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易中海师徒上门
贾东旭很快就想到了解决办法,他先是警惕地看了看四周,确定周围的工友没注意这边,于是俯身在易中海耳边小声说道:
“师傅,其实我们师徒二人可以一起申请去新车间,以您的技术和经验,还不是手到擒来。”
易中海闻言脑子转的飞快,瞬间就想通了其中的关键。
“对啊!我刚刚怎么没有想到呢?”
意识到自己的声音有些大,易中海赶忙压低声音,生怕引起周围人的注意。
自从“限时活动”开始以来,钳工车间的工作量下降了一半,不再像以前那么忙碌。
而且他因为一些事情,在车间里的名声并不太好,虽然没有人当他面说起过,但是一些小道消息他还是听过。
趁着这个机会正好可以换一个工作环境。
至于说新车间是否有合适他的职位,易中海丝毫不担心。
凭借着他七级钳工的技术和经验,无论在去哪个工厂都可以畅通无阻。
这也是他非常看重技术的原因。
而且叶桦在钳工二车间制作发动机的时候,他也好奇前去观摩过,里面不少工序都需要钳工,相信新车间也不会拒绝自己这个七级钳工。
想到这里,师徒二人对视一眼,并在心里下定决心。
无独有偶,类似的场景,正在轧钢厂各个车间不断上演。
不少人都抱着跟易中海一样的想法。
随着新车间招人消息的发酵,越来越多的工人,前往各自车间的主任那里填写申请表,希望加入新车间。
起初,并没有多少人去写申请,都在观望,想要等其他人先去。
有这种想法的人并不少,很快就有人发现了异常,因为周围的工友时不时就会消失一段时间,起初只以为他们是去上厕所,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消失,这才发现他们是偷偷报名去了。
这下子可算是捅了马蜂窝,有想法的人争先恐后地往车间主任办公室跑去。
当各车间主任发现报名人数占了车间百分之六七十后,顿时吓了一跳,赶忙将这个消息向上面一层一层汇报。
不汇报不行啊!
虽然不知道新车间需要多少人,但是按照现在的势头,自己负责的车间,将要出现无人可用的情况。
杨为名等一众轧钢厂领导得知这个消息后,也是被震惊地目瞪口呆,心说新车间的吸引力这么大吗?
经过领导层商议决定,新车间将按照技能比赛的形式,挑选优秀者加入新车间。
随着工人下班回家,新车间的事情,开始快速传播。
在得知项目负责人之一是叶桦后,不少人的心思顿时活络了起来。
可当他们知道这次不招收新员工,实行内部招聘后,个个变得唉声叹气。
心说:“这泼天富贵,跟自己无缘了。”
即使这样,还是有不少人仍不死心,趁叶桦回家的路上,向他打听新车间的事情,都被叶桦给婉拒了。
回到家,叶桦和张曼丽在屋里边吃饭,边聊着轧钢厂发生的事情。
阎埠贵家
“老阎,你说,咱们要不要去找叶科长帮帮忙,让他把咱俩解成弄到新车间,我刚刚可是替你说了,新车间的待遇比其他车间高一大截,如果是临时工的话,只要进了新车间可以直接成为正式工。”
“你以为我不想,临时工和正式工差了十几块钱,解成要是能成为正式工,咱们的投资也能早些收回成本。”
三大妈闻言赶忙催促道:
“那你倒是想想办法啊!实在不行咱们再弄点花花草草给叶科长。”
阎埠贵没好气的瞪了三大妈一眼。
“你说的倒是轻巧,现在都十一月份了,我就是想弄也没地方弄,而且我听刘海中说,这次选拔的人需要技术好,咱们家解成有那点能靠上。”
阎埠贵一大段话说完,端起搪瓷茶缸“墩墩墩”的喝了起来。
“你让我想想”
“”
阎埠贵夫妇正在商量时,易中海师徒二人已经拎着两瓶酒和卤肉来到叶桦家门口。
“咚咚咚!叶科长,正吃饭呢!”
“一大爷,东旭哥,快点坐下吃点。”
叶桦刚刚通过神识知道两人过来,倒也没有太过惊讶。
易中海两人闻言也不矫情,拎着白酒和卤肉走进屋里,把东西放在桌子上。
“叶科长,你这搬过来这么久,咱们还没单独喝过酒,今天我们好好喝上一杯。”
“那感情好,曼丽去橱柜里拿几个杯子,今晚我跟一大爷好好喝两杯。”
张曼丽自然知道对方来的原因。
叶桦刚刚就已经跟她详细说了一遍,也早预料到会有人要来。
只是没想到来人会是易中海。
“”
酒足饭饱之后,易中海开始说起此行的目的。
“叶科长,我想跟您打听一下,新车间的事情。”
“一大爷你说新车间啊。”
叶桦心里暗笑,终于忍不住了。
其实他对于易中海和贾东旭两人来新车间并没有什么意见,相反他还很需要易中海这种高级钳工,以及贾东旭这种肯干活、听话的人。
因为他对新车间的期望特别高,不再是简简单单的生产车间。
他准备在发动机车间实行标准化生产。
也算是一次尝试。
成功了意义非凡,
失败了也能积累经验。
要是能让国内提早完成标准化体系,它的意义将非同凡响,影响不亚于蘑菇弹。
只不过这些东西都还在纸上,距离落地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原因也很简单,新车间还没有影子,等车间建设好还需要一段时间,后面的设备、生产工艺,都还需要按照需求进行调整,只为保证发动机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叶桦也不打算绕圈子,直接说道:
“一大爷,我就直接跟您说吧,您是七级钳工来新车间我是举双手赞成的,东旭哥的技术也不错,想要来新车间问题也不大,但是我没办法给你保证,因为这次报名的人数较多,厂里决定技能评比,择优录取工人。”
“技能评比吗?”
“没错。”
易中海闻言松了一口气,他对于自己的技术还是相当自信的。
至于徒弟贾东旭他也不怎么担心,经过他这么久的调教,他的技术有了十足的长进,在同龄人里面绝对算得上优秀。
此行最主要的目不是让叶桦答应,而是想探探叶桦的口风。
虽然对方说过不再追究以前的事情,但是究竟追不追究易中海也没把握。
现在得到了答复,他也松了口气。
易中海师徒二人没在多待,晃晃悠悠的往外走去。
跪求个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