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冷硬和突兀
可是才过了一晚,一切都变得如此冷硬和突兀。
“你一大早就过来了,究竟是什么事情?”何雨柱意识到张京茹父母这次并不是为了单纯的关心。
他的表情也同样严峻,沉声道:
张京茹的父母显然并不愿多做纠缠,他们的首要任务是跟何雨柱拉开距离,以防债主找上门。因此,他们直奔主题道:
“现在的形势很明确,我和京茹已经商量过了,决定解除婚约。”
“什么?”当何雨柱听见张京茹要取消婚约时,震惊得双眼瞪大。
他在餐馆 后的次日清晨,不仅没有等来安慰,竟然等来了对方父母来逼婚解除的噩耗。他感到头脑一阵混乱,无法相信眼前的一切。张京茹从前对他很是积极主动,婚事也是她筹划进行的。
如果真的退婚,他就失去一切。何雨柱沉默良久,而张京茹的父母冷峻地又接着说了:
“早些决定对你我都好,你应该知道现在处境。虽然京茹并非挑剔之人,但她美貌出众、曲线诱人。原本我就不甚赞同,现在发生这样的事,更不可能让她嫁给你。如果你能理智一些,我们就不再啰嗦,赶快办理解除婚约,否则……我们也有一套解决方法。”
他们带来的一行人暗示着,如果何雨柱不同意解除婚约,今日可能会让他付出沉重代价。
在邻居们低声议论声中,何雨柱长时间保持沉默。大家都清楚了刚刚对话的内容,开始议论起何雨柱今天的遭遇:
“瞧瞧,张京茹父母都来提出解除了。这何雨柱也真是惨,昨日餐馆倒闭,今日就连妻子也没了。”
“张京茹确实过分了些,事情过去第二天早上就提解除了婚事。”
他们提到何雨柱对张京茹有多么的好,昨日金光闪闪的手镯和耳环,仿佛还能听见那些谈论背后金钱的数字。哪怕他对她再如何付出,也难以保证将来张京茹会成为老板娘,更何况他现在没了饭馆,连正式工作都没有,背负一身债务,还有谁愿嫁他为妻?
“不错,谁能料到何雨柱前天还是那么志得意满,今早就变成这样凄惨的样子呢?”
街坊们低声细语,不少目光中的同情也夹杂了怜悯。
经过一段时间,何雨柱的情绪才渐渐缓和过来。在感情层面,面对张京茹提出解除婚约,他内心痛苦万分。然而,他已经明白事情到了此刻的局面,他不希望将问题扩大影响张京茹,故艰难地下决心:
“……好吧,我同意解除婚约。”
何雨柱在说出来时,显得尤为挣扎。
张京茹的父母带了不少人前来,满心打算万一何雨柱不肯退婚,就算是要硬拼一场,也不让他们的联姻计划泡汤。
未曾想,何雨柱出乎意料地理智,他们几乎不费力气就达到了退亲目的。
原本何雨柱还以为,退婚一事就能终结他与张京茹的关系,可是他还没来得及从失落情绪中缓过来,就听到张家的另一番话语。
“我们都听见了,何雨柱自己也答应退婚。”
“从此张家与何雨柱毫无瓜葛,有些事情需要理清。”
“当初何雨柱开店的时候,我们几乎倾家荡产借给你们五百块以作资助。现在餐馆没了,而我们也与你无关,那些钱是不是该还给我们呢!”
什么?
何雨柱听那对张家长话如同刀割,他们一本正经地索要那五百元钱,让他的心直降至冰点。
何雨柱确实曾见过那钱,但他分毫未用。他反唇相讥:“你们还好意思问我那五百元,你们回去问问张京茹,那钱用到哪儿去了?她筹备婚宴想要最好的宴席,还有最贵重的金手镯,那天所有出席的人都见识到了那副金色镯子和耳环。”
“当时五百块还远远不够,我甚至掏了百元补足。你们居然还来讨这笔账,你们还要脸面吗?”
