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五九
“佑儿生在边关,许是不适应京城的环境,回来之后便不大好。芸娘如今又有了身孕,你大哥担心她一个人照顾佑儿受累,就没有一同前来,但他们心里都念着你。”
坐在禅房之内,谢夫人握着女儿的双手,一边和他讲述谢徽夫妻没来相聚的原因,一边直勾勾地盯着她看,好似怎么也看不够。
谢锦和母亲并肩坐着,歪着脑袋靠在了她的肩头,温声道:“阿娘放心,我不会多想的,以后的日子还长呢,咱们会一直团团圆圆的。”
“对,锦娘说得对。”谢玉折在一旁看着她们母女,忍不住跟着搭了句话。
谢锦摸着母亲粗砺的手掌,又看向已经半头华发、面容苍老的父亲,忍不住又有些鼻酸,低声道:“我记得分离前夕,爹爹还是满头乌发,而今却……”
她吸了一下鼻子,埋在母亲肩头蹭去了眼泪。
谢玉折却轻笑一声,颇有些释怀,“锦娘长大了,爹爹也老了。不过天可怜见,又蒙陛下圣恩,能让我在客死之前还能与女儿相见,我已别无所求了。”
听他说到“陛下”两个字,谢锦不觉眼皮一跳,谢夫人也问道:“方才咱们只顾团聚,倒是忘了陛下还在旁边,这岂不是大不敬?”
“夫人放心。”谢玉折不动声色地看了一眼发怔的谢锦,拱手道:“今上宅心仁厚,宽以待民,必不会因此怪罪我们。不过夫人说的也是,方才我们的确是忽略了陛下,待会儿锦娘回去,要代爹娘向陛下请罪,万不可再肆意妄为。”
他还记着陛下去哄慰谢锦时被他女儿推的那一把,越想越是心惊,越品越觉荒唐。
但是难得团聚,谢玉折并不想浪费时间拖着谢锦去深究这件事,就隐晦地提醒了一下,希望她能够领悟到自己的意思,不要成了大逆不道的骄纵之人。
谢锦也不知有没有听懂他的深意,点头应允道:“女儿记下了。”
一家人又围坐着说了许久的话,各自谈及分别八年之间发生的事情,但都是报喜不报忧,说到最后竟也不觉沉重,还让气氛和缓了许多。
谢锦倚在母亲肩头,望向坐在对面言笑晏晏的父亲,恍惚觉得回到了八年之前。
那时她还年少,对未来也总有无限期盼,家中母亲宠爱,兄嫂温柔,连在外人面前总是不怒自威的父亲待她也格外宽容,让一些同龄贵女好生羡慕。
若非后来天降大祸,拔地起灾殃,好好的一家人怎么会生离八年之久。
但若非如此,她又怎么会入宫,怎么会遇见姜照。
所以在谢玉折感叹世事无常之时,谢锦忍不住道:“或许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天注定。”
对于她这种说法,谢玉折倒也没否认,反而附和道:“或许正是如此吧。当年我的确太过轻狂,明明知道朝局已定,轻易不能变更,却仍固执己见,螳臂当车,蚍蜉撼树,最终落得了那么个下场,而今回想,的确是愚蠢至极。”
谢玉折虽刚正,但并非顽固不化,他这些年见的多了,也想的多了,思维难免发生了一些变化。不是懊悔于从前的坚持,而是明明有更委婉、更长远的法子,他却偏偏选择了最直白、最无用的那一种,也终于为此付出了天大的代价。
他何尝没有后悔过,但终究是太迟了,但好在苍天有眼,又给了他一些补偿,让他还能回到京城见到女儿,他已经是心满意足了。
“既然已经回来了,那以后的日子只会越过越好,我现在的心病,就只有我的锦娘了。”
谢夫人突然开口,拍了拍谢锦的手背,叹了一口气道:“我和你爹都老了,以后怎么过都无所谓,你兄嫂如今也有了自己圆满的小家,只有我可怜的女儿,错过女子最好的年华,到如今还是孤零零的一个人,让为娘怎么能不忧心呢?”
说到这儿,谢夫人又觉悲上心头,愁的不知如何是好。
谢玉折道:“这个倒不必担忧,锦娘如今虽年纪大了些,但并没有哪里比不上那些贵家小姐,等咱们安定下来,我一定为她寻一门好亲事。”
“你这话倒是说得轻巧。”谢夫人埋怨地瞪了丈夫一眼,道:“像锦娘这般年纪的儿郎,哪个不是已成家,做了人夫人父,你难道想要让我女儿去做个妾室吗?”
“夫人说的这是哪里话?”谢玉折不赞同地皱起眉头,信誓旦旦道:“你就放心吧,我万万不能让锦娘受委屈,一定给她找一个可以真心相待的良人,如果真的找不到,我就养她一辈子,我死了还有她哥哥,反正不会让她去给别人做妾。”
妾室低人一等,就算得了夫郎偏宠,也越不过正妻,处处要看人脸色,说白了就是个司职不同的下人,就连家庭不好的人家,也是宁做平民妻,不做富人妾。
听了丈夫的保证,谢夫人的脸色这才缓和下来。
而谢锦听着父母讨论她今后的归宿,莫名就生出反感来,但她并不想把与袁启的纠葛告知父母,也不想现在就把自己孤独终老的决心说出来,便开口道:“爹爹,阿娘,你们兴许还不知道,我现在在宫中并非奴籍了,也不是陛下一道旨意就能随意出宫,所以现在谈起将来还是为时过早,不如以后再说吧。”
“并非奴籍?”谢玉折疑惑道:“那你如今在陛下身边,算个什么身份?”
