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捐献物资
虽然下面的人都各自怀有小心思,但是此时面对当朝二皇子殿下,也没有人敢跳出来触他的霉头。
“我关家出粮食二十石,用来帮助灾民早日渡过难关。”
关家今日来的是关家的大管家,接收到二皇子的眼神,他立马第一个站出来表示愿意支持。
要知道关家是二皇子的外家,当然这也是早就商量好的,二十石粮食对关家这样的大户人家来说,也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
“我王家愿意出粮食十五石……”
“我李家愿意出粮食十二石……”
“我陈家愿意出粮食十二石……”
有了关家的带头之后,屋子里的其他人也不甘落后,依次站起来表态,二皇子也在他们站起来说话的时候微笑点头,表示赞赏。
“宁王府愿意……”
因为刚刚姚大人已经让人偷偷给许清河递了消息,所以轮到许清河递时候,他就直接代表了宁王府。
说来要不是背靠宁王府这层关系,许清河一介普通百姓,无官无职的,根本就轮不到他捐献物资。
这次都来了,家里粮食也多,拿一些出来帮助那些灾民,他自然也是愿意的。
本以为这样理所应当的事情,大家也不会在意,哪知道许清河一句话还没有说完,就被二皇子给打断了。
“这位有些眼生,莫非就是刚认回宁王府的三老爷许清河?”
二皇子满脸和气的看着许清河,有些疑惑的问道。
“回殿下的话,在下确实名叫许清河。”
许清河连忙站起身来,对着二皇子行礼问好。
“那好,等会儿先不要离开,完事后留下来还有事情安排。”
二皇子点头,摆手让他继续。
“宁王府愿意出粮食二十石,希望能帮助灾民早日渡过这次难关。”
许清河只以为二皇子是要问他一些私事,便也没有多在意,就也报出了自己想好的粮食数目。
当然了,这粮食他肯定是从自己的府里出了,因为是帮助那些灾民,他自然也是愿意的。
二十石不多不少,但是既然是关家都只是出了二十石,他代表着宁王府,肯定也不好越过他们去,不然二皇子的脸上也不好看。
事情进行的很是顺利,没多一会儿,所有人都已经表过态了,接下来就只等着粮食送过来就行了。
眼看着大厅中的人陆陆续续的离开之后,许清河也被衙役给请到了另外一个小一点的房间里,这里也坐着不少的人。
见到许清河进来,倒是有几个人跟他笑着打招呼,其他人虽然是不认识,但是也都很客气的笑了笑。
许清河跟大家寒暄了几句,看到在座的这些人,对于二皇子喊他们过来的目的,心中也就有数了。
果然,二皇子很快就带着姚大人进来,把召集大家来的目的给说了一遍。
这次大雨伴随着气温急速下降,那些人临时从家里跑出来,又全都给淋湿透了。
虽然姚大人已经安排人帮他们在城门外面搭起了简易木棚挡雨,但是就这两日的功夫,那些老弱病残就已经倒下了一大片。
现在粮食的问题都已经解决了,那药材这方面,自然也是要城里的医馆药铺们一起出力。
这是救死扶伤的大事儿,许清河自然是没有什么好反对的,跟着几个药铺一起,捐献了一些药材出来。
说来许家的药铺还没有开张,但是神医门弟子的名头已经传了出去,自然也是进入了二皇子等人的眼里。
在衙门里耽搁了半天,等到许清河回到家里的时候,就发现宁王府的老管家已经在等着他了。
“王叔怎么有空过来了?”
许清河接过一块帕子一边擦着被淋湿的头发,一边跟老管家打着招呼。
“这不是姚大人让人去家里报信了,说是……”
老管家低声把事情给说了一遍,原来今日这些人的名单并不是姚大人做主的,而是二皇子的人负责的。
因为看名单上有许清河也有宁王府,他便提了一句许清河已经是宁王府的三老爷了,虽然没有住在一起,但是也没有分家啥的,自然是一家人,有什么事情请他一人过来就是了。
于是二皇子也就默认了这件事情,没有再多说。
如今太子殿下不在京城,安置灾民又是在大家眼里刷好感的大事,所以二皇子自然是卯足了劲头,要把这件事情给操持好。
如今老王妃带着许乐婉进了佛堂也不管外面的事情,宁王妃便让管家过来,说是今日他允出去的粮食从宁王府里的库房里面出。
至于那些药材,老管家掏出一张银票来,交到了许清河的手里。
许清河推辞不过,最后不得已,便只得说粮食由宁王府里出,银票他没有收,说是药材自家库房里准备的就有,直接出了就是。
有了各家各户的出钱出力,城门外面很快就搭起了好几排粥棚子,几口大锅一起煮了起来,有熬粥的也有熬药汤的。
还有人家中粮食不太多,便把家里人穿不了的旧衣物给送了出去,也算是一份心意。
那些灾民倒也不嫌弃,有吃有喝还有穿,虽然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家园,但是也算是暂时的安稳了下来。
如今就只盼着老天爷睁睁眼,别再没日没夜的下雨了,等到天晴,要是没有问题,他们也就能放心的返回自己的家园了。
不过这些人的祈求老天爷似乎并没有听见,接下来的几天,大雨更像是瓢泼一样的下了下来,河道里面的水来不及排出,直接冲毁了堤坝,也冲毁了很多人的家园。
不过好在大部分的百姓都提前得到了通知,也来不及带上很多东西,就拖家带口的跑了出来。
听说京城外面在安置灾民,大家就一窝蜂似的挤到了京城外面,大家越聚越多,用来遮风挡雨的木棚子也越来越多了。
玉秀这几日没有出去,先是弄了好些面粉出来,让大厨房里的人连夜发面蒸出来好几箩筐的大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