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朱元璋诈死,设局执法!
&34;祁钰体健如龙,景泰朝的重任就托付给你们了。&34;朱棣目光扫过众人。
&34;这是吾辈职责所在,定当全力以赴。&34;
一番交谈后,众人纷纷退去。
&34;于谦,你留步!&34;朱棣唤住了于谦。
于谦只好坐了下来。
&34;土木堡一役,武官势力几乎全灭,五军都督府已成空壳。&34;朱棣望向于谦,&34;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34;
于谦行礼回应:&34;武将势力重创,文官团体势必将崛起壮大。&34;
&34;朝堂之上党争虽会导致内耗,但却是最佳格局。&34;朱棣接着说。
&34;微臣明白,一旦一家独大,贪腐腐败必生,甚至皇权将旁落他手。&34;于谦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34;你是文官集团的传人,如今更是领袖,但我仍找你,因为你于谦所爱非权,非朱氏,而是天下。&34;
于谦默然不语。
&34;为了大明未来不再一家独大,于谦,你要助祁钰重建五军都督府。&34;
&34;国师,若局势正常,今后如何应对?&34;于谦对此感到好奇。
当前形势,文官势力壮大在所难免。
于谦想知道皇帝如何平衡这股力量。
&34;文官势力过大,陛下唯有借助宦官以制衡,但这绝非最佳之策。&34;
&34;土木堡事变后,宦官与文官的斗争持续至大明消亡,造成了深远的恶劣影响。武将地位低下,导致军队腐败,战力衰弱。&34;
萧然大致向于谦和朱祁钰解释一番。
最好的局面便是皇权、文官集团、武将勋贵三足鼎立。
宦官势力的介入只会引发一片混乱。
&34;微臣明白了!&34;于谦连忙答道。
&34;祖父,国师,提升武将地位最直接的办法便是征战外域,如今的大明已无战之力。&34;朱祁钰也想到了这一点。
唯有军功,才能提升地位。
否则五军都督府即便人满,也是徒有其表。
洪武朝的开国武勋大多已被朱元璋清除,少数遗留给了朱允炆。
在朱允炆的举措下,又被朱棣再度清洗。
开国武勋几乎所剩无几。
而永乐朝的武勋集团,几乎全由靖难之役的功臣组成。
然而,土木堡之变后,武勋集团功臣皆因朱祁镇而丧命。
&34;小子,你有何看法?&34;朱棣看向萧然。
&34;既然战争是最迅速有效的途径,那便战。如今瓦剌、鞑靼尚存,正好可报前仇。&34;萧然直截了当地说。
&34;问题是无法开战,好不容易稳定局面,再战恐怕各地农民起义将起。&34;于谦道。
&34;景泰朝若打不起,便让宣德朝打,洪熙朝也可,乃至建文朝……&34;
可惜武力鼎盛的永乐朝已无法重现。
这些朝代还算富饶,直接调动兵马,筹备粮草。
听得于谦和朱祁钰瞠目结舌。
&34;国师竟有此等手段?&34;朱祁钰问。
&34;正统朝京师保卫战中,宣德与洪熙两朝调集五十万大军,不仅胜了,还将也先的部队尽数歼灭。正统朝彻底肃清北方,百年内边疆无忧。&34;
朱祁钰和于谦都震惊了。
没想到还有这样的策略。
朱祁钰和于谦一脸愕然,未曾料到还有这等操作。
&34;祁钰,你们准备好了,此事必然可行。到时候你父与你祖父必会答应借兵、借粮、借钱。&34;
洪熙和宣德两朝富庶,必定倚仗他们。
朱祁钰是亲子孙,自无问题。
&34;你们若愿,魏国公徐达大将军也可请来,他挂帅,领五十万大军横扫草原不在话下。&34;
萧然继续说道。
&34;不必!&34;朱棣摆摆手,&34;到时候老夫亲自出马,这类事情无需大将军出手。&34;
朱棣也是跃跃欲试。
&34;太祖父,那我们先着手安排吧。&34;朱祁钰说道。
朱棣点头,&34;可行!&34;
萧然起身,&34;老爷子,我们回去吧!&34;
朱棣起身,拍了拍朱祁钰的肩,&34;好好干,将来太宗皇帝会来看的。&34;
&34;正统朝的皇帝是谁?&34;朱祁钰问道。
&34;你的二祖父!&34;
朱祁钰想到汉王朱高煦,夺门之变时朱高燧也参与了。
&34;太祖父走了!&34;
&34;恭送国师,太祖父……&34;
现代
萧然与朱棣在院中的躺椅上品茶。
&34;还有天顺朝,想想都觉得无趣。&34;萧然想到还得再次除去朱祁镇和徐有贞等人,顿感索然无味。
&34;天顺朝的于谦和王文都不在了。&34;朱棣说,&34;老三似乎不太想当皇帝了。&34;
&34;不去了吗?&34;萧然看向朱棣。
&34;不行,不解气。&34;朱棣已杀了两次,仍是恨意未消。
&34;朱祁镇复辟,于谦和朱祁钰都知道,这是必然的结果。&34;
朱棣轻轻颔首,“起初不明真相,如今洞察形势,老朽也知,按理说,皇位终须归还朱祁镇一系。”
“老朽就是咽不下这口气!”朱棣深深吐出一口气。
朱祁镇之事,实在令人愤慨。
朱棣在他身上,瞧不出一丝可取之处。
想起的尽是不堪回首的往事。
每一件事,都足以让人捶胸顿足。
朱棣、朱瞻基这些政坛巨擘迅速洞悉了夺门之变和朱祁镇复辟的内幕。
归位给朱祁镇,理所应当。
他们气的是,朱祁镇办不成好事,却总坏事。
归位固然必要,但他重振的大明又被搅得乌烟瘴气。
从土木堡前对王振的纵容,到夺门之变后对曹吉祥石亨的放任,朱祁镇与孙氏皆不合格。
毫无改观,一如既往的糟糕。
比起朱祁钰,相差甚远。
严重失职!