脸色铁青的何雨柱严厉斥责。
“既然提到了钱,那些珠宝先还给我!”
闻言,张京茹父母的脸色愈发难看。
清晨他们出门前,张京茹叮嘱他们去向何雨柱索取五百块钱。
即使张京茹并未直接要求,他们也有心找何雨柱讨回。
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这笔钱竟花在这事上了。
“真当何雨柱是大笨蛋,啥都要掏腰包?”
“照这么说,张京茹嫁不出去倒也挺好,这样的家庭怎会出优良的女孩儿。”
“如今他一无所有,你们还要逼债,之前订婚宴都是他出的钱,起码得有些基本的体面。”
四合院里的邻居们原先是抱着看好戏的心态,此刻气不过,都开始站到何雨柱这边为他发声。
张京茹家简直是吸血虫一般的行为,叫人无法忍受。
正常人都会为这种过分行径愤慨。
面对四合院邻居们的唾骂,张京茹父母灰溜溜地带人离开。
回家后,张京茹立刻紧张追问退亲的事情进展如何。
知道了何雨柱干脆的退婚决定。
张京茹内心虽有喜悦,但还是为他的轻松应允而暗自不满。
何雨柱同意得这般容易,让她觉得他在心底并非重视自己。
但无论如何,这问题的解决使她松了口气。
“出了什么事?能摆脱掉何雨柱不是好事嘛?你们怎么脸色难看?”
看见自己父母面色凝重,张京茹不由得发问。
此时父母目光刚好捕捉到她手上戴着的金镯。
“你还问我们怎么回事,是你提醒我们要向何雨柱讨钱。可是我们用来帮你买那黄金首饰,却被院里的众人一阵嘲笑。”
“原来说好一旦退婚,这些饰品就该退回,不然……”
毕竟还是有脸面的人,他们在想到这里时,希望能将这些珠宝还回去,却不曾料到,张京茹无论如何都不同意他们的提议。
“这些都是我的,既然拿在手里就不可能再送回去。那五百元是给何雨柱的,他怎么花是他自己的事。”
“如果你们还想追讨那五百元,就去找何雨柱吧。这是我的金饰品,谁也不准碰。”
张京茹冰冷地坚决表态。
看着她的样子,她的父母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
“不是我不想嫁何雨柱,是他自己不上进,这件事不能怪我。”
张京茹不高兴地哼了一声,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卧室。
离婚后的何雨柱陷入了一阵沮丧。现在的他,成为了四合院的笑柄,失业加丧偶,债务缠身,哪还有胆出门?
即使困难重重,日子还是得继续过下去。在家躺了一阵后,何雨柱终于决定找些办法找份工作。
焦急的贾张氏与贾东旭这时敲响了他的门。之前,他们借给何雨柱两百五十元,眼看着餐馆破产,他们心里一天比一天担忧如何收回贷款。
思虑再三,他们认为只有一鼓作气直面何雨柱才能要回这笔钱。
“何雨柱,开门吧,咱们需要把事情谈清楚。”
“躲起来是没有用的,赶快开门!”
贾张氏和贾东旭连续拍打着门,里面却无人回应。
“不行,如果再让他拖欠,我们这笔钱就收不回来了,我看我非得破门而入不可!”
贾东旭气愤地说,已做好撞门的准备。只见他往后退了几步,然后猛然向大门冲击。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门这时开了,贾东旭没防备,径直跌了进去。
“哎哟!何雨柱,你到底听见没?我们都拍半天门了!”
贾东旭摔倒在地,不满地说。见到何雨柱和贾母的脸庞,他对他们的意图心知肚明。
“不管怎样,没有钱,只有这条命给你们!”
何雨柱严肃而决绝,不容半分反驳。
但贾张氏的蛮不讲理在四合院里可是出了名。眼见他不想还钱,她自然也失去了忍耐。
干脆,她径直坐在何雨柱家门外,放声痛哭。
“这是什么道理啊?何雨柱借钱不还,欺压孤儿寡妇!两百五十块呐,我都把它当了寿材本钱了。你不还钱,我宁可在你家门前饿死!”
