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四合院:从激活签到系统开始赢 > 第52章 上面来人

第52章 上面来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下午刚上班,王前进和叶桦前后脚走进会议室。

    一走进会议室,叶桦的目光便投向坐在主位的杨为民,以及他身旁的陌生中年人。

    不用想,光从中年人身上的技术人员气质,叶桦就已经猜到对方的身份,百分百是“上面”派来对接新项目的人。

    杨为名见王前进和叶桦到来,站起身介绍道:

    “前进、小桦,这位是冶金部的宋大鹏,宋研究员。宋研究员,这是我们红星轧钢厂技术处的处长王前进同志,这位是技术一科的叶桦同志,同时也是热连轧机的设计师。”

    “你好,宋研究员。”

    “你好你好,久仰大名。”

    “”

    上方简单认识一番之后,气氛逐渐变得轻松起来。

    其他人则就没有这种待遇了。

    待所有与会人员全数到场,宋大鹏直接进入会议主题,开始为众人详细讲解顶底复吹转炉的建造细节和注意事项。

    并逐一列出关键的技术要点和建造难点,让在场的工程师对于顶底复吹转炉有了更清晰、全面的了解。

    叶桦看着手头的资料,略微有些惊讶。

    这份资料的确是自己“卖”给国家的那份,不过资料里有相当部分的内容被专门修改过,变得更加简单,转炉的尺寸也缩小了一大圈。

    这样修改的好处是简化了转炉,让它更容易大规模普及和建造,但缺点也比较明显,简化转炉的钢铁产量和质量,肯定会有不小的影响,具体影响有多大,只能等建造出来完成试生产才能知道。

    叶桦想了一会儿,也明白“上面”简化顶底复吹转炉的用意。

    此时国内绝大多数的制氧设备,没有氩气回收系统,这就导致钢铁厂缺少氩气作为底吹的气源。

    缩小转炉的尺寸能减少对氩气的需求。

    还有最明显的好处,能够大幅缩减转炉的建设周期和建造难度,一切都为了快速普及顶底复吹转炉。

    不过,即使是简化版的转炉,放在现在这个时间段,也是相当炸裂的技术,国外想要做到这种程度,至少还需要十年时间。

    对此,叶桦也没有过于纠结,他只要按照上面的要求做就行。

    以这份资料的详细程度,只靠红星轧钢厂现有的技术实力,也能按时保质保量地把转炉建造出来。

    这场项目会议持续了一个多小时。

    王前进等十几位工程师,纷纷提出自己的疑问,宋大鹏也都一一详细解答,尽量不让他们留有疑问。

    宋大鹏见所有工程师没有问题后,见叶桦眉头微皱,询问道:

    “叶桦同志,你是有什么问题吗?”

    “抱歉!宋研究员,我刚刚走神了。”

    叶桦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赶紧道歉。

    这个小插曲很快就被人遗忘。

    确定众人全都没有疑问后,杨为名开始给众人分配具体的工作。

    有着上次攻坚“热连轧机”项目的经验,在座的工程师表示没有一点问题。

    唯一比较担心的就是时间。

    这次“上面”给他们的时间特别短,他们需要在十天内完成转炉的建造、检测和试生产,十天之后就要正式投入生产,所以他们的时间非常紧张。

    项目会议结束后,所有人都开始疯狂的忙碌起来。

    一连七天时间叶桦和其他工程师除了吃饭、上厕所和睡觉外,其余的时间基本全部都用在这个项目上。

    将简化转炉建造出来只是跨出第一步,后面还需要进行复杂的检测,确保试生产时不会出现问题,只有等到试生产通过,这样才算完成任务。

    可能是“上面”给的资料太过详细,基本没有遇到问题。

    第八天上午,顶底复吹转炉正式完工,并通过各项检测。

    杨为名得知这个消息后,立马带着一众厂领导来到车间。

    当他们看到车间里的转炉时,脸上露出一抹激动的表情。

    随着全国各地的“好消息”不断,轧钢厂的领导层压力也是与日俱增,他们迫切需要能够拿的出手的政绩,向“上面”表明他们的工作态度。

    杨为名走到王前进身旁说道:

    “前进同志,新型转炉什么时候可以正式投产?”

    “杨厂长,理论上现在就能投产,只不过还差最后一个步骤。”

    杨为名见王前进说话说一半,赶忙催促道:

    “前进同志,你倒是继续说啊!”

    王前进这会也没有卖关子,直接说道:

    “还需要您下令进行试生产,只要试生产没有问题,就可以准备正式投产了。”

    得到准确答复的杨为民,顿时松了口气,他还以为出了什么岔子。

    大手一挥,直接让人去仓库运了一堆废钢来到车间。

    随着顶底复吹转炉开始运行,原本还算凉爽的车间,温度急剧升高。

    没多久,在场所有人已经满头大汗。

    等转炉的温度达到标准后,废钢经送料口进入转炉内部,王前进对负责操控设备的工程师大声喊道:

    “顶吹氧占百分之二十到四十,底吹氧占百分之六十到八十,再附加喷吹燃料预热废钢”

    “”

    一道接着一道的指令下达,在场的技术人员全都忙碌起来。

    一个小时后,第一炉钢水已经完成熔炼,正慢慢注入提前加热好的模具里。

    早已准备好的检测人员,待温度降低之后,开始对钢锭进行检测。

    二十多分钟后,一名技术员跑过来,对杨为民说道:

    “厂长,钢锭的指标全部达标,有些数据更是高出标准一大截。”

    “什么?你说的都是真的?”

    杨为民心急如焚一把抓过检验报告,看着上面的内容,心里悬着的大石头终于落了下来。

    其他几位轧钢厂的领导见状,纷纷凑上前,目光紧盯着报告上的数据,越看越是激动,这是啥?这是政绩啊!

    上面交代下来的任务,我不但提前完成,还超量了,这可不就是功劳!

    众人也都被转炉的生产效率震惊到了。

    比起厂里建造的熔炉,真就是一个天,一个地,完全不在一个层次。

    众人心情稍稍平复后,第二炉钢水已然熔炼完成。

    杨为民如梦初醒般回过神来说道:

    “你们先试生产,没有问题的话,明天就安排正式投产。”

    “知道了,厂长。”

    得到明确答复后,众人齐声应和。

    杨为名又对众人稍加“勉励”一番,便转身朝车间外走去。

    他还得去给老领导汇报工作。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