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鱼不服 > 301|今困于斯

301|今困于斯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李有福吸了吸鼻子, 他闻到一股诱人的炖肉香味。

    不会错的,这是西市那家“客云来”酒楼的招牌菜, 还有芝麻松糕的香味。

    整座宁泰城找不着比他家更好吃的店, 点菜的人是老饕啊,这两样配着又好吃又够味。

    可是这里距离西市很远, 哪怕用提盒装着等拿到这边来也应该“过气了”, 松糕会被炖肉散发的热气熏得受潮失味, 炖肉变凉凝结油花, 怎地现在闻着像是刚端上桌呢?

    难不成这里多了一家客云来的分店?

    李有福东张西望, 除了一溜的药铺、干货铺子、茶叶铺之外, 什么都没有。

    本来也是, 这条街根本不该有卖吃食。宁泰效仿太京而建, 集市街坊都很有讲究,卖死物跟活物分开,卖干货跟鲜货的也不在一起, 吃穿住行四大块更不挨着。

    要从客云来到这边, 得走七条街,哪怕他们巡城衙门里常给人跑腿的差役也得花上两刻钟。

    虽然今天路上空空荡荡,不像往日那般拥挤, 但是要让这两道菜不失滋味, 只有拎着提盒飞过来了。

    李有福下意识地望向屋顶。

    ——奇怪,香味好像真的是从高处传来的。

    他再次吸了吸鼻子,然而只有残余的气息,他又不是狗, 没法循味追踪。

    “李校尉?”

    “来了!”李有福回过神,下马到了一个老吏面前。

    宁王的官制混乱,既有正式朝廷的官职,也有藩王属臣的官衔。

    校尉是有品阶的武官,可校尉跟校尉也是不同的,同在巡城衙门,程泾川就是很正式的六品校尉,领差事有俸禄,李有福却是个不入流的从九品,说是校尉,不如说是捕快头目。

    差役捕快是下吏,贱籍,子孙后代都不能科考。

    李有福每月饷银是衙门发的,不从户部走,这里面能做的文章就太多了,基本要被克扣一半。

    下吏差役拿不到钱是怎么养家糊口的呢,就去盘剥百姓。其中税吏最凶狠,他们有几十种捞钱办法,最常见的就是大斗小称,收缴粮税时不看重量,只看容器,造大斗把粮食堆得冒尖还时不时抖落一些在地上,朝廷定下的百斤税粮他们能收上来一百二十斤。

    税吏固然缺德可恨,税吏自己其实也有一肚子怨气。

    他们“捞”来的钱,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属于自己,其他的还是要交给上头,就是扣了他们口粮饷银的上头。

    “我们就是一条狗,放出去咬人,回来摇尾巴,才能活下去。”李有福的祖父就是一个税吏,临死前放心不下自己一家,吃力地握着儿孙的手说,“今天狗有食吃,明天就可能被杀了烹肉。我们在外面作威作福,做尽了损阴德的事,我们真正捞到什么好处了吗?”

    李家人对这番话很不满,什么叫狗,哪有这样自贬的。

    唯独李有福忽然想起衙门里几个同僚因为没收齐赋税,去年秋日以横征暴敛扰乱民治的罪名斩首了,百姓听闻处死酷吏高兴得像在过年,烂菜叶子臭鸡蛋砸得囚犯满头满脸,囚犯的妻小无助地哭嚎着。

    他们的家被抄了,身无分文,瑟瑟发抖。

    过了没几天这些人也不知所踪了,也不知道他们是被卖去了工坊,还是窑子。

    李有福难以释怀,因为收缴赋税一年比一年难,大部分土地都在权贵名下,小部分还归了寺庙,这些人都不用缴税,只剩下少得可怜的百姓,把人逼死了也榨不出几斤油啊!

    税吏做得太过,可能被江湖人“除暴安良”,横尸乡野;心慈手软吧,就是收不齐粮交不了差,全家横死。

    李有福悲恸地上前握住祖父的手,大声道:“损了阴德,脑袋悬在腰带上,不知何日即死。得来的好处就是祖父养活了我们一家,让我们不至于像那些农户沦为流民做工累死,或者冻饿至死。可这不应该是我们本来就有的好处吗,我们为官府办差卖命啊!”

