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蓝星
虽然路鹿觉得赵雪教的方法略掉节操,但还是用这种办法贱卖了几件首饰和几块金条,换了些钱。
有了钱,路鹿终于不用在每天画稿中度过了。
尽管他现在每天还是画八小时,但是画自己喜欢的画和画别人要求的画是两个概念。
平时路鹿每个月只接三四张稿,足够自己生活就行,除非某个约稿特贴合他的心,他才会主动去接。
抽空换完了钱,路鹿觉得自己一生的节操都掉在那家当铺里了。
好在,金钱给了他安慰,客人们每次限购的额度也涨了一些,现在每人每次可以买五件了。
至于赵雪,只要她能搬动,路鹿随她拿多少。
这也算是投桃报李了。
有了赵雪的经济援助,还有了宋程帮忙解决快要到期的食品,路鹿总算能吃点好的了。
然而这天他没有点外卖,干脆拆了桶方便面,用热水泡着吃。
“吸溜吸溜~”
“吸溜吸溜~”
许久没吃,偶尔开桶泡面味道还是不错的。
尤其是在夏天的空调房,热乎乎的泡面汤暖到了心里,为身体提供了热度。
熟练地用塑料叉子吸完面条,路鹿把泡面桶扔到垃圾桶里毁尸灭迹。
去洗手间洗干净手后,路鹿终于能在晚上的开店时间里捧着一本书,悠闲地度过夜晚时光了。
“路鹿,今天我又来了。”
路鹿不用抬头就知道那位是山区支教的女老师,自那天之后,女老师隔三差五的就会来一趟,可以说除了宋程,她是路鹿最熟悉的顾客了。
“秋姐,最近过的怎么样?”
一来二去,路鹿和秋彤也混熟了,所以没事的时候两个人也会闲聊。
在山区呆久了,那里只有秋彤一个老师,所以能跟路鹿当面聊天,也是她一天中不错的消遣了。
“还行,教学逐渐步入正轨了。就是那些孩子基础很差,有些孩子每天要在家里做很多农活,所以上课的时候经常提不起精神来。”
“唉,这样想提升成绩,也非常难呐!”
秋彤想起山区的状况就想叹气,她想让孩子们多读些书,争取能考到城里读中学。
虽然现在已经有阶级固化的趋势,底层的人想要往上爬越来越来难。就拿那几个顶尖大学为例,能考上顶尖大学的农村孩子越来越少。
因为城里的孩子在娘胎里就有早教,有为了好学位买学区房的父母,比起资源更多的城市孩子,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但无论如何,这条读书的路子还没有被堵死,读书能改变命运,在这山村里是确实货真价实的。
所以,她一直坚信,这是改变孩子们命运的最佳方式。
跟路鹿讲了一番最近工作的状况,秋彤的心里舒服了许多。于是她跟路鹿打了个招呼,就前往货架前采购最近需要的生活用品了。
“嗯,最近每天的三餐都是白菜萝卜,买点肉改善一下生活好了。”秋彤站在肉类的货架前心想:“山里的蔬菜都是自己种的,吃起来非常新鲜,但是整体这样吃,身体也消受不了。”
她摸了摸自己突出了一圈的锁骨,终于下了决定:“买捆火腿肠好了。火腿肠好保存,能吃很久,而且独立包装,可以奖励给学习用功的孩子。”
在山村小学呆久了,秋彤对孩子们也有了感情。
不管是那天傍晚门槛上收到的大葱,还是孩子们那一声声甜甜的老师,都让她越来越喜欢这些孩子。
于是,潜移默化之中,在平时的生活里秋彤不再只想着自己,也开始考虑起学生的需求。
“把火腿肠当做给学生的奖励,果然有点太单薄了。”
秋彤仔细回想城里的孩子表现好了老师会发什么奖励,有糖果,有小红花,还有各式各样的文具……
“小红花就不必要了,他们学的很努力,只是之前底子打得不好,进度跟不上。”
孩子们写应用题的时候经常会犯一些低级错误,丢三落四。一开始秋彤还会批评他们,认为他们没上心,但是知道缘由后,她就耐心了许多,不再因为这个批评他们了。
这个山村很苦,所以很少会有人来这里体验生活,就连秋彤,也是一时脑子犯热才会选择这里的。
要是她早知道这里会艰苦成这样,打死她她也肯定不来。
她问过那些孩子以前是怎么学的,孩子们说,自从上一任只有初中学历的老师去世了后,他们就回到了家里,直到有前来支教的大学生体验生活,他们才再次有了学习知识的机会,重返了课堂。
秋彤一听这个,就不再强求孩子们了。
前来支教的大学生们有很多不是教育专业,只是想锻炼一下自己,或者抱着公益的心情来到这里,所以水平良莠不齐。在这样恶劣的师资条件下,孩子能学成这样,真的很不错了。
而且他们平时还要帮家里干活,每次大学生们回去他们又要失学,这样断断续续地学东西,能记住这些,已经是很热爱知识的行为了。
综合考虑了学生们的实际状况,秋彤觉得糖果和文具都必不可少。
有些学生的家境困难,连文具也负担不起,干脆她把文具统一发给所有学生,这样不差别对待,又能减轻学生的负担,让他们能专心学习。
至于糖果,这个和学习无关,如果直接给学生,可能会起到不好的影响。所以她决定设一个学习进步奖,每次学习进步的孩子就可以领一些糖果作为奖励,激励他们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学习上。
在脑子里勾画出章程,秋彤在货架上精心挑选了一些实用的铅笔、橡皮、作业本,准备带回去给学生用。
有些学生家境困难,承担不起铅笔的消费,只能把用到头的铅笔绑在树枝上,以此延长铅笔的使用时间。
然而,即使这样,铅笔还是时常不够用,所以他们会用树枝在泥地上练字,让秋彤格外心痛。
秋彤自知,她的力量很微小,不能让孩子们有一个更好的生存环境,她只能尽量让他们的学习条件好一些,更好一些,就从文具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