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开大会当然要有‘托儿’
讨论削减军费,谁敢说啊,三国乱世,你攻我伐打了几十年的仗,每个国家的军人集团都坐大到权倾朝野的地步。
吴懿见这个敏感的话题大家都不愿意碰,就出来打圆场:“削减军费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不是说减少拨款就可以了的。我只是觉得军队在花军费的时候可以更节约一点,避免浪费。”
李严听了也附议:“吴将军的提议很有价值,臣作为统内外军事,散朝会就发布将令,命四大都督区自查自纠。”
刘禅见大家都在耍滑头,也知道今天是议不了整治军队的事情,还是等案子结了,诸葛亮回来了再说。
一想到案子,这是刘禅今天要说的第二个内容。
“杨仪的案子大家都知道了,触目惊心的腐败,一个小小的千石长史,就贪了这么多钱,我想问问大家,平时的你们就一点没有发现吗?我大汉朝廷就只有杨仪和张成这两个腐败分子吗?”
刘禅的厉声喝问再次让朝臣们心里七上八下,自古以来无官不贪,大家都明白有些东西不上秤没有四两重,上了秤千斤都打不住。
吴懿又走了出来,他自己觉得自身在腐败问题上过得硬,因为作为一方豪强,吴家的庄园、田产、牲畜、仆役也非常多,他还真不靠那点俸禄过日子。
通俗点说,财产都是通过合法手段霸占来的。
“陛下,臣在听说杨仪的事以后,完全不敢相信。孔明丞相那是多么的清廉啊,听说十天才吃一次肉,穿的都是粗布衣服,还要打补丁。杨仪作为丞相最信任的人,在丞相的眼皮下搂那么多钱,太令人震惊了。我当时听了就一整晚没睡着觉,立即就想到我的属官是否都是清廉的,会不会也有人瞒着我收黑钱。”
“第二天我起了个大早,就召集属官们作了内部调查,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万幸的是,都还没发展到触犯大汉律令的地步,及时地纠正了错误。”
“不夸张地说,当时看了调查结果,我都出了一身冷汗,太惊险了,如果再晚点,也许就会发展成杨仪那样的重罪,坑害朝廷,坑害百姓。”
“陛下及时的反腐行动让我们作臣子的得到了保护,陛下为了我们的成长,真的是费心了。”
说完,吴懿一掀衣角,跪下叩头。
别的人见了也只好一起又跪下来。
刘禅接着吴懿的话宣布:“朕决定要公审这个大案。”
“公审?”群臣不解,皇帝又出新花样了。
“就是在成都找一个大点的地方,公开审判,让百姓们都来看看。”
“同时,那一天朕也要亲自观审,你们也要一起去。”
“大家通过观看审判,接受警示教育,反腐倡廉永远在路上!”
刘禅的话让大家又惊呆了,公开审理贪官,还要让老百姓来观看,这是把家丑外扬。
现在的皇帝越来越看不懂了,折腾吧,让他折腾,谁叫这江山是人家老爹打下来的呢。
散朝后,刘琰回到府上,想着今天朝会上被李严绕了进去,心里窝火。
刘琰的夫人胡氏见刘琰黑着脸,小心地上前劝慰。
胡氏三十多岁,成熟风韵,人间绝色,刘琰把她娶到手是非常得意。
胡氏不但美貌,而且也和刘琰一样善于谈吐,是成都贵族阶层的社交名媛。
以前刘备在世的时候,就非常喜欢和胡氏一起喝酒聊天,胡氏经常在酒桌上把刘备哄得哈哈大笑。
由于经常和刘备来往,胡氏也和当今的吴太后成了闺蜜。
成都的人都说,刘琰的官职有一半是胡氏陪刘备喝酒挣来的。
刘琰一开始还很得意,夫人漂亮得让人人都羡慕,但时间长了风言风语难免传进耳朵,让刘琰渐渐疑神疑鬼起来。
刘琰好酒贪杯,有时喝醉了想起一些谣言,气不过就要把胡氏叫过来揍一顿。
可怜的胡氏,这么漂亮的一个女人,经常身上都是紫一块,青一块。
见刘琰长吁短叹,胡氏问明了情况,主动对刘琰说她和太后关系好,不如改天进宫走走太后的关系。
刘琰也没什么好办法,就答应下来。
公审的日子就要到了,李遗与李和两个专案组的正、副组长忙得脚不沾地,再加上刘禅要率领文武大臣亲自观审,这工作量就巨大了。
确定会场,安排座位,安全保卫,审理程序等等,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有差错。
李和现在对于举办群众运动是颇有心得,这种百姓参加的大会,来的大多数都是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必须要在他们中间安插一些积极分子,带头喊一个口号,调动情绪这一类是必不可少的。
这次的规模大,李和决定要找五十人的积极分子,可是去哪里找那么多人呢?
一开始李和是想让羽林军出五十个人,羽林军都是体制内的,又守纪律,找五十个人培训一两天应该就能完成任务。
但赵统坚决不同意,说皇帝和文武大臣都要参加,那一天的安保才是压力最大的地方,羽林军要全军出动,根本没有多的人。
宫里的太监也不行,太监的外表和声音太容易辨认了,放进人群中太假。
新军那边李和想都没想,新军到那一天是离皇帝最近的贴身保镖,不可能抽调一个人。
正在苦恼的时候,刘禅提醒李和,要大胆起用吴家庄和杨仪府上的仆人。
吴老二和杨仪的家被抄了以后,刘禅没有把财产和人丁交给廷尉,而是毫不客气的收缴成内廷的财产。
刘禅是准备扩充皇室私产,建立一个独立于朝廷的私人军产集团,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李和得了刘禅的指示,就在吴杨两家的中低级奴仆中挑选有家眷、中规中矩干实事的男女奴仆进行陪训。
这些人平时干的是粗活,这种培训都觉得是休息,还能立功得赏钱,伙食也更好,个个都踊跃参加,积极学习。