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御史大官人 > 第190章 史上最严禁令!

第190章 史上最严禁令!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几天后。

    东西二城随即掀起了一道收购狂潮,以前的烂尾商铺、地处犄角旮旯的地块、偏僻的棚户区、无人问津的角落等等,皆被一家刚刚成立不久的“双喜商社”所收购,并迅速整合,在两地中心处清理出了一片偌大的空地。

    涉及拆迁之民户,都得到了一笔不斐的补偿金。

    愿意拿钱走人的还好,意图投机取巧,妄想坐地起价的钉子户,情况就很糟糕了,“喜爷”麾下的征收队会教他们认清现实

    城中半数以上的民间施工队,包括寻常脚夫、漕运车队、散工、黑工等等,一夜之间都被雇佣,大批量进驻东西二城的工地,无数建筑材料有序运入,阵仗极大,竟似有大兴土木之景象。

    如此大力的兴师动众,资金耗费必然极大,也必会引起朝廷的注意。

    好在李琪运营梨园十年,私下已敛财无数,底子够厚,倒也能负担得起。

    至于,朝廷的监管自然得由徐sir亲自出马解决。

    户部统管天下民生,理论上民间发生的所有交易,都得受其监管。

    涉及民户拆迁补偿、民间土地交易等等问题,必先向户部报备审核,得到批示留档后,方才算交易完成。

    工部司职天下工造,虽说在内阁六部之中地位最低,但也有一定的监管权。

    原则上,工部只管朝廷和皇室的土木建设,但涉及京都民房改建、沟渠挖设等等,却也在工部的监管序列。

    只因,他们要确认这些民间改造会不会有碍于城防,影响城防的稳固。

    故此,徐安要想把所谓的“大商超”建起来,就必先得到两部的批文。

    而他应对的策略极为简单,但不得不说的是极为有效,几乎一天内就拿到了全部的批文。

    时已初冬,春闱后,便是京察。

    每至京察,就是御史台府一年中最高光的时刻。

    由台府领衔的京察队伍,会深入京畿六道与各大州府腹地,监管、审查过去一年各大司衙和各地官府的政绩。

    通过京察者,可留任,可升官,可赏赐。

    但要是无法通过的官员,轻则被朝廷下文训诫、贬官,重则抄家流放也不无可能。

    在临近京察这个节骨眼上,六部官员恐怕谁也不愿得罪御史台的人。

    徐安顶着台府两院监察使的身份,不过是先后去了户部和工部一趟,并稍作暗示,转头李琪就顺利拿到了两司的批文。

    不过,得以兴建主体,只是徐安“大商超”计划的第一步。

    要想让生意大火,仍需一人一府的鼎力相助。

    而这个人和这个府衙,便是周百威和他领衔下的京兆府!

    七日后,中午。

    徐安的马车停在了京兆府后门门口。

    刚走进去,便见到后院中的周百威提着一个鸟笼,在听曲逗鸟,一副惬意自得之色。

    这位大乾“硕果仅存”的三朝元老,虽还占着府尹之位,但早几年前已经不管俗务,府衙几乎所有的工作都交由他麾下的两名府令去操办。

    虽仍旧每日上朝出更,实则都是在浑水摸鱼。

    当然,这是得到了皇帝的特殊优待。

    徐安上前行礼后,幽幽笑道:“先生好兴致啊,笼中是什么鸟?”

    周百威浅笑着,瞟了他一眼,道:“老夫门生众多,但唯独你一人习性最为鲜明。你是无事不登门的主儿,哪会无缘无故来找我这个糟老头子?更不会在意什么笼中鸟,说吧,何事?”

    徐安尴尬一笑:“知学生者,莫过先生。那七喜便不作委婉了。先生,这几日学生无事,逛了一下京都恕我直言,顿感世风日下啊。”

    闻此。

    周百威脸色一僵,道:“世风日下?你这是什么意思?我京兆府司职京都六县治安,乃直管民情的第一衙门。你直言世风日下,是在暗指为师在其位,而不谋其政?”

    徐安赶忙道:“那倒不是。先生虽是府尹,但已多年不管俗务。即便京兆府有所失职,那也是两位管事府令的责任,无关先生。”

    “哼,怎么?京察在即,你是想从我京兆府下手,让为师交两个人出去,给你查办?”

    “非也。但即便学生不说,先生当也知道若京察之时,台府对京兆府有所弹劾,先生必不能安身事外。学生此来,便是想未雨绸缪,为先生规避责罚,并安以民心。”

    “哦?”

    “先生,学生一路而来,逛遍了整个京都。自感有两大疏于管制之处,而这两处疏漏若不及时更正,日后定成有心人直指先生渎职的把柄。”

    “哪两项疏漏?说来听听!”

