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话 断更
又断更了几天。
主要还是负面情绪在作祟。
女人真的很容易情绪化,尤其自己又处在更年期这样敏感无奈的年龄。
所以女人一旦恋爱、结婚生子真的比男人更容易影响自己的事业和工作发展。
活了这么多年,很多亲戚朋友对我的评价大都是比较冷静理智、情绪内敛的人。
在没有恋爱之前,我甚至都是个一心只关注自己爱好和学习的钢铁直女。捂脸。
自从和男人深度接触,我觉得自己好像失去了内心的仙境,堕落入凡尘的泥潭中,沼泽那种,越挣扎陷的越深,也离死亡越近。
前36年,我内心从来没有出现过死亡这个念头,但现在,这两个字却像个魔咒一样挥之不去。
尤其最近普及佛法小常识,讲到道场共修、及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讲到【六和敬】里面的:见和同解,我一下子有了非常深刻的感悟。
真的只要是两个人或者两个人以上,“见和同解”都太重要了。
我现在的婚姻生活之所以让自己透不过气,并且感觉像一个濒死之人,就是因为我和老公对人事物、生活习惯、爱好、事业、婚姻、相处、幸福、快乐等等看法差别太大了。
我们太多的思想、境界、价值观、人生观等都格格不入。
所以我们两个人明明都努力过,却无可避免的在内耗。
消耗掉对彼此的感情、温度、力气和对未来的信心。
很多时候,自己非常迷茫,不知道以后的时间该何去何从,每天自己跟自己打架,都快精神分裂了。
内心一个小人在选择妥协,可还有另一个自己在拼命的反抗,近乎疯魔的反抗。
我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再也控制不住那另一个,近乎癫狂且歇斯底里的自己。
它就像是一个野兽,每次发生暴乱都让我憔悴消沉,什么都提不起劲,只想逃避。
每次心疼到窒息的时候,我就玩玩游戏,看看小说,然后一遍默默念佛。
有朋友建议我拜佛念经等,根本做不到,那样只会让痛苦加倍到更加难以控制,更加胡思乱想。
我不明白这个坎为什么会这么难熬,也不知道在死前自己能不能挺过去,我只知道自己不会放弃,放弃面对光明的方向。
想想自己三十岁前都不通男女之事,那时候自己学佛的状态多好啊,每天心里都是阳光普照,快乐清静,无忧无虑。
虽然我前两部小说都在写爱情,我也的确渴望爱情,但是我知道我想要的爱情,这个世界上怕是难以存在。
笑。
可能会有同修说我都学佛近二十年了,居然还不能看破红尘,还放不下这种连世人都不相信的东西。
其实,不耽误,真的不耽误。
懂得的人会明白,不懂的人讲了怕也没什么用。
——
这几天在懊悔中,也有了新的领悟。
追。
男追女;女追男
原来真正的爱情是不会出现这个“追”字的。
因为“追”就起心动念。
起心:你的心就动了,不再平静了。
动念:你对某一个念头起了偏执,也就是你有所求了。
我们分析一下,一个正常人,特别是健康平静的人,他的心脏跳动频率一定是相对平稳有规律的;如果它出现的异常,那么,身体一定会很不舒服,因为脱离了舒适区啊。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个心跳的舒适平稳,它还关乎着我们身体的健康和生命。所以,心脏它恢复到最初平稳规律的状态是一定的结果。
所以,恋爱,动心,喜欢这些情绪和改变注定了不会长久,如果这个人还要命的话。当然不要命的,就不在我说这个范畴了。
我们也确实看到不少为爱殉情的,反目成仇的,短命的等等。
再来说说动念,有了念头,就证明有目的。
既然有目的,那么它就会驱使人去想尽办法达成自己的目的,就不说这个过程中用的手段方法,但就说目的达成以后呢?
对啊,也就是说“追上了”,目标达到,那么就该进行到下一个阶段了,下一个阶段会怎样,肯定会因人而异。
而驱使一个人去追求另一个人的念头,也就是初始之念是什么,就非常重要。
如果是见色起意, 很明显对方色衰,念头就会失去原动力;如果是见钱眼开。那么财空就会失去最初的兴趣。
即使是同道中人,当两人的道发生分歧的时候也会容易分道扬镳。
所以,我又想起了那句名言。
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
以利交者,利尽而交决;
以道交者,天荒而地老。
那么最后这个道交者,也未必能天荒而地老。
因为我们都知道【六和敬】有多难做到。
想想,天底下,咱就不说人数众多的团体、国家等,就说一对夫妻(咱先把双方父母和小孩、亲戚朋友排除在外),就者核心的两个人。
我们试试把【六和敬】套一下,看几对夫妻能做到。
一、见和同解。
二、戒和同修。
三、身和同住。
四、口和无诤。
五、意和同悦。
六、利和同均。
我们看一看,能达成几条。
先说说我和我老公。
第一条,我们,我一个大学生(职业老师),他一初中没毕业(钢结构小老板,体力劳动者)。
双方父母,一个城市,一个农村;财富积累不相同;身体状况不相同;见识不相同
详细就不说了,很明显,互相理解都不容易,别说达到见解上的完全一致。
第二条,“戒”,在儒家生活中,我们可以理解为“礼”,家庭里可以说是“家规”,没有家规,那就看原生家庭的“家风”。
我们差距也很大,就说一个火葬一个土葬;一个更注重面子,一个更注重里子;一个以物质生活为主,一个更倾向精神世界的丰足
衍生出来的就是两个人在对待家人、朋友上的交往方式和态度不同;生活习惯不同;赚钱方式和使用方法不同;业余爱好不同等等。
