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反叛
锡山郡这边,李远洋清点完物资,休整一日后,如释重负。
而严汉山这边,已经率领着近七万大军,如汹涌的波涛一般,与李远洋的人马合兵一处。
锡城池坚固无比,宛如铜墙铁壁。七万多大军兵临城下之后,并没有贸然攻城,而是派人上前叫阵,可是锡城城门紧闭,并没有理会起义军的将领。
“禀告副帅,严公让你商议军情。”李远洋听到属下的禀报,眉头微皱。他深知此次攻城并非易事,但军情紧急,容不得半点耽搁。
他立刻起身,前往中军大帐。进入帐内,只见众将围坐一堂,面色凝重。
严汉山见状众将军都到场,便径直走到地图前,凝视着锡城的位置。沉思片刻后,他开口道:“诸位,锡城城墙高大坚固,若强行攻城,我军必将伤亡惨重。我们需另寻良策。”
副帅郝大海提议道:“可否派遣奸细混入城中,伺机打开城门?”
严汉山摇了摇头:“此计虽妙,但锡城守卫森严,奸细难以入城。”
此时,副帅罗金龙献策道:“不如我们围困锡城,断其粮草补给,待城内守军士气低落,再一举攻城。”
严汉山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此计可行。立即派出探子,监视锡城的粮草运输情况。同时,加派人手围城,绝不能让一粒粮食进入城中!”
看到严汉山要为接下来准备作战部署,李远洋虽然觉得此计可行,但是总觉得有些欠妥,最终还是忍不住开口道:“计谋固然不错,可是如今我军人马众多,犹如过江之鲫,而城内只有不到二万守军,相比之下,我们有七万多人,即使耗尽敌军粮食,到那时我军也必定人困马乏啊。”
副帅罗金龙看到李远洋竟然大言不惭地当场驳回自己的计策,他面露不悦之色,仿佛被人当面打了一巴掌。
“有什么话,但说无妨。”首领严汉山也没想到李远洋会在这个时候开口了,但是他还是想听听这位副帅的建议,毕竟李远洋的身份如今在起义军中也算是高层。
“我觉得罗副帅的计策,宛如在刀尖上跳舞,稍有不慎便会让我们起义军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如果是用我的计策的话,只需再添一把火,加紧攻势,我认为不出几日,一战可破!”李远洋也不矫情,一屁股挡在罗金龙的前面。把罗金龙恨得牙根直痒,丝毫不给罗金龙的面子。
“不知远洋你有何妙计,快快道来!”严汉山首领听到这话,迫不及待地询问道。
李远洋深吸一口气,胸有成竹地开口道:“严公,正所谓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何不在今晚向城内多射些招降榜文,就说城内军民投降免死,反抗者,格杀勿论。如此一来,城内人心必然如惊弓之鸟,明日攻城必能事半功倍,一举拿下锡城!”严汉山听后连连点头,对李远洋的计策表示赞同。
“好!就依远洋之计行事。”
………
当夜,大量招降榜文如箭雨般落入锡城。
自起义军前线,数百道榜文如疾风骤雨般射向锡城,招安城内军民。“当今圣上昏庸无道,任用奸臣,宠溺妖妃,致使朝纲崩坏,民不聊生。今严公顺应民心,举兵伐无道,救苍生于苦难。若负隅顽抗,天兵所至,片甲不留。严公有好生之德,不忍见百姓遭难,特招安城内军民。凡出城投降者,皆论功行赏。然若妄图以卵击石,城破之时,鸡犬不留。”
城内守军与百姓见此榜文,人心惶惶。
“严公,我们暂时安营扎寨吧,等明日再行攻城。”李远洋建议,严汉山点点头,如果不是夜晚的话,他们的确是可以一鼓作气攻城的,但是现在不是攻城的最佳时机。
……
锡城。
锡山郡郡守府邸!
陈孝儒端坐在椅子上,凝视着起义军的招降文书,他身形瘦削,发丝微白,面容肃穆,这位便是锡山郡的郡守陈孝儒。
此刻,陈孝儒面色凝重,他万没料到,起义军在不知不觉间,已如此强大。
现如今,阿速该战死,朝廷的粮草也迟迟没有送达,现在连援军都找不到,面对这样的起义军,丝毫没有任何胜算。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名将军突然如同幽灵一般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舅舅,我看还是投降吧!舅舅你我皆非大漠人,又何必为这昏庸的朝廷效力呢?我看倒不如反了。”
这位将军身材高大挺拔,犹如一座铁塔般矗立在那里。他面容英俊,却透着一股令人胆寒的肃杀之气。此时此刻,他正用锐利如鹰隼般的目光凝视着对方,仿佛能够看穿一切。
此人名叫张涛,乃是现任郡守的外甥。他手中握有城内八千守军的兵权,这些士兵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投降的话,城内还有八千守军可能会不受我们掌控。除非……将孛儿尼杀了。”张涛语气冰冷地说道。
陈孝儒阴冷的说道:“可是,孛儿尼可是漠朝皇帝派来的监军,若杀了他,我们恐怕也难逃一死。”陈孝儒一脸愁容。
“舅舅,眼下形势危急,我们别无选择。况且,只要我们掌握了军队,便有了与起义军谈判的筹码。”张涛分析道。
陈孝儒沉默良久,终于下定决心:“好吧,那就按你说的办。但此事必须小心谨慎,绝不能让旁人知晓。”
当晚,月黑风高。张涛带领一队亲信,悄悄潜入孛儿尼的营帐
如今城内共有一万八千守军,其中两千人为郡守直接掌管的地方军,而张涛与孛儿尼则各自统率八千名正规军。只要能铲除孛儿尼,那么城内的局势便会完全落入华夏人的掌控之中。张涛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他知道这是一个危险的决定,但眼下形势紧迫,别无选择。他转身离开郡守府,暗中召集自己的亲信,策划着一场秘密行动。
夜幕降临,锡城的街道寂静无声。张涛带领着一队精兵,悄悄逼近孛儿尼的营地。他们小心翼翼地穿越街巷,尽量不发出一点声响。
然而,孛儿尼似乎察觉到了危险的临近,他的府邸戒备森严。张涛下令发起突袭,士兵们奋勇冲锋,与孛儿尼的卫队展开激烈厮杀。
战斗异常惨烈,血腥弥漫在空气中。张涛身先士卒,挥舞着长剑,奋力杀敌。经过一番激战,张涛终于找到了孛儿尼,两人展开了一场生死对决。
剑光闪烁,火花四溅。最终,张涛技高一筹,一剑刺穿了孛儿尼的胸膛。孛儿尼瞪大了眼睛,不甘地倒下。
随着孛儿尼的死去,城内原本紧绷的气氛瞬间崩溃,守军们陷入一片混乱之中。然而,张涛却展现出惊人的冷静与果断。他迅速行动起来,以雷霆万钧之势掌控住局势,并成功接管了孛儿尼麾下的数千守军。
至于那些大漠中的高级军官们,则命运悲惨地成为了张涛手中的棋子。他们一个接一个地被处置掉,仿佛被秋风扫落叶般无情。而这一切之所以能够如此顺利地进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这些军队们大都是华夏子民。他们早已对朝廷心怀不满,渴望着改变现状。于是,当张涛挺身而出时,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站在了他这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