    徐安应是,正色道:“第一,城中卫生环境极差,无数小商贩当街乱摆乱卖。毫无秩序不说,摆摊后留下的垃圾也未及时清理,导致城中各处臭气熏天,乌烟瘴气,极大影响市容市貌。一些素质低下的民众,甚至当街掏裤裆撒尿尤其是东西二城,住着京都近七成的人口,却无一处固定的交易市场,街上也没个垃圾桶,也无清理街道的专职人员。环境用脏乱差来形容,都难以贴切。”

    “第二,京都是我大乾第一城,本就往来客商繁多,京都四门一经开启,人流商队便是逻辑不绝,顺流不息。朝廷虽有针对交通管制的初步条例,但明显细分不够,治标不治本。来之前,我让周师弟查了一下。每年死于交通阻塞、节日踩踏、马车失控撞击等等因素的人,竟高达上千人之多。说明,问题已不容忽视。”

    “京兆府管六县治安,无所不涉其及。三司衙门,一个管皇家重案,一个管民间要案,一个只管官员腐败和纠察。余下的,就都是京兆府的管辖范围。按理儿说,这些都是先生的责任啊先生不能不管!”

    周百威听后,微叹一声,却是苦笑道:“七喜啊,你以为为师就没想过这两个问题?只是,想起来容易,解决起来难。城中的小商小贩都是贫下中农,一生劳苦,没多大本事。也就会开开荒,种种地,养家糊口。为师自然知道乱摆乱卖会影响市容,但一旦禁止,便等同于断了这些商贩和平民的口粮与生计,你于心何忍?”

    “至于卫生问题府衙倒是想过要雇佣多些人员,清理城中污秽,还各大街区一个干净整洁。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师数次上书朝廷,要求户部下拨款项,整治脏乱问题。户部那些老狐狸却多以国库拮据为由,要么拒绝,要么只给一丁点银两,京兆府也是有心无力。”

    “交通问题就更是一个硬伤,京都四门,南门是皇室和各司衙官员专用,百姓不可通过。北门虽也常开,但除非有紧急事件,否则理论上就只允许外邦客商和使节队伍通行。真正容许百姓入城的渠道,也就东西二门。每至节日或者盛会,大量百姓同时涌入,岂有不拥堵、踩踏之理?唯一的解决方式,便是摒除等级观念,四门都允许百姓畅行。不过,谈何容易?”

    徐安笑道:“先生所言极是,这几个问题确实都是老顽固了。但若学生有方法能让先生摒除顾虑,又能切实解决问题,先生想不想听?”

    周百威听此,目光一亮,道:“你有办法?什么办法?”

    “其一,全城禁止随意摆卖,但不是要断小商贩的口粮和生计,而是将他们集合到一处坊市综合管理!则,秩序可成。其二,颁布政令,严禁居民随意大小便,沿街兴建茅厕和垃圾回收站,加派负责环卫的人手。其三,细分东西二门的交通管制,分时段、分流疏导人群。集会欢庆事宜,必先得到京兆府的准许。”

    “呵呵,这些方法,为师有想到过。但关键还是在于一个钱字,户部不拨款,一切都是空谈。”

    “确实。但如果不需要户部拨款,有人愿意相助先生做这些事呢?不瞒先生,学生有一好友,乃是大善人。他自愿为城中商贩提供经营场地,并承诺一百年不收租金,只为惠及于民。且,愿斥巨资为朝廷兴建沿街茅厕和垃圾回收站,不用朝廷府衙出一分钱!先生只需配合发布政令即可,先生可愿意实行?”

    “嗯?此话当真?天下竟有如此为国为民的大善人,自愿出资助民?你何时认得的朋友,为何为师此前不曾听你提起过?”

    “这些先生可暂且不管,容学生余后解释。至于最难啃的交通问题,学生也已为先生准备了详细的解决方案。”

    说着,便从怀中取出了几卷文书,交给周百威。

    周百威大感兴趣,一边看着,一边与徐安聊起了细节。

    一个时辰过后。

    在徐安不胜其烦的解释之下,周百威似乎理清了某种思绪,哑然失笑道:“为师明白了。敢情你没有什么大善人朋友,那人便是你自己!你是想拉为师下水啊”

    “若无意外,京兆府这几道禁令一出,不出半年,你便会赚个盆满钵满,对不对?哼,有没有为师一份?为师京察过后,便会卸任了。养老钱你出!”

    徐安也不掩饰,黠笑道:“当然!先生有独一份,那么我们这事儿算成了?”

    周百威目光一转,虽未明确表态,却道了一句:“今晚留下吃饭吧,陪为师喝两盅。”

    “谢先生。”

    如此一言,徐sir知道自己的大商超计划已然成功一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