这一条,我和老公也是南辕北辙的。
所以,这些年,我们一直都在拉扯,他累,我也累。
第三条,身和同住,这个更是从结婚一开始就难以达成的了。
连婚姻法里也说,夫妻要同住,如果分居达到多少年自动判离婚什么的。
我都不知道,像我们这种从结婚就分居两地怎么办。家里的老人小孩不能不考虑,另一个迁就之人的工作安排、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等等的考虑。
现在全国,又有多少夫妻是身和同住的,别说身和(身心相处和谐),就同住也不很多吧。(我是按照我身边知道的人统计的)。
第四条,口和无诤。
我和我老公一个月难得见一两天,吵架也有,确实没有太多,毕竟见的太少。
也有用手机聊天吵嘴的。笑。
总的说,这一点还算好,我们都是能忍的人。
第五条、意和同悦。这一条就更难了,我们想的,要的,喜欢的,习惯的相去甚远,实在难以都愉悦,我不知道他,反正我是可以在假装,假装自己很开心。
以前不能感同身受“口是心非”这个词,现在我是深有体会了。
所以很累,不说话,不交流孤单;可说话交流也没什么意义,鸡同鸭讲,各生各气,同床异梦,各有心事。
第六条,利和同均。这个也不可能。
原因很简单,互不信任。
另外,储蓄观、消费观相差太大。
还有二婚这个特殊标签,钱财就会自私。
所以,谁赚的多,谁就多拿,什么夫妻共同财产,全是扯淡,也就只有头婚有概率出现什么夫妻共同财产一说。
所以,二婚,又生了孩子的,因为家庭琐事、丈夫、孩子等拖累的女方,就是绝对劣势的一方。
也不是说没有不计较,相信老婆的二婚男,只是我没有遇到罢了。
——
我只是由“追求”这个话题,想到了当代和古代不同的婚姻制度。
古代不讲究自由恋爱,也就没有“追求”一说,有的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难道古人婚姻不幸福吗
其实古代开明的父母也是很多的,尤其绝大部分父母是疼爱自己子女的,他们肯定也会通过一些方式让自己孩子去侧面、甚至在某些场合见面、接触,来选择一番的。
那在如今的时代,也有很多自由恋爱的男女会很重视父母的意见,也多会在确定关系前先见过双方父母,多接触了解双方家庭,再深入交往的。
所以,婚姻制度,我倒觉得都好,只不过,我觉得能够慎重考虑【六和敬】的六条,并多询问父母意见是利大于弊的。
所以,我觉得,两个想要恋爱,甚至走进婚姻的人,他们的父母能互相有一定的来往,并去试着了解和建立某种舒适稳定的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而且,真正有智慧的父母也会积极去做的。
毕竟自古就说:婚姻其实就是结两姓之好,也确实没错。
这样一看,如果相恋的两个人,有智慧有理智,如果能稳定和谐并两情相悦的相处,再加上双方家族一定情况的互相融合和了解建交,那么,顺着这个脉络,其实全国人民七拐八拐都会或多或少沾点亲带点故。
可以想象,如果全国上下大都是如此相恋相处的夫妻,那么整个国家人民之间的凝聚力该多强!
那么从这些人民里走出来的领导和官员又如何会太贪太自私,毕竟全国之人连来连去,都算有血亲关系啊。
也就是我们说的无数个相亲相爱、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小家连在一起,可不就是国家这个大家。
一大家子人相亲相爱,那还难吗?
所以国家的安稳在小家,小家安稳的核心在夫妻。
现在,男女对立,女不婚男不娶,各自独立。
看似潇洒,比起新生儿出生率,更重要的实则是,整个国家人心会散 。
就像一个原子,当它内部的电子和中子都互相不联系了会怎样?
一个国家没有了凝聚力了会怎样?
所以,男女之事,是关乎整个国家生死存亡、是否长盛不衰、繁荣昌盛、强大幸福的关键。
这两两天频繁刷到关于机器人将大批量生产并投入市场的信息,下一话再聊聊吧。
每话一个儒释道小常识。
一个团体、大众的想法、看法是一致的,兴趣、目标相同,这就能合了,就能组成一个僧团。
僧团要求最低四个人。
如果有不相同的,宁可另外再成立一个僧团,不要在一起共修。
见和不能同解,一起共修,一定互相妨碍,彼此都不能成就。
所以佛开无量无边的法门,用意就是要使各种不同见解、不同思想、不同兴趣的众生,人人都能够成就。这是佛法的伟大、周到。
而且世尊当年在《金刚经》上说:“一切法都是佛法”。
我不知道其他同修如何理解,关于这个也有很多高僧大德的讲解。
我现在的理解是,佛法讲修行去除妄想、分别和执着。
佛经上讲的去除方法是一部分,那不是从释迦佛嘴里说出来的,但也可以帮人去除妄想、分别、执着的法自然也是佛法。
而且佛说他没有一定身相,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并且可化无量亿身,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
谁又好说,全世界其他宗教先驱就不是哪尊佛应化示现的呢;或者反过来说佛是其他宗教的哪位先祖示现的呢。
只要相信六道轮回,灵魂不灭,那么每个人十法界的来回轮转,又怎好说,自已以前曾去过哪里?当过谁谁谁。十法界众生又焉没有千丝万缕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