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聊聊修行那些事儿 > 第五十三话 无题(话题敏感,做了大量删减)

第五十三话 无题(话题敏感,做了大量删减)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这两天看了不少相关短视频,也真是有点不说不快的冲动。

    咋说我也是音乐学院声乐演唱专业毕业的。

    至于后来为什么没有从事演唱相关行业,先是窝在培训部教了十多年的钢琴,现在竟然宅在家当起了网文作家。

    首先还是自己的身体原因;其次由于痴迷佛法,一头扎入修行的世界无法自拔,尤其相当长一段时间,出家的执念始终挥之不去。

    (在2011年抛弃一切去寺院出家,待了两年多未遂后,执念没了,但直到现在仍然想出家。好想好想。

    可能很多人无法理解,其实有些时候我自己也不能完全理解这份执念。

    在我心里,道场就是天堂般存在,与我就是梦寐以求的地方,喜欢艰苦的修行,喜欢道场的人,喜欢那里的磁场、氛围,乃至那里的空气都是带着能量的。

    在寺院的两年多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

    父母亲人可能完全无法理解。

    凡夫被这具业力深重的身体所缠缚,被五欲六尘所迷惑障碍,失去了太多,太可怜,太悲哀。

    真正体会过修行突破之乐的人,我可以百分百肯定,他不会再去眷恋红尘,不会再沉迷欲望,没有可比性。

    真实的修行可比修仙小说精彩千万亿倍。

    但,很多事情不能说,因为智慧不够,怕说错,怕误导众生,怕担因果。

    其实最主要是怕障碍自己修行。

    只能是说,不管你信不信,可以试试,你若有缘的话,定会有不可思议的收获。没有的朋友,也不是善根不深,只是缘分没到。

    佛法讲众生平等。

    是真的平等,每个众生的一切际遇总在遇缘不同。

    不过还是要提醒大家,修行一定要依据千年来传下来,被各时代高僧大德公认的经典和方式方法。

    慎之慎之。

    修行没有捷径可走。

    以苦为师,以戒为师,一门深入,长时熏修。

    远离名闻利养,远离贪嗔痴慢。

    不把这些负重外壳脱掉,你根本体会不到自在的含义,清静的味道,法喜的快乐,灵魂自由的畅快。

    绝不是一时鬼迷心窍,不是一时的看破红尘、逃避世俗。

    大女儿很多时候会质疑我:

    老妈,你这每天在尘世中嗨得不得了,啥也不缺,身上有太多让别人艳羡的东西,你琴棋书画样样玩得,爱情友情怡然自得,吃喝玩乐随心所欲,孩子懂事孝顺,父母开明慈孝,老公也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最起码跟身边许多人比起来属中上。

    你为啥热衷于修行?有啥想不开的?为啥还能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如此枯燥乏味的东西?

    我要说,孩子你不懂,你只看到表象,等你尝到甜头就知道了。

    老公也常说我,每天有钱有闲,兴趣广泛,爱好众多,干嘛天天闷在屋里!

    不是我不爱玩,只是我有更快乐更重要的要做。

    好吧,严格来说,我是个怪人。哈哈哈。

    看了2024《我是歌手》还是挺感慨的。

    中国真正硬核的东西,把老外轻松干趴下,那真是忒简单。

    问题,传承断代、失传遗憾呐。)

    古人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过去人巴不得赶紧培养出接班人,从此寄情山水,逍遥天地间。毕竟四十不惑,五十就知天命了,古人五十左右都开始为下一辈子做准备了,人家忙活了一生,都想着退休清闲,含饴弄孙,颐养天年呢。

    不多说了。

    喜欢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

    喜欢当年释迦佛的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

    自己现在拥有的已经太多,我太知足了。

    简单一点、纯粹一点,挺好。

    毕竟学艺术的人,心里多少保留着一方净土。

    说到面对这个事情的心情,颇有些中国传统,有传承的老中医,在国内目前面临的状况。

    其实也不止中医,食品行业不也是。

    预制菜,那些个针对所有食品类一网打尽的各种科技狠活,为什么能坚挺的霸占中国老百姓的餐桌?!

    就不说前段时间的毒教材事件,就连现在教材被改的乱七八糟,作为家长我也是挺糟心的。

    说实话,要不是家里其他成员不支持,舆论大方向咱没辙,我都不想让孩子继续上学了。

    一天到晚,担心孩子吃不好,怕孩子遭受校园霸凌,上学放学都要接送担心人贩子,怕学校太卷影响孩子人格健康正常发育,又害怕学校管理松散,孩子不求上进

    总之,这是个极端的时代,是个焦虑的时代,是个与美好有仇,是个灾难重重的时代。

    人心到底怎么了。

    说的难听点:现在人好像什么都不缺,物质达到了极大满足,却——缺德。

    如何挽救世道人心。

    唯有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

    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福报看到光明到来的那一天。

    但,我愿做一个默默在黑夜中独自前行的孤勇者。

    每话一个儒释道小常识:

    【意和同悦】

    这就是平常讲的【法喜充满】。

    我们学佛,不论修学哪一个法门,最粗浅的成就就是——欢喜。

    假如学佛,学的不快乐,这一定有问题,不是佛法有问题,是我们自己修行有了问题。

    不是违背了理论,就是方法用错了。

    否则学佛的效果一定非常明显——破迷开悟,离苦得乐。一定痛苦、烦恼一天比一天少,一天比一天快乐,一天比一天自在,这证明学佛功夫得力了。

    如果得不到这个现象,你的功夫有了问题,你要自己认真去检讨,找出毛病,找出病根,再把病根消除,我们就能得到佛法真正的利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