尤其是朱祁镇,若称他为昏君,恐怕其他昏君都要愤愤不平。
“不知大姨父是否愿意见此情景!”萧然递给朱棣一杯灵茶。
“恐怕不会!”朱棣答道。
朱元璋历经正统与建文两朝,已有些心力交瘁,此刻也无意前往。
他曾渴望见识洪熙与宣德之世,然而现在,已无此意。
“后续几位皇帝看了,只怕血压也会升高,虽不及朱祁镇,但也非易与之辈。”朱棣长叹一口气,一想起这些,便头痛不已。
“不如不去?”萧然提议。
“不可!”朱棣摇头,“我们先去旁处看看,比如满清,看完……恐怕你会更难以接受。”萧然自知此举不妥。
满清令所有人触目惊心。
大明仅令朱家人心生反感,而满清晚期,足以令所有华夏人作呕。
朱棣微笑着,“休息两日也好,随后我们去会一会老大便可。”
“菜肴实在难以下咽!”萧然对大明皇宫的御膳颇感不满。
大明御膳,确是平平无奇。
“确实不怎么样……”朱棣先前还觉得尚可,如今尝过现代佳肴,也嫌弃起大明御膳了。
这种情况,他人身上也有体现。
凡来现代就医者,皆如此。
相比现代,大明的菜肴确实逊色。
调料之精妙,无法相提并论。
洪武一朝
坤宁宫内,一条爆炸性消息传出。
洪武大帝朱元璋驾崩!
一时之间,朝廷震动,整个京城气氛骤变。
此刻,别人才有机会一睹朱元璋的真容。
此时的朱元璋,已安然躺下。
满朝文武,哭声一片。
真正的朱元璋,却在一旁悄然窥视着这些文武大臣。
“二虎,记下此人,这混账家伙,居然边哭边笑。”朱元璋指向一名中年男子。
二虎低声道:“陛下,这是户部侍郎周显通。”
“我驾崩竟让他如此欢喜,日后定让他笑不出来。”朱元璋怒气难消。
武将勋贵在京者纷纷归来,外藩的皇子亦相继回京。
按照正常历史,朱元璋不允许藩王归来,这次破例,也是在试探这些藩王的意图。
看看他们是否有异心。
朱元璋不仅要试探文武百官和勋贵集团,就连亲儿子也不例外。
这一次,他要看看这些人的动静。
朱标与吕氏带着朱雄英、朱允炆等孩子守在一旁。
朱允炆和朱雄英哭得撕心裂肺。
见朱雄英和朱允炆痛哭,朱元璋心中也颇为不忍。
“老哥哥!你怎么就这样离去了!”徐达涕泪交加地赶来。
徐增寿和徐妙云搀扶着徐达,徐妙锦紧跟其后。
“老哥哥啊!”
“这天德演得还真像!”朱元璋忍不住赞许一句。
马皇后同样眼含热泪,站在朱标对面。
此刻,她必须在场,只有朱标、小朱棣等人知晓她病愈的事。
“陛下啊!老臣都没来得及见您最后一面!”李善长一副痛不欲生的模样。
“国公快快请起!”朱标和吕氏起身扶住李善长。
“陛下怎么就……”李善长悲痛至极,“怎么就这么走了!”
