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第章 入翰林院
盛宣脚步沉重地回到家中,与盛父盛母简短地交谈了几句,回到房间。
关上门,将一切喧嚣都隔绝在外。
他站在书架前,目光扫过一排排整齐的书本和课业,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他不能再沉溺于与裴淮青的情感中,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半晌后,盛宣深吸一口气,喊来六子,让他准备一个大的木箱子。
六子很快将箱子搬来,盛宣开始一件一件地将东西放入箱子中。
从裴淮青曾经送他的衣物,到书籍、笔墨纸砚,再到玉簪和手串,他亲手将每一样物品都整齐地摆放好。
他决定将与裴淮青有关的一切都封存起来。
可每拿起一样东西,他的心里都会涌起一股难言的情绪,有不舍,有遗憾,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坚定和决心。
盛宣将箱子盖好,用锁牢牢地锁上,然后吩咐六子将它放到房间的最角落处。
他转身回到书桌前,整理接下来的计划和未来的打算。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盛宣的书桌上。
盛宣整了整衣冠,前往翰林院报到。
他先去见了翰林学士刘大人,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刘大人对这位新科探花早有耳闻,让盛宣自己去熟悉环境,并鼓励他多与前辈交流学习。
盛宣恭敬地退下后,开始四处走动,熟悉翰林苑的环境。
后面整日翻看经史、观看之前起草的一些文书,同时也积极向其他人请教问题。
他的勤奋和好学很快就赢得了众人的赞赏。
日子一天天过去,盛宣在翰林院中也渐渐熟悉起来。
这日,御书房里。
皇上批完手中的折子,目光不经意落在一旁起草文书的侍读学士上,突然间想起盛宣。
他问道:“盛宣可到了翰林院?表现如何?”
侍读学士恭敬地回答:“回皇上,盛大人自入翰林院以来,便潜心于研读史书与文书,勤奋好学,深得众人的夸赞。”
皇上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如此甚好,朕的翰林院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年轻才俊。”话锋一转,他又问道:“那你看来,他性子如何?”
侍读学士面露难色,沉吟片刻后道:“皇上,臣与盛大人并无太多交集。”
皇上笑了笑,“也罢,能被众多爱卿看重的人差不到哪去,朕也不便过多干涉。”
侍读学士章大人,低着头保持沉默。
“朕记得,朝考的成绩出来了是吗?和朗可在此列?”皇上突然问道。
章大人回答:“回皇上,明大人作为此次朝考前几名,正式成为庶吉士入翰林院,听闻今日已经来报到了。”
皇上点了点头,摆摆手,“退下吧。”
章大人应声退下,心中却不禁泛起一丝波澜。
等回到翰林院后,他来到盛宣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和煦地说道:“年轻人,好好干,前途不可限量啊。”
刚入仕途便在皇上面前留下了好印象,还这般惦记,日后更不用说。
不像自己,一把年纪了还窝在这里,多年都没有变动。
想到这,章学文一阵摇头叹息。
盛宣抬起头,恭敬地拱手行礼,“多谢章大人指点,盛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皇上和众位大人的期望。”
章大人点点头,心中对盛宣的评价又高了几分。
他觉得这个年轻人不仅踏实稳重,而且谦逊有礼,确实不错。
接着章大人说道:“对了,今日明和郎明大人也入翰林院了,你们同为新科进士,可以多多交流。”说完转身离去。
人走后,盛宣看着手中的经史,陷入了沉思。
他没想到明和郎竟也来了翰林院,上次琼林宴短暂的接触就足以让他对这位皇亲国戚避而远之。
以他的身份明明不用科举,就有享不完的荣华富贵,却偏偏选择了这条路。
盛宣轻轻叹了口气,将思绪拉回到手中的经史上,只想专心致志地做好翰林院的事。
临近中午,一位年轻的男子跨入翰林院的大门,一进门就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他身着红色官袍,面容俊朗,但眼神中不经意流露出的傲踞让人不免有些不喜。
正是新入翰林院的庶吉士——明和郎。
明和郎环顾四周,目光最终落在了盛宣身上。
见对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周围的喧嚣充耳不闻。
他缓缓走了过去,每一步都显得那么从容不迫,微微笑道:“盛宣,我们又见面了。”
盛宣听到声音抬起头,看到他也不觉得惊讶,淡淡道:“明大人,别来无恙。”
明和郎看着盛宣那平静如水的眼神,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莫名的嫉妒。
他不懂对方为何要如此低调,仿佛生怕别人注意到他一般。
他心中暗道:“这个盛宣,还真是难以捉摸。”
“盛宣,你我同为新科进士,日后在翰林院中,不妨多多交流。”明和郎故作友善地说道。
盛宣点了点头,道:“明大人所言极是,翰林院乃学问之地,自当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两人之间的对话虽然客气,但明和郎却能从盛宣的语气中听出一丝疏离。
就在这时,郭文远走了进来,打断了两人之间的尴尬氛围,“盛大人、明大人,原来你们在这,众人找你们呢。”
听到这话明和郎微微皱眉,似乎对郭文远的打断有些不满,但他还是看向盛宣说道:“那我们便一同过去吧。
盛宣将手中的经史放在桌上,随着明和郎、郭文远一同向外走去。
午后,翰林院中热闹非凡,新进的进士们都在相互介绍和交流。
盛宣也参与了其中,只是他深知,言多必失,大多都是安静地站在一旁静静聆听和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明和郎作为皇亲国戚自然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明大人,此次能入翰林院,真是恭喜啊。”一位学士走上前来,拱手道。
明和郎微笑着回礼,道:“多谢大人抬爱,能与众位学士一同在翰林院共事,是明某的荣幸。”
众人对着明和郎纷纷称赞。
翰林学士刘大人走了进来,他环视一周见众人都在,便清了清嗓子道:“诸位都是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佼佼者,既然来到翰林院,就要时刻铭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众人拱手应是,表示将谨记刘大人的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