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 第3章 初露锋芒

第3章 初露锋芒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朱厚熜坐在马车里,瞳孔微张看向前方的帘幕,似乎透过那厚厚的锦绣,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

    浩浩荡荡的紫气在空中汇聚,淡金色的光华从四面八方涌向京城。

    江河水汽以金水河为凭依,山川土华在万岁山凝聚,前者宛若长蛇蜿蜒曲折,后者恰似巨龟巍然不动。

    “山环水绕玄武盘,紫气金龙瑞光转!”

    自从朱棣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紫禁城也建得极好极妙!

    朱厚熜目光幽深,他离那天下至尊至贵的位置已经越来越近了!

    脑海中的玉彖也在不断震动,仿佛和王朝气运共鸣一般。

    陆炳神色戒备的守在马车外,和黄锦一前一后,浑身的内劲隐隐约约让空气震颤。

    “毛尚书,既然陛下已经在城外,那为何不用大礼迎之,反而要走东华门”

    袁宗皋,揣着明白装糊涂,走到半路问出了这个问题。

    毛纪转过身瞪了他一下:“啍,翰林学士还不懂得辞让之礼?”

    袁宗皋神色庄重道“辞让之礼?帝乃天授,何须辞让”

    毛澄却没有理他,自顾自地走在前面,袁宗皋倒也不客气,紧紧跟在他身后。

    一干官员刚到城门口,却发现这里早就有了一群武将。

    毛澄眉头紧皱,他实在想不明白,这群大老粗,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这个地方。

    身材魁梧的郭勋自来熟,远远地看见毛澄就大声喊道:“诸位大人是来迎接陛下的吗?”

    毛澄神色不改,一旁的寿宁侯张鹤龄却脸色铁青。

    这一次,兴献王世子能不能从东安门入,对他而言极为关键,更准确地说,是对他那权势滔天的姐姐举足轻重。

    一旦兴献王世子,过东安门进文华殿,在法统上就意味着,认了他姐姐为继母,那张太后就可以借此垂帘听政!

    他寿宁侯的身份,也会随之水涨船高,甚至……

    可是碰见谁不好,竟然碰见了郭勋,这家伙即使是他也感到棘手。

    毛澄处变不惊,完全没有理会远方的郭勋,径直走到马车前,躬身行礼。

    “世子殿下,请入城!”

    寂静,死一般的寂静。

    毛澄躬着腰,就这样站着。

    过了良久,马车内才慢悠悠地传出一道声音。

    “毛尚书,我是遵照先皇遗旨,前来继承大统,你难道要欺我年少软弱不成?”

    “臣不敢!”

    毛澄一下子跪在地上,尽管头与地接触,但他的腰依旧板正。

    双方就这样僵持着,谁也不肯先投降。

    朱厚熜连面都没有露,在桌案上翻看典籍。

    未来的皇帝在京城外的消息,不知怎么地就在百姓间传播开。

    百姓们奔走相告,挤破了脑袋都想去看一看未来的天子,这可能是他们这一辈子,最接近皇帝的时候。

    仪仗队威严,天空烈日高悬,毛澄就跪在地上,汗如浆液,沾湿了他的官袍。

    尽管跪着,可毛澄的眼里,看不到任何的胆怯与畏惧,反而是一种执着,一种可怕的执着!

    就如同当年劝谏武宗皇帝,他的性子一模一样没有变。

    百姓越聚越多,尽管禁军不断地挥舞刀剑,甚至大声呵斥,依旧淹没不了大家高涨的热情。

    “微臣恭请陛下前往奉天殿”

    苍老而有力的声音,打破了寂静氛围,跪在地上的毛澄瞪大了双眼,似乎有点不敢相信。

    来人是梁储,他走到马车前长身一揖,朱红色的官服,两鬓长须,风度凛然天成。

    右柱国梁储,同时也是内阁大学士,他的出现表明了内阁的妥协。

    朱厚熜没有以不登基为威胁,仅仅只是把这件事传播开了,文臣们就不得不就范。

    他们不能容许文臣的形象,有一丝一毫的毁坏,特别是这种本来就站不住脚的事。

    “毛大人,为陛下带路吧!”

    黄锦语气温和,扶起了地上的毛澄,这位还没有反应过来的尚书大人,此刻脑袋还是嗡嗡的。

    朱厚璁一把掀开帘幕,头戴金冠的青年再一次和紫禁城面对面。

    在朱厚熜示意下,禁军向内收缩,大批的百姓,第一次看到了这个国家的主人。

    他们互相挤着,有的爬到树上,有的翻身跃上墙沿,大人把小孩举过头顶,有机灵的甚至搬来凳子踩在上面,大家争先恐后,眼睛都朝着一个方向。

    从天空向下俯视,朱厚熜的仪仗四周是黑压压的人群,随着车队的移动,百姓们摩肩接踵。

    不知是谁先起的头,百姓的声潮一浪接着一浪。

    山呼:“万岁!”

    “万岁!”

    “万岁!”

    阳光撕裂云层,金光斜射,兴奋的人群,静默的城门,气宇轩昂的少年,三者构成一幅和谐而充满张力的画面。

    毛澄缓过神来,高声地呼唤。

    他的眼睛却直勾勾的,看在意气风发的少年上,这一刻,这一刻他才真正的把少年看做天子。

    梁储摇摇头感慨一道:“后生可畏!”

    今天梁储印象深刻,难得杨廷和古井不波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诧异的神色。

    高高的红墙犹如铜墙铁壁,守护住了皇室的安危,但也将内外分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清宁宫,张太后失手打碎了一个清脆的瓷碟,随后两个宫女就被拖出去杖毙。

    奉天殿旁的文渊阁内,杨廷和注视着青山图,久久没有缓过神。

    费宏不慌不忙地写着票拟,蒋冕也是老神在在地翻看着奏章。

    毛纪一反常态,脸上抑制不住的喜悦,手上的笔画都不由自主轻快了一些。

    千里之外的安陆,就在朱厚熜启程之后,六支目的地不同的队伍开始启程。

    河南,陕西,湖北,广东、江西,河北。

    ……

    朱厚熜看着这座巍峨的紫禁城,每一次都会为古代工匠高超的技术由衷赞叹。

    雕梁画栋,檐牙斗拱,气势恢宏的三大殿,精妙绝伦的两宫。

    大明帝国真正的心脏,无数人所向往敬畏的地方。

    朱厚熜轻声言道:“控四夷而制天下。”

    神秘法诀自行运转,气流在丹田和泥丸之间循环往复。

    朱厚熜看着眼前的红墙,眼神变得坚定,袖子中紧捏着的手慢慢松开。

    他昂着头,此刻偌大的紫禁城,就在他的眼皮底下。

    唱和一声接着一声,在空旷的紫禁城里传开。

    从大明门一直到三大殿,威严的禁军侍立在玉阶两旁,太监宫女们举着高高的礼扇。

    六部五寺诸司,大大小小的官员,毫不掩饰地将目光投在了朱厚熜身上。

    以杨廷和为首的内阁,排在队伍的最前面。

    这个精神依旧饱满的六旬老人,对着朱厚璁行礼。

    “参见陛下”

    “参见陛下”

    “参见陛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