谢锦道:“康亲王之女安乐郡主被陛下留在了宫中,住在清元殿,陛下命我照顾郡主,授意为其开蒙,封我为清元殿内司才人,是正四品女官的身份。”
“清元殿内司才人……”谢玉折眉头紧锁,更加猜不透谢锦与陛下的关系了。
他从前官至吏部尚书,掌管的就是官署制度,虽然后宫女官直接受宫正司管辖,由皇帝任免,和吏部并无牵连,但谢玉折学识渊博,又逊志时敏,了解的向来要比别人多一些。
不过内司才人这个职位,他的确是闻所未闻。
只大概有两种可能,一是他罢官流放之后,宫里又增添更改了一些女官职位,二是这个官职确实不存在,是陛下为谢锦随手捏造出来的。
谢锦再优秀,也是罪臣之女,能得到陛下青睐已经是天大恩宠,能让她为谢家谋划更是隆恩浩荡,何况还不是一时兴起,而是足足筹备了三年之久。
更别说,只是谢锦一人,居然就值得她兴师动众,凭空造出一个女官职位来。
谢玉折有些忍不住,正想委婉向谢锦问询一下,要不心里总是提吊着不得安宁。可还没等他开口,就见谢锦站起身来道:“爹爹,阿娘,现在时候不早了,我也该回到陛下身边伺候,陛下曾经允诺,要在年前放我出宫,咱们来日方长,也不急于一时,请爹娘代我向阿兄阿嫂问好,还有我那小侄子佑儿,告诉他,姑姑一直惦念着他呢。”
“现在离年关,还是有几个月,难道这数月之间都无法再见了吗?”谢夫人跟着谢锦站起来,握着她的手不愿撒手,满脸都写着不舍。
谢锦宽慰道:“阿娘,这些年都过来了,何必在意这几个月?”
谢夫人叹了口气,又多番叮嘱她好生照顾自己,依依不舍地送了很远,直到目送她进了小院,才和谢玉折二人又折返回了禅房。
此时已日近黄昏,谢锦寻姜照未果,便去耳房找了高盛安询问。
高盛安讶然问道:“陛下不是和您一起出去了吗?并未见她孤身折返呀。”
这里到底不如宫里安全,姜照出去又没带侍卫,谢锦神情一凛,高盛安也跟着着急起来,二人相视一望,都是要出门找人的意思。
这边刚出了院门,就碰到刚回来的姜照,高盛安长舒一口气,忙上前转着圈儿把她打量了一遍,确定是毫发无损,才笑问道:“陛下一个人去了哪里?”
姜照瞥了他一眼,反问道:“朕去了哪里,还要和你交代吗?”
高盛安道:“您不交代归不交代,怎么两个人一块儿出去,还分前后回来呢?您是万金之躯,这儿毕竟不是宫里,千万不可任性行事啊。”
见他苦口婆心,实在是担忧极了,姜照便举起手中拿着的两本经书给他看,“朕闲来无事,去找圆应大师探讨了一下佛法,莫要大惊小怪。”
“圆应大师?”高盛安愣了一下,才想起他说的是谁,“陛下说的是林太傅?”
姜照点点头,懒得再和他掰扯,就打发他去传膳了。
回到禅房内,姜照把两本经书放在了桌案上,抬眼看向谢锦。
“谢公有大才,吏部尚书的位子,朕还是打算让他坐。万顺坊谢家的宅子朕已经让人撤了封条,重新修整,以后那里还是你的家。你兄长谢徽,朕也在朝中给他留了位置,他若愿意入仕,便与你们父亲同朝为官,若是不愿,朕再另行安排。”
姜照嗓音平淡,将为谢家重回京都的安排一一道来,而后招呼谢锦坐在了自己身边,轻轻触碰她指尖,见她并没有要躲避的意思,才将整个手掌握了上去。
“之前说留你到年关,一是因为我并不确定几时才能让你家人回京,二是因你身子亏损,需得慢慢调养,所以才给了你那么一个期限。”
“但如今为谢家平冤的事情我已经有了把握,也问过张适,你的身体已经好了很多,以后只需多加注意,不用再佐以药物调养。是以,所谓年关之约,现在已经可以提前,你如果愿意的话,过几日便不必陪我回宫,直接归家就行。”
谢锦指尖微颤,愣愣地看着姜照,好似有些难以置信的样子。
姜照倏尔一笑,伸手摸了摸她的脸颊,只是轻触便撤离,温声道:“是太过欣喜了么?但这一天已经晚了三年,锦娘,从此以后,你便自由了。”
“陛下……”谢锦轻声唤她,却不知道自己想要说些什么。
多年夙愿一朝达成,她知道自己的确应该感到欣喜的,但看着姜照故作轻松的笑脸,她更能清楚的知道,自己竟然没有半分欣喜之情,反而只是怅惘无奈。
最终她在姜照的注视下扭过头去,轻声道:“我还未与柳宫正和伊人道别,郡主如今很认我这个师父,她已经离开父母一回,我怎么能再随随便便把她丢下?还有金豆,虽然是陛下钦封的御猫,但陛下也说了是养给我的,我就算出宫,也要带着它一起。”
说完这些话,她匆忙丢下姜照的手站起身来,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姜照所住的禅房,回到了自己的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