,每个背篓里匀一些乌桕果子,最上面用树枝遮着。”

    两人没意见,若是真做成了蜡烛传了出去,村民里会不会以这座山是他们村的资产索要蜡烛,那他们不就白做了。

    三人不约而同的统一意见。

    三人后背的背篓摞的高高的柴堆,每人手里还拎着两小捆。

    回去的路上,终于碰到大部队,有几个正休息的婶子向他们看来。

    等人走远,大娘大婶在背后嘀咕。

    “这三姑娘是上个月那批知青?”

    “那可不,那个最瘦小的就是夏小花知青。”

    “瞧着瘦的一把骨头,瘦瘦小小的姑娘还挺厉害的。”

    “哎,你还别说,虽然住土房子的知青嘴皮子利索,但是人真勤快,她们三个比另一边的女知青利索多了。”

    李婶呶呶嘴,大家往那边瞧。

    老知青那边的姑娘刚坐下歇歇喝水,背篓里刚好装满柴火。。

    其实也不少了,但,人就怕对比。

    众人一看,又咂嘴,又摇头的。家里有小子的人家,心里又琢磨着多盯着家里小子,可千万别看上城里来的女知青们,娇气。

    夏春生跟马大花一战成名,连带着他们这批知青受到不少大婶们的关注。

    夏春生不知道,姐不在村里,村里早有自己的传说。

    三人走了一公里回到知青点,先卸下柴火。

    又各自拿了茶缸子猛灌几口水。

    夏春生长呼一口,解渴是解渴,就是太冰了,得想办法换点工业券,买个热水瓶。

    冬天喝冷水,肠胃受不了。

    李彩娥兴奋地把柴火放到院子里去,腾出背篓。

    “夏知青,这个要怎么做变成蜡烛。”

    夏春生瞧着李彩娥亮晶晶的眼睛,“等下工了写制作步骤。”

    等下工,天亮着的时间也不长。

    李彩娥缠着她现在回房写,午饭她和陈金姑来做。

    夏春生没法,回到炕屋里,拿出纸笔。

    心里回想当时看的那个“乌桕树做蜡烛”的视频。

    乌桕树种子含油量可以高达百分之80以上,它的油可以拿来做肥皂、蜡烛在现代的世界常用作绿化植物,很多路边多有种植。

    这个时代信息不发达,很多配方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有些人见过零星的乌桕树,也只当做不能吃的废树。

    现代人知道做蜡烛的配方,蜡烛却不再是照面必需品。

    夏春生握着铅笔,挠了挠头发,边写边想。

    第一步:清洗掉灰尘、外壳,留下白色果实。

    第二步:倒锅里煮至外面一层白的的蜡质变软。

    第三步:煮过的乌桕果子放凉,将整颗果子磨碎成泥。

    第四步:碾碎成泥后,用第二步的水大火继续放锅里熬煮。

    第五步:静置出油,最上面一层油舀出来用细纱布过滤杂质。

    第六步:入模。找一根细竹筒,倒入蜡油插入棉绳,冷却脱模。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