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集市
“哎呀,说错话了,韩叔父您就当没听见吧……”苏哲宇话语未落,厅内爆发出一阵哄笑,那笑声穿过回廊,飘出宅第,引得路人纷纷侧目,猜想这户人家定是遇到了什么喜事。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一切准备就绪,苏哲宇走到院子里,只见七八个奴仆背着、挑着大小包裹,他不禁眨了眨眼:“苏叔,这是何故?”
回想起来时,自己只带了几件衣物,一个包袱就足够了,如今却要带着如此多的礼物回去,光是看那些精美的包装,就知道里面的东西价值不菲。
“韩郎的礼物,哪能轻易推辞。”苏泽无奈地笑了笑。
“韩叔父……”苏哲宇刚想说话,韩绪却大气地一挥手,神情豪迈:“少十一郎,你若还认我这个叔父,就别推辞。想当年若非九,我哪有今天?这些小玩意儿不算什么,要是缺了什么,尽管开口。”
韩绪这般一说,苏哲宇也不再坚持,苦笑着叹道:“韩叔父您这热情,让我以后都不敢轻易登门了。”
两人对话间,笑声不断,整个宅第都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
韩绪一脸得意地挑逗着少十一郎,嘴角上扬,语带戏谑:“哈哈,你不来找我,我自会登门拜访。少十一郎,你好好考虑考虑,这顿饭你是想吃亏呢,还是想占便宜?”
孙氏在一旁轻轻摇头,提醒道:“别总把你的商人习气挂嘴边。时候不早了,我们也该启程了。天黑了走路可就不方便了,得赶紧回家。”
众人应声点头,随着中门敞开,一行人轻手轻脚地出了门。苏哲宇心中却是波涛汹涌,他边走边打量四周,目光所及之处,皆是江南特色的建筑风格。白墙黑顶,青石板街道,古朴之中透着典雅。
他们走过一户户人家,只见那些双层砖木结构的宅第,檐角翘起,门窗精雕细琢,马头火墙与蝴蝶小瓦相映成趣。街角处,绿树成荫,柳枝随风轻摆,给这宁静的小巷增添了几分生机。
然而,苏哲宇发现这里的人气并不旺盛,稀稀落落的行人匆匆而过,商货店铺也显得冷清。他忍不住低声自语:“这儿怎的如此冷清?与扬州的繁华相比,简直天差地别。”
这时,韩绪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别愣着了,咱们先回家要紧。说不定孙氏夫人已经备好了美酒佳肴,等着我们大快朵颐呢!”说着,他挤了挤眼睛,引得苏哲宇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扬州,那可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都会,自从大运河的波澜在此流淌,它便成了连接南北,汇聚盐漕的交通要冲,一时之间,繁荣昌盛,被誉为扬一益二之地。然而,隋末那场翻天覆地的战乱,也让这座城池饱受创伤,繁华不再。
但苏哲宇心中明白,我国百姓有着不屈不挠的精神,无论遭遇何种磨难,只要给一丝喘息的机会,他们便能迎难而上,让春风再次吹拂这片土地。
唐贞观年间,海内升平,天下安定,商业兴旺,农业丰收,可谓盛世之兆。然而,苏哲宇对扬州城里的人烟稀少感到困惑,按理说,这样的繁荣景象应该让人潮涌动才是。
苏泽见苏哲宇眉头紧锁,不禁微笑着问道:“苏哲宇,你在寻思什么呢?”
苏哲宇眉头微蹙,答道:“苏叔,这城里的百姓似乎并不多,与您描述的热闹景象相去甚远。”
“或许是因为战乱之后,人们还心存余悸,不敢轻易离家。”苏泽推测道。
两人边走边谈,途径一处优美的柳树林,柳枝随风轻舞,如绿丝绦般妖娆。突然,一阵欢快的笑声打破了宁静,原来是一群孩童在捉迷藏,你追我赶,好不热闹。
苏哲宇见状,不禁笑道:“看来,这生机勃勃的场景并不遥远,或许就在你我身边。”
苏泽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知道,这座城市终将恢复往日的繁荣。
“哈哈,苏哲宇,你可得认清了,这四周是宅坊,若想寻得热闹,非得到那集市去不可。”韩绪边走边指指点点,“那里可是商贾云集,酒旗招展,人来人往,喧嚣非凡。”
“你知道吗?”他故意压低声音,眼中闪过一丝调皮,“最近集市上有异域胡姬出现,她们那鬈发碧眼,真是让人一见难忘。”
苏泽在一旁假咳了两声,故作严肃地说:“韩绪,别带坏了苏哲宇。”
韩绪却不以为然,轻蔑地撇撇嘴,“你这就太小心了。苏哲宇,叔父我以后可要带你去开开眼界,看看那些胡姬和昆仑奴。”
苏哲宇只是淡淡一笑,心想:外国人在这个时代倒真是稀罕物。
这番对话让苏哲宇想起了唐朝的坊市制度,坊与市的严格划分,白天繁华,夜晚沉寂,这种独特的城市管理模式,他还真有些好奇。
古时的坊市制度,原本是为了城防与管理而设立,但随着人口的日益增长和商品交易的频繁,那种限时封闭的坊市模式已显得不合时宜,到了中唐时期,这一制度便开始瓦解。如今,无论是长安还是洛阳,坊市之内昼夜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苏哲宇心中暗想,扬州城恐怕也不例外,只是自己未曾亲见罢了。
他漫步至坊门前,只见守卫森严。韩绪在坊里显然是位有头有脸的人物,守门的兵丁一见他,便露出了笑容,点头哈腰地问候:“韩郎今日有何贵干哪?”
“哦,送我家侄儿回家。”韩绪应道,随即示意随行的仆人放下手中的礼盒和挑担,任由兵丁草草检查。
兵丁们并未认真翻找,只是随意一瞥,便挥手让一行人通过。苏哲宇跨过坊门,沿着整洁的街道走去,不久便发现,扬州城果然以水道众多而闻名,河道纵横交错,别具一格。
“这水路,还真是四通八达啊。”苏哲宇不禁感慨。
韩绪闻言,嘴角微微上扬,自豪地说:“那是自然,扬州城的水路可是出了名的,不仅货运便利,景色也是一绝。”
两人边走边谈,苏哲宇留意到街道两旁的商贩忙碌的身影,以及来来往往的行人,其间不乏有笑声和吆喝声,为这座古城增添了几分烟火气。
江南水乡,如诗如画。苏哲宇独步于青石板铺就的曲巷,一座古朴玲珑的石桥映入眼帘,桥旁的乌瓦白墙房屋,散发着淡淡的亲切感。水巷纵横交错,清澈见底,倒映着小桥、青石路和静雅的屋舍。远方,两名渔人披着蓑衣,悠然摇橹,勾勒出一幅江南水墨画的韵味。
苏哲宇沉醉在这如梦如幻的景致中,心想:若此刻飘起细雨,遇见一位撑油纸伞、温婉如丁香的美人,该是何等完美。正陶醉间,忽闻奴仆的叫唤声。
“船家!”一声吆喝,打破了苏哲宇的幻想。只见几条乌蓬船缓缓驶来,船桨拨开水面,碧绿的河水泛起层层涟漪。船上满载着赠礼,随行的奴仆众多,共计五条船。这些琐事自有人安排,苏哲宇不必操心。
韩绪送行时,并未表现得依依不舍,只是简单叮咛几句,要苏哲宇常来常往。岸边,他挥手作别,苏哲宇心中却依旧交织着幻想与现实,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江南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