“老天!怎么就不下个雷把他这禽兽劈死算了?”
一大早的闹剧已经引来邻里们的烦恶。开始大家都不想理会,但贾张氏愈哭声愈大,终于有人受够了出来。
易中海和刘海中正要上工,作为四合院问题解决者之一的他们,也只得前去处理。
“贾张氏,别无事生非,究竟有什么事?”
易中海皱着眉,口气不耐地说。然而贾张氏并不领情,一抹鼻子,理直气壮地质问:
“让何雨柱还钱!那可是我一辈子辛苦积蓄的两百五十块钱,他必须还!”
她说着哼了一声,继续数落道:
“他何雨柱哪来的妄想,就想学张理搞餐馆。连张理的餐厅都关门了,他一个蠢头脑,成得了什么气候?”
“不管怎么样,今天他必须把钱交还给我,否则我就赖在他家里不出去了!”
贾张氏说得毫不顾忌。
39 破坏张京茹名誉
&34;雨花,你回来了?我有话想与你讲。&34; 何雨花望着门口的大妈,有些诧异地怔在那里。
紧接着,何雨花仍然走向那里。
&34;雨花,我觉得有些事情最好还是与你商量一下为好,&34; 大婶边说边拉起何雨花走出门外。
随后,大婶急忙讲述了张京茹和何雨柱结婚的具体详情。就在订婚宴会当天,张京茹手上的金手镯和耳环格外瞩目,这些都是何雨柱精心选购并准备的。再加上如此盛大奢华的宴会场面,不言而喻,在不显眼的地方肯定花费不小。
大婶越说越是激愤,何雨花闻言满脸通红,怒不可遏。
&34;什么?我哥怎么会负债这么多?&34;
&34;我就说张京茹不是个良伴,偏你哥要与她成亲,现在你看!&34;
&34;不行,这样的张京茹不能轻易饶过,我非去找她理论不可。&34; 话音未落,怒火冲头的何雨花并未听完大婶的所有话便愤恨而去,准备找张京茹家论理。&34;
望着何雨花怒火冲天离开的背影,大婶心中也充满了忧虑。要知道易中海曾经借给了何雨柱一千元。此刻一无所有的何雨柱,总需寻个法子帮他筹措。
原定大婶想要去要账于何雨柱,易中海却拒绝坚决,于是她只得转变策略,把目标转向债务的另一方——张京茹。仅凭手镯耳环,估价也有数百之数,足以为一笔重要的资金。
怒火满溢的何雨花闯进了张京茹家。
&34;张京茹!快给我出来,你的不要脸货!&34;她厉声道。
&34;为了嫁给你,我哥倾其所有,你却又轻飘飘提出退婚,凭什么这么轻易翻脸?这件事非说清楚不可,否则就是要你还钱!&34;
何雨花站在张京茹门前怒喊,吸引了邻里们的注意。
原本近几日,张京茹因自认为面子全无而选择居家不出门。今日她正想出去透透气,没想到何雨花却在这时闯了进来,还戴上了金饰引人注目。
听闻动静,张京茹的父母匆匆赶来。
&34;我们京茹已解除婚约,你赶紧走,彼此再无关联了。&34; 声调坚定且毫不含糊。
&34;就是,你哥当初亲口提出的解除婚约,你现在跑来说这些有何用意?&34; 父母语气不容质疑。
&34;何雨柱欠下巨款,是他自身能力不足,并非因为我女儿。&34; 他们维护家人,态度强硬。
何雨花见到对方寸步不让,也毫不客气,“各位都是张京茹家的邻居,大家肯定也都见识过这一家人的 。”
她坐在门前台阶,接着诉说:&34;我哥倾尽钱财只为与张京茹开店营业,店铺选样都是张京茹一手决定。订婚礼上那些金器,是我哥辛辛苦苦买下的,这回必须要有公正的说法!”
边讲何雨花越发起怒,哭声中带着强烈的不满和悲痛,引起了周围邻居的议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