“之前染上了恶疾……”朱标与李善长寒暄几句。
然而,朱元璋显然并未被说服。
“老狐狸!”朱元璋不屑道:“演得再像,也瞒不过我的眼睛。”
朱元璋看得很清楚,这是伪装。
李善长之后,陆续有人前来吊唁。
大殿之中,哭声一片,皇宫内弥漫着庄严肃穆的氛围,甚至连京城都被这气氛笼罩。
不得不说,朱元璋此次是下了血本。
为的就是给所有人设下陷阱。
朱元璋一直未曾离去,暗中观察着每个人的反应。
其他皇子也陆续到来!
&34;陛下!&34;秦王朱樉疾步而来。
&34;陛下!臣子还是来迟了!&34;晋王朱棡随后赶到。
几位皇子纷纷跪下行礼,悲痛的哭泣声震动天地。
朱樉和朱棡的目光扫向一侧,流露出明显的异样。
朱元璋的眉头不禁紧锁,内心涌起不快。
朱元璋转目望去,发现小朱棣独自立于一旁,秦王和晋王对他的不满显露无遗,仅凭他们的眼神,朱元璋便已心知肚明。
内心深处,朱元璋同样满是不满,默默记下每个人的表现。
他提笔开始记录眼前的一切。
与此同时,李善长引领一行人走出灵堂,朝皇宫外走去。他们一言不发,神情沉郁哀伤。
所有人都没说话,径直前往韩国公李善长的府邸。
这一切,隐秘的锦衣卫尽收眼底。
众人跟随李善长进入大厅,纷纷落座。刚才的悲伤仿佛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欢欣。
李善长举杯轻饮一口茶,与先前的痛哭形成鲜明对比。
人生如戏,全凭演技!
&34;老丞相,我觉得此事有可疑之处!&34;
&34;皇上病重,只允许魏国公探视,如今竟突然驾崩。&34;
&34;皇上正当壮年,我记得他身体一直强健!&34;
&34;总感觉背后寒气逼人,似乎有人暗中窥伺。&34;有人表达了自己的忧虑。
&34;少自欺欺人了!&34;
李善长一言不发。
见他沉默,众人皆静默下来,凝望着李善长。
&34;你们说完了吗?&34;李善长淡然问道。
众人点头示意。
&34;通知傅友德和冯胜,事情照旧。&34;
傅友德正领兵征伐云南,京师的消息他必然关心。
&34;是,老丞相!&34;
尽管傅友德等人远在云南战场,但他们仍保持着与李善长的联系,以便及时得知任何动向。
李善长看问题深刻,考虑周全,事态紧急,不得不谨慎行事。
毕竟,朱元璋曾有过疯狂杀伐的过往,不得不小心。
&34;你们也一样,务必小心!&34;李善长看向众人,&34;比以前更加谨慎,记住言辞举止都要谨慎,以免丢了性命!&34;
&34;老丞相,您这是何意?&34;有人察觉到了不对劲。
&34;此事少问,老夫不会害你们。不想死,就谨言慎行,不可胡言乱语。&34;李善长心中亦感不安。
朱元璋的驾崩看似合理,却又透出不寻常的气息。
他也有被人暗中监视的错觉,浑身不自在。
李善长认为这件事本身就存在问题。
&34;是,老丞相!&34;
李善长挥挥手,&34;你们回去吧!近期少出门,安分在家待着!&34;
&34;是,老丞相!我等告退!&34;
众人离去,李善长也起身,步入书房。
环顾四周无人,李善长深知锦衣卫和朝廷密探潜伏府内,却假装不知情。
他不敢轻举妄动,只能依赖朱元璋的锦衣卫监视。
李善长深知朱元璋的性格。
管家送来茶水和糕点。
&34;老爷!&34;
&34;老刘,你觉得这事正常吗?&34;李善长询问管家。
管家老刘摇头,&34;老爷,不正常!&34;
&34;没错!&34;李善长端起茶杯,&34;若皇上真的病重,他不会留下老朽这条命的。&34;
李善长的影响力不亚于司马懿在曹魏的权势。
朱元璋疑心极重。
&34;多半是陷阱!&34;李善长摇头,&34;老头子我恐怕难以善终了!&34;
李善长明白得很,若他是皇上,也不会放过自己。
朱元璋的一举一动,异常得令人不安。
&34;老爷,会不会是皇上留下了一些底牌,所以无所畏惧?&34;老刘试探性地问。
&34;徐达和汤和还在吗?&34;李善长想起朱元璋可能的后手便是这两人。
虽然同为淮西将领,但徐达和汤和与其他将领明显不同。
贪污受贿,骄兵悍将,这些恶习与徐达和汤和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