    李父闻声大骂:“那些刁民,只会在地上刨食,怎么能跟我们……”

    “他们是牛、是骡子,被鞭打驱赶着终生劳作,我们则是猪、是狗,吃得比骡马牛好,也不用干费力气的活,可是当我们没用或者养得足够肥之后,会怎么样呢?”李有福当时悲从中来,大哭道。

    快死的李祖父忽然笑了,他放心了,因为儿孙里总算有个脑子清醒的。

    李祖父楚朝时就在宁泰衙门里当差,经历了宁王就藩、楚朝覆灭、宁王自立等等一系列变故,顶头上司至少换了十轮,他还是好好的做着税吏,因为他是个聪明人,会看人眼色,没那么贪心。

    “不要太贪……要做有能耐的,别人离不得的猎犬……”

    李祖父断断续续地说完这番话就咽气了,他是个聪明人,可也仅只如此了,想不出更好的出路。

    税吏太招人恨,还招人眼(家里有钱)。

    李有福想方设法地去做了捕快差役,并且有意识地结交本衙门甚至其他衙门的小吏差役,他慢慢发现有他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然后就赶上了机遇。

    他学了真正的武功,做了一个不入流的校尉,大小是个官身了,不清楚他官衔的人还以为他是统领呢。

    昨晚宁王薨了,半座城都被闻到了浓烟,比起惶惶不安的李家人,李有福恨不得深吸一口气,神清气爽。

    今日巡街的时候,他甚至有心情去想客云来的招牌菜。

    “李校尉辛苦了。”叫住李有福的老吏笑呵呵地说,“这是去哪儿?”

    “高老客气。”李有福拱手,他一整夜没睡,却看不出半点倦意,“武威坊那边不太平,约莫是陈家养的私兵,我得去看看。”

    “老夫正是为这件事来的。”老吏笑着冲其他巡城兵丁示意,然后慢吞吞地上了一头骡子。

    “走!”

    李有福一挥手,众人立刻跟上。

    宁泰城从没有这么安宁的上午,铺子没开门,没有敲诈勒索的地痞,没有招摇过市的纨绔子弟。

    武威坊已经被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上了,李有福手下这些兵丁,不是跟陈家私兵硬扛的,他们只负责封锁路口,抓住想要趁机闹事的人。

    里面不断传来厮杀喊叫,李有福忍不住皱起了眉。

    “校尉,咱这……算不算跟了叛逆作乱?”有个兵丁不安地凑过来问。

    李有福抬眼,发现打其他人虽然没问出声,但都忧心忡忡的。

    “叛逆也好,造反也罢,关咱们什么事?巡城衙门只负责抓凶犯恶徒,我们都挨不近出事的地方呢!”李有福故作轻松地说,“不管谁做了新的宁王,为了安抚民心,还得给兄弟们一点好处呢!”

    众人闻言脸色好看了一些,说得没错,混日子换饭吃。

    李有福眼尖,看到有两个人眼神闪烁,像是在思量什么,他轻咳一声:“眼下局势未明,那些个陈家王家的挨个儿倒霉,俗话是说富贵险中求,可也总得有个机缘不是,我瞧着他们都悬得慌,得观望观望,兄弟们身家性命我总不能带着大家随便往上凑。”

    这话说得众人极是舒心,尽管羡慕权贵呼喝来去的奢靡生活,可是自己有几斤几两还是清楚的。

    像他们这样的小人物,就算烧对了热灶,估计也就拿点赏金,加官进爵是没指望的。

    除非天下掉一个小郡王给他们来个护驾从龙之功,话说回来,就算有个小郡王他们最多就把人好好藏着,更多的事干不了啊!这帮大字不识的兵丁,是能做大将军,还是当丞相?没这个本事怎么把人家小郡王扶上位?

    那两个心思活泛的人也打消了念头,他们原本想的是通风报信,给自己觉得“很有希望”的高官报信,可是从昨晚看到现在,好像确实如李有福所说,已经拿不准谁掌优势了。别报信不成,一头扎进去陪葬。

    老吏悄无声息地钻进巷子,他拿着一枚令牌,靠这个很快就进入了封锁圈,被带到领头镇压陈家私兵的将军面前。

    “平将军,伤亡太大,请再稍等片刻,陈家不会再负隅顽抗了。”老吏恭恭敬敬地说。

    那将军讥讽地笑了一声,正要说什么,厮杀声忽然中止。

    只见陈家的家主被人推出来,竟是被几个家将挟持着。

    “畜生!你们背叛我!”陈家的家主放声咆哮。

    “大势已去,三郡王都死在宫中了,伯父你还在坚持什么?要全家人一起去死吗?”陈家的年轻人呵斥道,转身陪笑拱手道,“平将军,您看……”

    话音未落,平将军已经一刀劈了过去。

    年轻人惨叫着栽倒,目光中满是惊恐,陈家主哈哈大笑,状似疯癫:“死,只有死,你们还不动手吗?”

    家将手足无措,围住陈府的兵马已经踏门而入。

    老吏面露讥讽,他收起令牌飞快地走了。

    “将军,那老头是什么人?”一个侍卫疑惑地问道。

    “小人罢了。”

    平将军哼了一声。

    老吏离开武威坊后,就恢复了老态龙钟的样子。

    这一路上他遇到不少小官小吏,有些是像李有福那般巡城,有些是悄悄跑出来打探消息的。

    “高老,这可怎么办?瞧着是彻底乱了啊,咱们……咱们要不要看着投效?”

    “不行,死的还不够多!”老吏眯起眼睛,冷声道,“你们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事情自然而然地成了。”

    对于那些打探消息的,老吏唉声叹气地扯着没边没际的话,能被斥责的,也就区区十来个人。

    这些人都跟李有福很相似,曾经是差役下吏,现在混上了官身,他们眼中有一种诡异的亢奋之色。

    这样的事情同时还发生在宁泰城许多个地方,像老吏这样的人,更是多达上百个。

    兵营、典狱司、巡城司,甚至六部衙门,只是人的身份各不相同,对“真相”知道的程度不同。低阶的小官苦于无法升官,压根不懂庶务的世族权贵一个接一个做他们的上官,日子愈发不好过;兵营里的校尉小旗官们不得不忍受克扣,以及根本没什么本事的世族权贵做头领。

    大部分人很快就被宁王薨了世族互相残杀,马上会空出一大片官职的消息安抚了。

    比起虚无缥缈的拥戴之功,厌恶的上官失势或者死了,自己马上就能升官,这才是好消息,出什么头呢?不如表现自己的能力,万一被赏识了呢!

    而小部分人譬如李有福,他们没有分毫焦虑,这显得格外反常。

    “早年我祖父想着,只要一家人能活下去,那些百姓是典儿卖女,还是家破人亡,管那么多做甚!”李有福对自己手下一个捕快说,后者情不自禁地点头。

    老吏在几条街外另一条巷子,跟一个税吏说:“土地不是达官权贵的,就是寺庙道观的,百姓自己的土地越来越少,受我们盘剥的人也每年减少。上官的胃口只增不减,年年丰收,粮赋收不上来,谁又管我们的死活?”

    陈府大院。

    平将军对自己的亲信说:“差事办不好,粮收不齐,税吏只能愈发残暴。百姓为了活下去,抛弃微薄的田地,去寺庙跟达官权贵家做佃户。税吏做尽恶事却没命活,这样的小人,疯起来当然可怕?他们巴望着世族权贵死一轮,土地被收缴,这样他们就又有十几年好日子可过。”

    王宫之中。

    程泾川看着眼前的人,淡然道:“江南太平,添丁增口再所难免,土地却只有这么多,佃户必须百般讨好田庄的管事,拼命侍弄土地,才能来年续租。做不了佃户,就沦为流民,全家横死,那些田庄的管事比土皇帝还要嚣张。江南富庶至此,每年依然新增无数枯骨,风行阁连通各大商行知晓天下诸多消息,总不会不懂这个道理。”

    “这就是你下令在城外屠戮几大世族的理由?因为他们名下的土地最多?”

    说话的人一身读书人打扮,瞧着寒酸,目中凛然。

    “裘……秋阁主,只要百姓都能安稳地种地,天下无私田,这些纷争岂不迎刃而解?”

    程泾川站起来说,“达官显贵,世族豪强哪个愿意交出手里的土地呢?所以他们只有死,我当然杀不尽这些人,却可以摧毁他们。既然要与天下为敌,就建立一个新的天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